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买奶茶去冰为何屡遭拒绝?多家奶茶店称因“影响口感”

2022-03-04 09:54:39

来源:华西都市报

  记者成都走访:多家奶茶店称因“影响口感”“公司规定”无法去冰

  成都市民王女士是奶茶爱好者,最近她发现,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购买奶茶,都遇到不能去冰的问题。“买的时候告诉店员不加冰,但店员却拒绝了,说‘加冰是公司的配方规定’。”对此王女士很费解,简单的“不加冰”请求为什么会被拒绝?

  除王女士外,还有不少网友也反映遇到过类似问题。这到底是奶茶店强制加冰块降低成本的霸王条款,还是真的另有原因?对于消费者的疑问,近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走访了成都十余家不同品牌的奶茶店,并采访了业内人士和律师。

  吐槽 奶茶去冰真的很难吗?

  王女士是奶茶爱好者,几乎每天都要喝一杯。最近,她“种草”了一款新品草莓奶冻,但购买时发现,这款饮料只有“正常冰”一个选择,温度不可调整。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喝冰饮,她在购买时均告知店员或备注去冰,但购买了五六次,到手的仍是没有去冰的饮料。

  有店员向王女士解释,公司对配方有规定,并且店里有摄像头,所有店员必须严格执行,因此这款饮料确实没办法去冰。

  对于店员的说法,王女士并不认同,“一杯饮料大概三分之一都是冰,他们是不是出于成本考虑不愿意去冰?是不是应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想一下?我都说了是因为身体原因,去冰有这么难吗?”

  在王女士看来,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权利,去冰并不是一件难以实现的事。

  统计 “无法去冰”以果茶类为主

  相比传统的“奶+茶”组合,“水果+茶”被许多消费者视为更健康,因此许多奶茶品牌都推出了水果类茶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在中国消费者偏好的新式茶饮类型中,水果系列排名第二,仅次于奶茶系列。

  记者线上统计发现,“水果+茶”的搭配似乎总会遇见“无法去冰”的尴尬。果茶难道真的不能去冰?

  据了解,去冰即为将冰块与饮品调和摇晃后再将冰块倒掉,让饮品完成调味后只有冰凉感而看不见冰块,有些店家的饮品之前已冷冻,则可以不放冰块。

  记者在线上统计了14家茶饮品牌,包括喜茶、奈雪、乐乐茶、茶百道、都可、蜜雪冰城等。其中,乐乐茶的15个品类只有正常冰、冰沙、少冰、少少冰选项,大口葡萄、大口芒果、大口玫珑蜜瓜3款饮品还专门备注无法去冰。

  成都本地网红奶茶品牌茶百道共有9款奶茶无法去冰。主打果茶的树夏线上共有14款饮品无法去冰,并且在温度选项后标明“不接受备注”。一点点则除了冰沙系列外均可去冰。近两年凭借亲民价格大火的蜜雪冰城,线上有5款饮品没有去冰选项。

  走访 影响口感等成去冰阻碍

  “你好,这杯奶茶请去冰。”“不好意思,这一款饮品不能去冰。”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成都春熙路附近的十余家奶茶连锁品牌后发现,除冰沙系列外,一点点和蜜雪冰城的其他饮品均可去冰,但其余品牌都有无法去冰的产品。“公司规定”“影响口感”是店员解释无法去冰的主要原因。

  在位于成都春熙路的一家茶百道门店内,就去冰问题记者试图与店员沟通,但店员表示不能去冰,这是公司的规定。同时记者在该品牌的另一家门店也得到了相同答复。

  随后,记者走进一家主打“手作鲜果茶”的丸摩堂门店。该店店员表示,部分水果饮品无法去冰是因为会影响口感。

  紧接着,记者又走访了多家奶茶门店,对于不能去冰的原因,包括厝内小眷村、奈雪的茶等4家奶茶店均称会影响口感。“去掉冰的话就不是这个配方和这个产品了。”天然呆店员说。

  在门店点单过程中,尽管记者强烈表达了想买的饮品需要去冰的意愿,但仍无店员愿意妥协,部分店员会采取推荐其他可去冰饮品的方式进行协调,个别店员则直接表明无法去冰。

  一家树夏门店的店员向记者表示:“我们家没有去冰的,只有冰的或热的。”

  在线上,蜜雪冰城虽然有5款饮品没有去冰选项,但现场点单时,店员表示除冰淇淋系列外,其他饮品均可去冰。

  业内人士 去冰或影响出单速度

  去冰这一看似并不复杂的步骤,奶茶店为何无法满足消费者?其中原因到底是什么?为此,记者咨询了多名奶茶行业人士。

  任先生是某品牌奶茶店店长,他告诉记者,奶茶加冰可以降低成本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公司首先考虑的是饮品口感,“如果店员发现有大量消费者要求去冰,应及时反馈给公司,公司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调整。”

  林先生是一家奶茶品牌成都区域负责人,之前曾在多家奶茶品牌工作。“大多数奶茶都是冰的好喝,店员表示无法去冰,可能只是为了遵守公司规定。”他说。与此同时他透露,自己所在的门店除了冰沙类产品无法去冰外,虽然有些产品标明无法去冰,但只要消费者提出需求,就会尽量满足。

  无法去冰是否出于成本考虑?林先生说,“去冰无非就是补水或补茶,成本没有多大变化,有可能是去冰麻烦,店员怕影响出单速度,所以不愿意做。”

  律师说法 需事先明确标注或显著提示

  “无法去冰”是否为霸王条款?对此,记者采访了四川发现律师事务所律师黄鸿彬。他指出,消费者购买奶茶实际在无形之中与奶茶店签订了消费合同,“无法去冰”等要求是奶茶店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在法律性质上属于格式条款。

  在这类消费合同中,奶茶店的责任是提供指定配方的奶茶,并保证其干净、卫生以及品质优良。大部分情况下,去冰或加冰都不是店家的责任义务。如果配方含冰且奶茶店事先明确标注或以显著方式提示买家注意该款奶茶“无法去冰”,那么买家有权选择是否购买,此时“无法去冰”并没有排除买家主要权利,该条款则不是“霸王条款”。相反,如果配方不含冰或未明确标注“无法去冰”,而奶茶店未在消费者下单前以显著方式将“无法去冰”等事项告知,也未按消费者要求予以说明,但在消费者下单后拒绝去冰要求的,该条款则可能属于“霸王条款”,涉嫌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方式的权利以及公平交易的权利,奶茶店被投诉举报后可能被处以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

  黄鸿彬说,从奶茶市场发展来看,消费者已形成自由搭配的奶茶消费观念,大部分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提高奶茶销量,根据奶茶类型分类设置了热、常温、冰等3种选择。如果店家制定了“无法去冰”等强硬的销售规则,一定程度上会给消费者带来自由受限、选择没有得到尊重等不适感,不但违背了市场潮流发展趋势,而且稍有不慎就可能涉嫌侵害消费者权益。

  最后,黄鸿彬认为,虽然“无法去冰”阻碍了消费者追求“奶茶自由”的脚步,但它并不一定属于违法行为。若要排除“去冰自由”路上的阻碍,提高奶茶甚至饮品行业整体的服务质量,一方面需要市场将选择权交给消费者,以推动商家正视消费者的诉求。同时,消费者需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督,以规范商家的市场行为。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钟晓璐

  实习生钟坤靓满奕廷

  • 相关阅读
  • 北京华瑞运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多留意职场小白兔

      北京华瑞运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多留意职场小白兔!职场上,有些员工兢兢业业,脾气也特别好,他们待人热情,团队意识也不错,而且对待新人也很有耐心,非常乐意去教导新人,也不会嫌事情琐碎。但是能力有限,对公...

    时间:03-04
  • 工信部稀土办公室就稀土产品价格问题约谈重点企业

      中新财经3月4日电 据工信部官网消息,针对稀土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居高不下的情况,3月3日,稀土办公室约谈中国稀土集团、北方稀土集团、盛和资源公司等重点稀土企业。  会议要求,有关企业要切实增强大局意...

    时间:03-04
  • 国资委:加快推动国有企业建设一批世界一流企业

      中新财经3月4日电 3月3日,国资委党委召开专题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深改委部署要求,加快推动国有企业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推动...

    时间:03-04
  • 广州南沙科技成果转化联盟成立 助力大湾区科技创新

      中新社广州3月4日电 (记者 王坚)广州南沙科技成果转化联盟(下称“科技转化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4日于广州南沙举行。  该联盟是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和南沙区管委会指导下,由...

    时间:03-04
  • 河南版“陆家嘴”龙湖金融岛开岛

      中新社郑州3月4日电 (记者 刘鹏)历经12年光阴变迁,被称作河南版“陆家嘴”的郑州龙湖金融岛4日举行开岛仪式,郑州市代市长何雄宣布开岛。3月4日,河南郑州,俯瞰龙湖金融岛。当日,被称为河南版“陆家嘴”的龙湖...

    时间:03-04
  • 代表委员聚焦两会: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稳稳的

      代表委员聚焦两会   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稳稳的(大国之治)  本报记者 邱海峰 徐 蕾 孔德晨  经济总量突破110万亿元!人均GDP突破8万元!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全国上下...

    时间:03-04
  • “签收即视为商品合格”,显然不合理

      新闻背景:  近日,最高法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其中明确规定“签收商品即视为认可商品质量合格”“经营者享有单方解释权或者最终解释权”等格式条款应当...

    时间:03-04
  • 人民财评:为网络消费设置好“红绿灯”

      拆封了无法退货、附送的赠品不能用、直播间买到假货、外卖美食来自“黑作坊”……这些困扰“剁手党”的网购问题,近日迎来了最高人民法院的一次系统性法律回应,这就是最新公布的《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

    时间:03-04
  • 深圳市场监管局:Ulike低俗广告涉事公司被立案查处

      中新财经3月4日电 据深圳市市场监管局通报,网红脱毛仪Ulike在深圳多个住宅小区、商业楼宇电梯与大堂发布广告语为“没有蓝宝石,我不脱”的广告,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电梯广告开展核查,目前广告公司已被立...

    时间:03-04
  • 田建华委员建言:清理空壳市场主体 严查“幌子”“白手套”

      (两会人物)田建华委员建言:清理空壳市场主体 严查“幌子”“白手套”  中新网长沙3月4日电 (向一鹏)市场主体为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提供了坚实基础,但部分市场主体发展不健康、运行不合规等问题也在显现。全国政...

    时间:03-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