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报告称中资企业持续对英国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2022-03-01 19:12: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 (王宁)近日发布的《2021年投英跟踪调查报告》(下称《报告》)分析了中企在英投资的最新趋势,并指出,中资企业持续对英国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

  根据《报告》撰写团队调查,2021年,在英大型中资企业总收入达630亿英镑,雇佣员工近61000名。调查同时表明,中国已成为英国最大进口市场,进口商品价值自2018年来持续增长。

  这项调查是由致同联合英国中国商会等共同完成。2013年以来,他们开展年度《投英追踪调查报告》已有9年。

  致同相关负责人在分析今年《报告》时称,入选企业中消费品企业占比最多,达到235家。许多新入选的公司来自商业支持服务行业、消费品行业、金融服务业、TMT(科技、媒体和电信业)、私营医疗保健业等,这意味着在英中资企业正在拓展新的创收来源和途径。

  《报告》显示,雇佣员工方面,最大的雇主集中在4个行业,分别是:制造业和工业(41.8%),商业支持服务行业(18.4%),科技、媒体和电信业(18%)和消费品行业(12.9%)。

  《报告》还发现,虽然中型企业(年收入在5000万英镑至10亿英镑)的数量仅占入选企业总体的10%,却提供了70%的就业岗位,有力促进英国的区域经济发展。

  当前国际投资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不过,在英中资企业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日益增强。根据英国中国商会发布的《2021年英国中资企业发展报告》和基于对会员的调研,“85%的受访企业预测营收规模未来两年将有所增长”。

  《报告》同时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许多英国企业暂停经营,“旅行禁令”也导致企业高管难以与潜在的中国投资者和供应商会面,这对投资行为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由于中英两国的商业环境存在差异,中国投资者依然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复杂的地缘政治挑战、经济和金融挑战,高昂的合规监管及人力成本,不健全的双语员工团队,如何构建信任。

  对此,致同建议投资者在开展海外投资计划之前制定充分的战略规划,聘请专业的服务公司提供合规和监管方面的咨询,避免违规引发质疑,做好尽职调查,寻找有价值的交易。同时注重员工权益及社会责任影响,树立品牌形象,实现可持续竞争。(完)

  • 相关阅读
  • 2022年北京消费季启动 居民将获消费补贴超亿元

      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 (徐婧 杜燕)“2022北京消费季”汇集近千项企业促消费活动、上万家门店商户参与,涉及商超、餐饮、电商、文旅、汽车、休闲、医药等多个领域。活动期间,重点电商平台将对北京市居民发放消费补...

    时间:03-02
  • 天津自贸区5月1日起试行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

      中新网天津3月2日电 (记者 张道正)记者2日从天津市市场监管委获悉,《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场主体确认登记试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印发,自2022年5月1日起实施。  在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企...

    时间:03-02
  • 央行2日开展1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中新财经3月2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3月2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逆回购操作。(完)...

    时间:03-02
  • 北交所上市公司盈利面达99%

      本报讯(记者 孙杰)开市仅百余天的北交所交出一份颇为亮眼的成绩单。昨天,北交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8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已全部披露2021年度业绩快报。除诺思兰德外,其他85家公司均实现盈利,盈利面达...

    时间:03-02
  • 外卖小哥、淘宝店主“福利”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来了

      缴费方式更灵活 两种利率风险可选 60岁以后可领取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的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在原有6家试点公司基础上,允许养老...

    时间:03-02
  • 摸底基金发行AB面:5只失败4只“日光” 冷热并存

      本报记者 昌校宇  2月底,《证券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向招商银行客户经理木子(化名)咨询基金产品时,对方表示,“当前基金销售热度相对较低。”而在随后的近20分钟交流期间,并无其他投资者前来咨询相关投...

    时间:03-02
  • 硬蹭“东数西算”热点 实在要不得

      择远  因为涉及“东数西算”概念,依米康连续多个交易日收获20%涨停,对此,深交所向公司下发了问询函。这并不是第一家因涉及“东数西算”被交易所问询的公司,此前,深交所要求南凌科技说明“东数西算”与公司...

    时间:03-02
  • 资本市场释放双向开放红利 中国资产“风景这边独好”

      本报记者 孟珂  外资看好中国资产的态度愈发明显。继去年全年外资净流入3846亿元、创近5年新高后,今年以来,北向资金“买买买”热情不减,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日,北向资金加速买入A股,年内净买入...

    时间:03-02
  • 上海跃升全球创新集群百强榜前十:培育新动能 布局新赛道

      本报记者 李景  近日,亚洲最具规模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之一——“商汤AIDC”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启动运营,城市数字转型再添“新基建”;12栋建筑构成的硬核科技企业新地标——“G60科创云廊二期”...

    时间:03-02
  • 养老理财产品加速扩容 试点范围扩展为十地十机构

      本报记者 王宝会  自去年9月银保监会选择“四地四机构”正式启动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以来,总体运行平稳,市场反应积极。为进一步推动完善试点,银保监会近日发布《关于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

    时间:03-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