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延续减税降费政策将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2022-02-26 21:27:35

来源:中国网

  陈治衡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2月22日,国新办举行财政改革与发展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表示今年将继续“延续实施涉及科技、就业创业、医疗、教育等11项税费优惠政策,扩大部分已有政策的优惠力度,并且要及早推出一些新的政策举措”。这是继去年年底延续实施个税优惠政策后又一“红包”,而且规模将更大。

  首先,“延续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自“十三五”以来的六年间,中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8.6万亿元,在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延续已经布局落实的减税降费政策不仅能继续为企业带来成本的下降、负担的减轻,也利于促进资源持续流入相关领域,积少成多推动增速的指数型增长,从而巩固外界对经济的良好预期。

  其次,税收优惠涵盖的领域广且精。就政策内容而言,税收优惠政策覆盖了科技、就业创业、医疗、教育等11个方面,覆盖的领域正是能够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政策不仅体现出税收政策的普遍性,更是通过明确施政范围,起到了精准灌溉、立竿见影的效果。

  最后,优惠力度继续扩大。坚持“稳字当头”的宏观政策具有必要性,尤其在中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仍然存在,扩大减税降费的力度,利于缓解企业当下面临的发展压力,为中小企业解决困境提供更稳健的支持。

  在经济发展的周期中,减税降费的相关政策将会发挥短期和中长期双重目标和功能的作用。短期来看,减税降费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政策措施,发挥着逆周期调节的作用,特别是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稳定市场预期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中长期来看,减税降费会增强税制中性的环境,能够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形成一套与高质量发展匹配的税费体系,在转换增长动力、培育新动能、调动新活力方面持续发力。

  一项统计数据体现出中国市场主体活力已经显著提升:当前在中国市场活跃的主体总数已经突破了1.5亿户。其中,在2021年新增涉税市场主体1326万户,同比增长15.9%。减税降费的相关政策落实落地,在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的同时,造就了中国经济总量迈上百万亿元的大关,形成了具有韧性的经济市场。由此来看,减税降费非但没有使得税收收入减少,反而由于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税收来源更加多元。数据上看,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完成收入预算。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3万亿元,同比增长0.3%,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坚实财力支撑。

  保持市场主体活力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稳定就业,维持社会的稳定。2021年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平均值下降0.5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由此来看,减税降费在唤醒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释放了潜在的就业空间。目前,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和门类最齐全的产业链,深化减税降费的政策效果将从根本上巩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从而托起中国就业的基本盘。

  中国已经步入“十四五”新时期,减税降费政策仍然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市场主体活力的主要抓手之一,要切实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合力促使政策落到实处。在提高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时,需按照程序流程实施减税降费,做好事前测算,事中监控,事后评估。同时,需要把握好政府和市场的协调关系,明晰二者的边界。

  首先,深入完善中国的商事制度。以更高的标准推进“证照分离”改革,降低准营门槛,同时完善清单管理制度。以《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为抓手,形成更加成熟的市场主体管理制度。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缩短服务周期,提高效率。

  其次,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深化信用监管的作用,形成“参与事前信用培育、规范事中监管行为、强化事后失信惩戒”的监管链条。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全面归集涉企信用信息,加强信息公示和数据管控,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力。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在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监管效能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有效性。

  最后,加强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市场主体获得感。完善分领域、分层次的财政预算制度,落实前期规划、中期使用、后期考核的流程,以达到减少资金浪费和闲置、精准滴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需同时发力,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确保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能够按需获得匹配的资金支持。

  继续推进和落实减税降费的相关政策,是中国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有效手段,利于从多个方面促进并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积极作用。为此,从财政的可持续性、税制改革和税收法定等方面持续用力,能有效保持良好的经济运行状态,推动“十四五”经济目标高质量实现。

  • 相关阅读
  • 被踢出SWIFT,俄罗斯经济会迎来毁灭性打击吗?

    SWIFT官网截图。  中新财经2月27日电(记者 李金磊)俄乌冲突升级后,俄罗斯面临的制裁措施也不断升级。  美国白宫当地时间26日发表一份美欧联合声明称,为应对俄罗斯在乌克兰境内采取军事行动,决定将部分俄罗斯银...

    时间:02-27
  • 人民网评:政策发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

      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各省份将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重心,敲定经济社会发展路线图。湖南提出实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要求净增1000家以上规模工业企业;江西重点推进3453个省大中型项目,年度投资1....

    时间:02-27
  • 广东汕头澄海狮头鹅香飘海内外拓新局

      通讯:广东汕头澄海狮头鹅香飘海内外拓新局  中新网汕头2月27日电 题:广东汕头澄海狮头鹅香飘海内外拓新局  作者 李怡青 林大森  广东汕头澄海是中国内地狮头鹅生产基地,享有“世界鹅王之乡”的美誉,至...

    时间:02-27
  • 锚定总体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题:锚定总体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新华社记者高敬  日前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文件不提新主题、不讲新提法,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

    时间:02-27
  • 《中国葡萄酒侍酒与服务》认证课程在宁夏启动

      中新网银川2月27日电 (记者 李佩珊)2月27日,《中国葡萄酒侍酒与服务》认证课程在位于宁夏银川市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教育学院悦海分院启动。这是中国首个由葡萄酒产区主导、讲述中国葡萄酒故事的认证课程体系...

    时间:02-27
  • 安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量质齐增

      中新网合肥2月27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27日从安徽省商务厅获悉,2021年,安徽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进出口额逾277亿美元,增长45.9%。同时,安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3.6亿美元,增长超四成;实际使...

    时间:02-27
  • 财科院报告:2021年中国劳动力市场恢复性增长

      中新财经2月27日电 (石睿)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稳就业”、“保就业”政策保障下,劳动力市场在2021年恢复性增长。近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发布的第六次“企业成本”大型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了上述趋势。  ...

    时间:02-27
  • 合肥中德创新中心:致力打造特色国际化服务平台

      中新网合肥2月27日电 (记者 张强)“我非常希望把自己的海外资源和家乡发展融为一体,这样不仅实现自身的事业,更能推动家乡的建设。”合肥中德创新中心创始人兼中心主任吴凡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回国工作的...

    时间:02-27
  • 2021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324GWh,同比增长106%

      中新财经2月27日电 (记者 刘育英)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7日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324GWh,同比增长106%。  2021年,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

    时间:02-27
  • 中国卫星电源迈出国产化的重要一步

      中新网上海2月27日电 (郑莹莹 缪新培)茫茫太空中,航天器唯一的能量来源是太阳。  在A星发射一月后,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27日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B星的太阳电池翼,历经了一次重大...

    时间:02-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