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京津冀协同发展稳步推进 “两翼”发挥重要承接功能

2022-02-25 17:16: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杜燕)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地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北京市统计局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9.6万亿元,是2013年的1.7倍。“两翼”发挥重要承接功能,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逐步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河北雄安新区进入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

  区域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数据显示,京津冀经济总量持续扩大。2021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9.6万亿元,是2013年的1.7倍。其中,北京40269.6亿元,与2013年相比,年均增长6.3%;天津15695.1亿元,年均增长5.0%;河北40391.3亿元,年均增长6.3%。

  京津冀三地产业升级有序推进,服务业比重超过六成。三地产业构成比由2013年的6.2:35.7:58.1变化为2021年的4.5:30.6:64.9,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三地第三产业占比较2013年分别提高2.2个、7.2个和8.5个百分点。

  京津冀三地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乡差距有所缩小。2021年,三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5002元、47449元和29383元,与2013年相比,年均名义增长7.9%、7.6%和8.6%。三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2018年以来持续缩小。

  疏解承接双向推进聚合力

  集中建设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是构建北京“一体两翼”城市空间格局的关键。

  北京坚持疏控并举,扎实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北京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约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新增产业禁限目录执行以来,北京市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近2.4万件。常住人口从2017年以来连续下降,2021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比重比2013年下降9.5个百分点。

  “两翼”发挥重要承接功能。北京城市副中心逐步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对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中心城区迁到副中心的企业数量自2017年起每年保持增长,2021年通州区新设市场主体2.2万户,创5年新高;通州区常住人口占比较2013年提高2.1个百分点,GDP占比提高到3.0%;公共服务建设持续加强,共引进14所优质中小学和幼儿园,增加学位近3万个,东直门医院、友谊医院、安贞医院、北大人民医院等落户通州。

  河北雄安新区进入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2021年在建项目36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2.1%。截至2021年6月,北京企业转移雄安新区累计注册3756家,中关村科技园在雄安新区设立分园,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在雄安设立分支机构达到142家。16家市属国有企业主动参与、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中央企业相继落户雄安。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增活力

  京津冀三地不断强功能拓展新空间。北京不断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制定实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21年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收入1.8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64.1%;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把握“两区”建设机遇,北京市实际利用外资由2013年的85.2亿美元扩大到2021年的155.6亿美元,货物进出口由4299.4亿美元扩大到4710亿美元;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北京在全球科技集群中的排名由2017年的第5位上升至2021年的第3位;天津围绕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深入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2021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4.5%,比2013年提高3.7个百分点;河北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进展。2021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比2013年提高近20个百分点。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1.1%,较2013年提高13.1个百分点。

  京津冀三地持续优主体激发新动能。截至2021年底,京津冀地区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9家,占全国的12.4%。北京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7家,居各省区市第6名;天津、河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2021年均实现翻倍增长,目前分别有130家和202家,同时累计培育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235家和2162家。(完)

  • 相关阅读
  • 加大流量试通水 鄂北工程具备初期运行条件

      中新网襄阳2月25日电 (胡顺华 谢远道)25日上午9时,随着湖北省枣阳市七方镇渠道闸门徐徐打开,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加大流量后的汩汩清泉成功通过枣阳。  鄂北工程是湖北省水利建设史上工程规模最大、覆盖面...

    时间:02-25
  • 彭华岗:国资央企在品牌强国建设中责任重大

      中新网北京2月25日电(记者 周锐)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25日表示,新时代呼唤着、孕育着更多更优更强的中国品牌,国资央企在品牌强国建设中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彭华岗是在国家能源集团举办RISE...

    时间:02-25
  • 2022年春运收官 广铁累计发送旅客4285万人次

      中新网广州2月25日电 (郭军 曾小贤)25日,为期40天的2022年春运落下帷幕。记者从广铁集团了解到,今年春运,广铁优化运输组织,打足热门方向运力,春运累计发送旅客4285万人次。  “全国春运看铁路,铁路春运...

    时间:02-25
  • 2021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发布 展示显著转化效果

      中新网杭州2月25日电(黄龄亿)25日,记者从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获悉,该研究院于近日发布《2021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下称指数报告)。指数报告显示,该省科技成果转化总指数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科技成果转化综...

    时间:02-25
  • 中国首个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基地落户茂名

      中新网茂名2月25日电 (梁盛 赖宣任 卓剑斯)25日,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霍尼韦尔UOP在广东茂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打造东华能源(茂名)烷烃与绿色能源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国内首个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基地。 ...

    时间:02-25
  • 中国首款自主商用纵置8AT量产下线

      中新网潍坊2月25日电 (孙婷婷)中国首款自主商用纵置8AT2月25日在潍坊量产下线。该产品可匹配汽油、柴油发动机,适用于皮卡、轻卡、中型巴士及大型越野车、SUV、MPV等车型,填补中国国内轻型商用车市场空白,引领...

    时间:02-25
  • 官方发文提出建设“智能粮库” 多方以新技术守护“大国粮仓”

      中新网北京2月25日电 (高玉龙 张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日前发布,其中涉及“加强智能粮库建设”“强化粮食库存动态监管”“推进产运储加消全链条节粮减损”等内...

    时间:02-25
  • 今年春运广州白云机场接送旅客量同比增长17.23%

      中新网广州2月25日电 (记者 郭军)为期40天的春运即将收官。记者25日从广州白云机场获悉,今年春运该机场共起降航班4.35万架次,日平均1087架次,较2021年春运同比增长19.63%,接送旅客430万人次,日平均10.75万人...

    时间:02-25
  • 春运期间累计1430万人次进出京 呈分批错峰特征

      中新网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杜燕)历时40天的2022年春运于2月25日结束。今天,北京市交通委介绍,今年春运期间,客流总体平稳有序,累计进出京客运总量约1430万人次,日均35.6万人次,较2021年上升13.5%。  北京...

    时间:02-25
  • 中国官方:支持银行等发行金融债券 募资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发放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金融支持力度。  中国银保监会官网25日消息,银保监会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关于银行保险机构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指导意见》。《意...

    时间:02-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