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广西鹌鹑养殖户一天为17万包螺蛳粉“加料” 自嘲“打不死的小强”

2022-03-12 16:39: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2日电 (王以照龙玉文)碗里有鹌鹑蛋曾是螺蛳粉高配的象征,在广西柳州市柳城县社冲乡的一个鹌鹑养殖基地里,产出的鹌鹑蛋能为17万袋螺蛳粉“加料”。养殖户韦盛养鹌鹑17年中多次濒临破产,直至柳州螺蛳粉热销才迎来春天。

  2020年新冠疫情的到来,鹌鹑蛋大客户的需求瞬间骤减,韦盛又看到了“破产”的迹象,只得和合作社社员一个个小区做团购单,5斤5斤的卖,消耗每天都在新增的鹌鹑蛋。但转机很快到来,快到措手不及。

  2020年元宵节刚过,网络上掀起了对螺蛳粉的催货热潮,需求很快传导给韦盛等鹌鹑养殖户,他的心思也从愁销量到愁产量上,增产都找不到场地。“螺蛳粉和其他零售市场的对鹌鹑蛋的需求很大,鹌鹑蛋不像其他产品加班就能做的。所以我就想办法找场地,增加养殖到45万羽左右。”柳城县盛产种养家庭农场负责人韦盛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韦盛养殖场中的鹌鹑蛋。 王以照 摄

  搭上螺蛳粉发展快车的韦盛,下定决心增加鹌鹑的养殖数量,在柳城县社冲乡建立起自动化养殖场。上料、上水和铲除鸟粪,都可以由机器代劳。“有机器帮忙现在1个人投喂2小时,相当于此前5个人投喂3小时。折算成工资,3年就能将设备成本赚回来。”韦盛对于自己搭建的系统颇为满意。

  在这套系统的帮助下,韦盛的鹌鹑养殖场每天能产下4吨鹌鹑蛋,折算下来,能“武装”17万包螺蛳粉。

  对于养鹌鹑,韦盛属于久病成医,在2019年以前,他根本没有现在那么多笑容。“我从2005年就开始接触鹌鹑,从给养殖场送饲料做起,再到自己养,技术也没人教,全靠自己摸索。”韦盛多次亏损后才形成现在的方法。

韦盛在收集鹌鹑蛋。 王以照 摄

  “刚开始还没有螺蛳粉,鹌鹑蛋主要是供应农贸市场,卖到餐饮店。”韦盛说。当时柳州市场鹌鹑养殖户还较少,韦盛发展的并不慢,还动员合作社的社员跟他一起养殖。“当时在柳城的东泉镇养了5万只,其他人也跟着养了两三万只。”韦盛说。

  但是增长在2016年戛然而止,禽流感来了,造成养殖户都在甩卖鹌鹑。“虽然不舍得,但如果鹌鹑被感染损失更大,只能含泪把鹌鹑卖到烧烤摊去了。”韦盛说。

  韦盛自嘲,自己就是打不死的“小强”。“禽流感之后就到鹿寨和亲戚继续养殖鹌鹑,大家觉得仍有有利润可图。”相对了解市场和技术的韦盛开始养殖后,村民也看到了商机,跟着他一起养殖。“我自己养殖5万羽的鹌鹑,带动了附近共养殖了40万羽鹌鹑。”韦盛说。

养殖场带动附近村民的就业。 王以照 摄

  从2005年到2020年螺蛳粉需求的爆发,韦盛养殖了15年的鹌鹑,见证了柳州鹌鹑养殖业的变化。韦盛测算,从购买鹌鹑苗,到产蛋,再到售卖淘汰的鹌鹑,约10个月的周期里,单只鹌鹑获利3元左右,农户在家饲养1万羽鹌鹑,一年能获利3万余元,加上粪便的销售,年利润接近5万元。

  2021年9月,韦盛在社冲乡建成“柳城县盛产种养家庭农场”,设计养殖规模达50万羽,并计划带动周围的养殖规模达到150万羽。韦盛表示,按照目前鹌鹑蛋每斤约6.5元,日产蛋4吨来计算,养殖厂年营收能达1800万元。

  “目前柳州产的鹌鹑蛋仅能满足螺蛳粉企业需求的50%左右,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韦盛说。(完)

  • 相关阅读
  • 探访灾后河南麦田春管:苗情乐观 防灾稳产发力

      中新网郑州3月13日电 题:探访灾后河南麦田春管:苗情乐观 防灾稳产发力  记者 刘鹏  “这些苗分蘖均匀,次生根发育已明显达到一类壮苗标准,真没想到能长这么好!”在河南省卫辉市上乐村镇凡店村的麦田里,...

    时间:03-13
  • 薛健:国企改革不仅是混产权、更要改机制

      中新财经3月13日电(石睿)今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即将收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促进国企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

    时间:03-13
  • 出行必读!各地防疫政策汇总来了

      中新经纬3月13日电 国内本土疫情目前已波及十余地,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多地调整出行政策。中新经纬整理各地最新防疫政策信息,一起来看看。  中新经纬 张澍楠 制表  *以上信息根据各地疫情防控相关部门公...

    时间:03-13
  • 接收投诉19万余件 2021年湖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5亿元

      中新网长沙3月13日电 (向一鹏)2021年,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12315热线和平台共接收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57.22万件,其中接收投诉19.08万件,按时办结率99.33%;办理12345热线转接事项19.03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

    时间:03-13
  • 农业农村部:生猪生产供给充足 价格仍将持续下行

      农业农村部昨天(12日)发布,受生产惯性增长影响,当前我国生猪出栏偏多,加上春节后消费淡季猪肉需求下降,猪肉供应出现了阶段性过剩。  生猪生产供给充足 猪肉供应阶段性过剩  从生产方面看,根据农业农村部...

    时间:03-13
  • 生鲜奥莱进社区 减少食物浪费 临期生鲜能否成为新风口?

      随着反对食品浪费成为社会共识,临期食品市场日渐升温。近日,北京市场上首次出现主打生鲜的奥特莱斯店,售卖的几乎都是临期生鲜,由于价格比普通商超便宜不少,吸引了大量市民光顾。目前,这样的生鲜奥莱店已开...

    时间:03-13
  • 京东物流收购德邦66.49%股份

      京东物流收购德邦66.49%股份  本报讯(记者 孙奇茹)京东物流3月11日宣布与德邦物流达成战略合作。公告显示,京东物流将收购德邦股份66.49%的股份,双方将在快递快运、跨境、仓储与供应链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时间:03-13
  • 贵州六盘水建成我国纬度最低天然滑雪场

      贵州六盘水建成我国纬度最低天然滑雪场—   冬夏两不误 多彩四季游    本报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  “中国凉都”贵州六盘水发挥气候条件优势,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产业,为游客带来夏季避暑康养、冬季冰雪运动...

    时间:03-13
  • 海鲜粉能否成为下一个“螺蛳粉”

      海鲜粉能否成为下一个“螺蛳粉”    童 政  广西是米粉资源大省区,除了螺蛳粉,还有桂林米粉、防城港海鲜粉、北海猪脚粉、南宁老友粉、玉林牛巴粉等,各种米粉各展风味争抢着食客的胃口。柳州袋装螺蛳粉异...

    时间:03-13
  • 服务业怎样转起来

      服务业怎样转起来    本报记者 张 雪 覃皓珺 辛自强  “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各项帮扶政策都要予以倾斜,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刚刚结束的全...

    时间:03-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