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养猪企业动辄亏损上百亿,在等下一个“猪周期”

2022-03-11 00:09: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财经3月11日电 (记者 谢艺观)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密集发布,要说哪个行业最“心塞”,可能非生猪养殖业莫属。“首亏”和“预减”笼罩在行业上空,连带着股价也急速下跌。

资料图。 长春海关供图

  生猪养殖企业业绩“惨淡”

  从已公布业绩报告的养猪企业来看,“巨亏王”非正邦科技莫属。

  正邦科技披露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为182亿元至19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16.84%至442.96%。亏损额位列生猪养殖企业首位。或受业绩大跌影响,2月7日-8日,正邦科技连续两日跌停。

  近日,市场上还流传出一份关于“正邦申请破产,江西省粮油接手”的传闻,后被正邦科技辟谣。但3月4日正邦科技又因拟向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多家控股子公司股权等,收到深交所关注函。

  不仅是正邦科技,生猪养殖龙头企业温氏股份和新希望业绩亦不佳,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

  其中,温氏股份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3.37亿元,同比下降279.61%;新希望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6亿至96亿元,同比下降273.94%-294.17%。

  另,天邦股份、傲农生物、唐人神等生猪养殖企业亦纷纷亏损。

  就连“猪茅”牧原股份也逃不过业绩预减的结局,公司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亿元至80亿元,同比下降70.86%-76.32%。

资料图。 陈永诺 摄

  价格大跌,生猪收购价只有5、6元一斤

  在谈及2021年业绩亏损的原因时,多个生猪养殖企业均提到,2021年生猪价格较前年同期明显下降。

  “2021年年初的时候,毛猪的收购价格是30元/公斤,还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到了年末就降到了约10元/公斤,直到今天毛猪的收购价格仍然只有大概11元/公斤、12元/公斤,跌幅很大。所以从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到2022年1月份,养猪户几乎都在亏损。”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发布的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动态显示,2021年年底,猪肉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23.36元,相较年初的每公斤46.28元,累计跌幅达49.5%。

  除了生猪价格大幅下行,饲料价格上涨,也使生猪养殖成本骤升。

  新希望就在业绩预告中提到,因饲料原料价格连续上涨(国内玉米价格创历史新高、豆粕现货价格也大幅上涨)等因素,使得生猪养殖成本同比明显上升。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1年12月第5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89元/公斤,同比上涨9.5%;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78元/公斤,同比上涨8.9%;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64元/公斤,同比上涨6.7%。

  今年养猪企业业绩会否仍惨淡?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2年第8周,猪肉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19.04元,环比跌3.8%,同比低51.7%。这也意味着,猪肉批发价格再次跌到10元以下。

  中新财经记者近日走访北京某超市发现,前臀尖、后臀尖价格12.9元一斤,五花肉16.8元一斤,相较两月前,每斤下降约两元。

资料图:北京市西城区某超市售卖的猪肉。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2月25日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亏损153.33元/头,自繁自养亏损481.8元/头,自繁自养连续十一周亏损且幅度较大,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高企,猪粮比价周内继续稳中下行。”国盛证券分析师孟鑫指出。

  在孟鑫看来,2月28日中央正式启动4万吨收储,从猪价表现看价格托底作用有限。预计2022上半年仍面临能繁惯性带来的出栏高峰,猪价上行概率较小,养殖深度亏损延续。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则表示,2021年6月后,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出现环比下降趋势,按照历史规律推算,反映到对生猪出栏的影响大致滞后10个月,也就是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可能进入新一轮上涨。(完)

  • 相关阅读
  • 福建银行业2021年消费投诉量同比增50% 兴业消费金融公司投诉最多

      本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3月8日,银保监会福建监管局通报了2021年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据统计,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福建监管局系统共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2822件,同比上升50.5%。其中,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投诉...

    时间:03-11
  • 重庆宝月窖藏酒业“二级分销”涉嫌传销被罚

      本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重庆宝月窖藏酒业有限公司在微信小程序上设置“二级分销”功能,通过传销方式推销“景悦丰”白酒,近日被重庆市巴南区市场监管局罚款5000元。  经查,该酒业公司从2021年1月28日开始,...

    时间:03-11
  • 美甲灯、电动吸奶器、便携式榨汁机选用有讲究

      ■本报记者 郑铁峰  为切实维护广大女性的安全健康,远离“美丽陷阱”,近日,浙江省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院对美甲灯、电动吸奶器、便携式榨汁机3类妇女常用产品开展了质量安全风险研究,并发布相应消费提醒。...

    时间:03-11
  • 广东佛山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5款发动机润滑油产品不合格

      本报广州讯(记者黄劼)广东省佛山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公布的发动机润滑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标称茂名市石油化工供应有限公司等5家生产厂家生产的发动机润滑油产品不合格。  发动机润滑油俗称机油,包括汽...

    时间:03-11
  • 重庆消委会测评20款免洗羽绒服清洗剂 “壹念 ”“洁骑士”不合格

      ■本报记者 刘文新  随着气温回暖,不少人准备将羽绒服清洗收纳,无须水洗、使用方便的免洗羽绒服清洗剂,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清洗神器。免洗羽绒服清洗液应该怎么选?近日,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20款免...

    时间:03-11
  • 2021年成都都市圈GDP突破2.5万亿元

      省统计局3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011.9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46.4%。  2021年11月29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这是继南京都市圈、福...

    时间:03-11
  • 中国人寿作出部署 落实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3月10日上午,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召开落实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任务部署会。集团党委书记、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白涛作部署讲话,集团党委副书记、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袁长清部署整改任务,集团党委...

    时间:03-11
  •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益海嘉里金龙鱼多维度强化品质

      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都备受关注。已在食品行业奋战30余载的益海嘉里金龙鱼,多年来凭借旗下多品类的高品质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粮油产品赞助商,在刚刚结束的冬奥舞台...

    时间:03-11
  • 江苏食品安全整体不错 四个方面仍需多注意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3月10日通报了2022年度全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安排,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江苏食品安全整体状况稳定向好,但从不合格项目来看,还有四个方面仍需多注意。  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 薛...

    时间:03-11
  • 新车买回来发现竟有多处生锈 4S店不处理?

      南京市消协发布2021年汽车消费投诉分析报告  买回来的新车竟然锈迹斑斑,甚至开了一周就刹车冒烟……说到汽车维权,不少车主太“委屈”!3月10日,南京市汽车消费维权专委会发布2021年汽车消费投诉分析报告,8...

    时间:03-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