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国货品牌要“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

2022-03-12 05:55:32

来源:工人日报

  国货品牌要“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

  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并亮出多项扩内需举措。眼下,国货消费热潮正持续升温。多个国货品牌正获得广阔成长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

  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表示,老国货品牌的翻红和新锐国货的崛起,折射出“中国制造”正不断向“中国质造”迈进,反映出消费需求和情感诉求的变化,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四川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教授魏琴代表表示,消费者对国货的接纳和认可大幅度提升,传递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民族品牌崛起的信号。产品物美价廉、性价比高,成了国货潮牌的“新标签”。

  “当今是彰显个性且开放包容的时代,这些成功‘出圈’的国货满足了消费者追求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北京工美集团北京握拉菲首饰有限公司设计部主任侯湛莹代表认为,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通过瞄准特定需求实现品牌的差异化,产品设计也更加符合国民审美喜好,彰显出特有的中国文化魅力,满足了人们精神消费的需求。

  上海中华职教社常务副主任胡卫委员认为,中国消费市场近几年正处于变化中。年轻一代消费者成为国货的消费主力军,并成为驱动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2021中国品牌发展报告》显示,“00后”国货消费的增速最快,超过50%;“90后”人均国货消费已经超过6000元。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黄茂兴代表发现,越来越多大学生不再迷恋国际品牌,开始主动拥抱国货潮牌,成为消费市场增长的关键力量。

  “年轻一代消费者拥有更加与众不同的需求,他们更加强调独立性,拒绝被主导和群聚。”胡卫委员认为,年轻一代消费者更加注重消费体验。

  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屹委员表示,李宁、安踏、花西子这些国货品牌成功“出圈”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紧紧抓住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推出契合年轻群体消费诉求的产品,成为消费市场的新时尚、新潮流。

  那么,如何让更多优质国货品牌脱颖而出?

  采访中,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很多国货老品牌本身拥有较好的知名度、美誉度,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通过营销模式的创新、品牌内涵的更新,更加贴近年轻一代。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不少老品牌正跳出舒适区,走向焕新之路。如大白兔奶糖联合美加净推出奶糖味润唇膏、云南白药推出“包治百病”潮包等,通过趣味化、潮流化的方式重新演绎,从而与年轻人深度沟通、重建连结。

  黄茂兴代表认为,国货老品牌应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理念,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开展研发生产,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改进制造工艺。同时,学会借助数字化、互联网、信息化等技术激发老字号新潜能,不断孵化新品牌,传承好口碑。

  “大力推动国货品牌的市场化运作,发挥工匠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对产品精心磨砺,为老品牌注入时尚元素,只有这样才能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黄茂兴代表说。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王群

  • 相关阅读
  • 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2亿元

      中新财经3月12日电 12日,市场监管总局发文称,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4万件,同比增长6.4%,解决83.6万件,投诉解决率8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2亿元。  2021年,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守护...

    时间:03-12
  • 西湖龙井“炒茶王”:勿让急功近利早产毁了西湖龙井

      中新网杭州3月12日电 题:西湖龙井“炒茶王”:勿让急功近利早产毁了西湖龙井  作者 严格 王题题  早,再早,更早。  对于西湖龙井茶而言,时间意味着金钱,特别是明前茶。  由于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

    时间:03-12
  • 中老铁路开通百日 内引外联打造国际贸易“黄金动脉”

      中新网昆明3月12日电 (陈静)记者12日从昆明海关获悉,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开通运营已满100天,进出口货运量持续攀升,一条新兴的国际贸易货运“黄金动脉”正在形成。  截至3月11日,昆明海关累计监管验放中老铁路...

    时间:03-12
  • 解码共同富裕|“中国收入分配先生”驳四大谬论

      中新财经3月12日电 (记者 李金磊)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靠共同奋斗,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虽然着墨不多,但共富的话题却热度不减。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于共同富裕有一些模糊认识,存在“民营企业退场...

    时间:03-12
  • 李纪珍:能源革命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实现电网智能化

      中新财经3月12日电 (石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革命及最终实现‘双碳’目...

    时间:03-12
  • 中老铁路开通100天:“带货”逾120万吨 辐射东盟10国

      中新社昆明3月12日电 (缪超 谢一可)中老铁路3月12日迎来开通运营第100天,运输货物总量超120万吨。中国13个省(市、区)先后开行跨境货物列车360多列,货物出口至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

    时间:03-12
  • 中国首个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在广西北部湾港实施

      中新社南宁3月12日电 (记者 林浩)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胡帆12日介绍,中国首个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在广西北部湾港实施。  胡帆表示,中国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陆路启运港退税试...

    时间:03-12
  • 南昌航空口岸“客改货”包机迎今年首航(图)

      中新网南昌3月12日电 (吴鹏泉 易菁 黄川)11日晚,在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停机坪上,南昌海关所属南昌昌北机场海关关员在对一架“客改货”全货机进行监管,该客机未载有旅客,传输带上,一箱箱货物正被运上飞机,并于...

    时间:03-12
  • 我国首次实行造林任务直达到县、落地上图 造林完成上图率达91.8%

      央视网消息: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昨天(3月11日)公布了202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公报从义务植树、科学绿化、重点工...

    时间:03-12
  • 广西鹌鹑养殖户一天为17万包螺蛳粉“加料” 自嘲“打不死的小强”

      中新网3月12日电 (王以照龙玉文)碗里有鹌鹑蛋曾是螺蛳粉高配的象征,在广西柳州市柳城县社冲乡的一个鹌鹑养殖基地里,产出的鹌鹑蛋能为17万袋螺蛳粉“加料”。养殖户韦盛养鹌鹑17年中多次濒临破产,直至柳州螺蛳...

    时间:03-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