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大唐贡茶”陆续开采 茶旅“融活”千年文化

2022-03-17 17:45: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湖州3月17日电(记者 施紫楠)17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叙坞岕紫笋茶茶场,紫笋茶芽头肥硕饱满。占地100多亩的茶叶,从山脚延绵至顶端,宛若一片绿色毛绒地毯。

  这几天,茶农们早早来到这里,眼疾手快地采摘头茬紫笋茶,腰侧的竹篓里逐渐堆积起稚嫩的芽尖。

  千年前,茶圣陆羽游历四方来到长兴写下《茶经》。顾渚紫笋茶,从此成为唐代贡茶。

采摘下的新鲜茶叶通过轨道输送至山脚下 葛瑞良供图

  叙坞岕紫笋茶茶场负责人葛瑞良说,受前期长时间高温天气影响,今年紫笋茶开采时间较往年有所提前,“一亩地大概能有23斤干茶,茶叶品质和往年差不多。”

  葛瑞良家中三代种茶。作为一名有着20年经验的老茶农,他近年来也走上了产业现代化之路。

  为了方便运输,他在茶山上建起一条条轨道,采摘下的新鲜茶叶可以通过轨道输送至山脚下,“相比之前的人工运输方式,这样既安全又方便。”

葛瑞良与紫笋茶 葛瑞良供图

  3年前,葛瑞良通过引进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大大减少人工成本,茶叶生产效率翻了好几番。他说,“现在茶园也都用上了大数据,温度、湿度等数据,在家通过手机就能实时监测。”

  随着长兴茶产业的不断壮大,眼下,越来越多的高效设备被运用到采茶季。持续的科技服务,也使得该县茶园面积由10万亩增至如今的15万亩,茶叶总产值实现翻番。

  “今年长兴紫笋茶产量预计620吨,全县茶叶产量2600吨,产值可达15亿元人民币。”长兴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紫笋茶头茬特级售价可达3800元人民币每斤。

  2008年,有史可稽的中国历史上首座茶叶加工工场——大唐贡茶院重新开门迎客,让当时已经声名鹊起的紫笋茶,又多了张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这些年,水口乡依托陆羽《茶经》文化,发展起500多家农家乐,一步步成为长三角最大的乡村旅游集散中心。随处可见的‘茶文化’,也给当地民宿添了几分人文色彩。”大唐贡茶院总经理林瑞炀说。

  2021年起,大唐贡茶院推出“茶学游”,包括理论知识、唐代制茶工艺体验、唐代饮茶方法体验等项目,集“采、制、玩”于一体,吸引各地学生、茶文化爱好者前来。

  “去年一年有近5万人次前来体验。接下来,我们计划将‘茶学游’与当地文旅资源、城市品牌推广进行融合,继续向外展示中国优秀茶文化。”林瑞炀说。(完)

  • 相关阅读
  • 超八成消费者认为应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

      本报讯(记者李玉波)记者日前从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了解到,近3年来,12315平台和内蒙古消协组织年均受理关于商品房的投诉为900件左右,其中消费者因购买预售商品房引发的权益受侵害问题较为突出。  近期,内...

    时间:03-18
  • 桃李面包去年营收超60亿元 净利润却出现上市以来首降

      桃李面包去年营收超60亿元 净利润却出现上市以来首降  3月17日,“面包第一股”桃李面包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去年全年营收小幅增长,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滑13.54%。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

    时间:03-18
  • 地产股昨大涨 涨幅最大者收盘高达59.03%

      地产股昨大涨 涨幅最大者收盘高达59.03%  截至3月17日收盘,沪指涨1.40%,深成指涨2.41%,创业板指涨2.87%。受利好消息影响,无论是A股市场还是港股市场,房地产板块强势上涨,其中,房地产服务板块涨幅位居A股...

    时间:03-18
  • 雄安电网建设再提速 5年投资超百亿元

      本报记者 韩梅 通讯员 石静  日前,作为雄安新区2022年首批电网工程——雄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起步区12号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雄东1号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15项工程集中开工,总投资超过10亿元。工程建成后,将...

    时间:03-18
  • 宠物经济蓬勃发展 让陌生人去家里喂猫靠谱吗?

      让陌生人去家里喂猫靠谱吗   新兴上门喂猫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 本报见习记者 孙天骄  □ 本报记者   陈 磊  穿上一次性鞋套,输入密码解锁进门,拿出其中一个卧室门前门垫下的钥匙,开门进入卧室……...

    时间:03-18
  • 规范市场竞争 反不正当竞争法司法解释出台

      激发创新活力 规范市场竞争    反不正当竞争法司法解释出台  □ 本报记者 张晨  何为“仿冒混淆”、违反“商业道德”? 为正确审理因不正当竞争行为引发的民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出台《最高人民法院...

    时间:03-18
  • 油价一升8、9元,特斯拉、比亚迪……涨价,买车如何选?

      中新财经3月18日电 (葛成)17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年内正式迎来“五连涨”,创2013年以来最大涨幅,95号汽油升价进入9元时代,92号汽油需要8元多。面对油价上涨,有消费者表示,新能源汽车“不烧油”,是不是该选...

    时间:03-18
  • 粮价攀升、食品价格上涨,多国打响“粮食保卫战”

      中新财经3月18日电 (记者 谢艺观)作为世界上两大农产品主要出口国,俄乌冲突持续,给国际粮食市场带来了“飓风”,也让多国人民直面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刘鹏 摄  小麦等农产品价格大涨 ...

    时间:03-18
  • 报告:美、中两国居全球计算力指数排名前二

      中新社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 夏宾)“2022浪潮信息生态伙伴大会”17日在线上举行,会上浪潮信息、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清华大学联合推出的《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指出,根据计算力指数国...

    时间:03-17
  • 中国电信2021年净利润增24.4% 2022年算力规模计划提升80%

      中新社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电信17日公布在A股上市以来的首个财报,公司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4.4%。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当日在沟通会上表示,公司必将成为“东数西算”工程的主力军和最大受益者。 ...

    时间:03-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