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耐克阿迪“跌倒”,安踏李宁能否“领跑”?

2022-04-10 00:02: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财经4月10日电 (记者 谢艺观)在大街上走一圈,越来越多的国产运动品牌出现在眼前。曾经属于阿迪达斯、耐克的位置,如今正被安踏、李宁等国产品牌“占领”。

  耐克、阿迪达斯中国区营收下滑

  “自新疆棉花一事后,家里就没买过耐克、阿迪了,虽然之前买的还会继续穿,但现在会优先选择国产品牌。”

  和郑先生抱有相同想法的人并不少。在网络上,不少人表示,已经很久没有穿这些国外品牌。

  新疆棉事件,以及供应短缺等问题,成为耐克、阿迪中国区营收下滑的重要因素。

  3月9日,阿迪达斯公布了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5.2%,达到212.34亿欧元,这也是其全球营收首次突破200亿欧元,但大中华区业绩承压明显。

阿迪达斯部分财务数据。

  数据显示,2021财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阿迪达斯大中华区销售额分别为10.03亿欧元、11.55亿欧元、10.37亿欧元,同比下滑15.9%、14.6%和24.3%。

  另外,随着耐克2022年第三财季财报公布,耐克大中华区营收也继续同比下降5%至21.6亿美元,这已是其大中华区营收连续两季度下滑。

  安踏超越阿迪,国产品牌全面崛起

  除了消费意愿和供应问题,耐克、阿迪达斯面对的还有中国运动品牌的强势崛起。

  安踏体育财报显示,2021年营收493.28亿元,同比增长38.9%。这一营收规模,约等于阿迪达斯中国的1.44倍,耐克中国的97%。按目前的收入增速,将在2022年完成对耐克中国的超越。

  在市场份额上,欧睿信息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安踏集团在国内运动鞋服市场份额为16.2%,超越阿迪达斯中国的14.8%,约等于2个李宁(8.2%)的市场占比。

资料图:安踏博物馆。 谢艺观 摄

  虽然安踏超越阿迪达斯,并牢牢占据国内运动品牌“老大哥”的位置,但从净利润增速看,李宁的发展势头亦不可小觑。

  对比来看,2021年,安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9.60%至77.2亿元,李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36.15%至40.11亿元,增速远超安踏。

  近年来,李宁大打“国潮牌”,不仅登上时装周,2021年,还宣布明星肖战成为运动潮流产品全球代言人,扩展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助推销售增长。

  得益于企业经营战略等,国产运动品牌中,特步和361度2021年也实现较高增长。其中,特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8亿元,同比增长77.1%;361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45%。

  “在运动风潮、政策支撑等背景下,运动鞋服成为具备成长性的优质赛道。”国盛证券分析师鞠兴海表示,国牌崛起成为明显趋势。国内运动鞋服市场集中度高并在持续上行,同时伴随着民族品牌意识崛起和国产品牌持续进步,国产品牌亦存在着份额提升的机会。

第二十三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暨第六届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在“中国鞋都”晋江举行。 吕明 摄

  国产品牌低研发现象待改进

  虽然国产运动品牌业绩“全面开花”,但梳理财报发现,其普遍存在“低研发”的现象,如安踏2021年研发成本为11.3亿元,占营收比重仅为2.3%;李宁研发开支占营收比重从2020年的2.2%下滑至1.8%。虽然研发支出均有所增加,但在研发投入比重上远低于耐克、阿迪达斯。

  如今国产运动品牌纷纷进行高端化布局。如,李宁推出的高级运动时尚品牌LI-NING1990,官方旗舰店显示,售价最高的一款女士中长大衣,已达4599元;某些运动鞋售价也开始与耐克、阿迪达斯“齐头并进”。

  但有网友表示,现在球鞋价格是越来越贵,质量、脚感上没啥精进。

  在业内看来,想要走好高端化这一步,在营销之余,国产运动品牌势必要提高研发投入,否则只会陷入“高价不高质”的境地。(完)

  • 相关阅读
  • 4月11日起,白云机场出港旅客须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中新网广州4月10日电 (记者 郭军)记者10日从广州白云机场获悉,根据广州市疫情防控要求,自4月11日零时起,所有进入白云机场航站楼人员(包括旅客和接送机人员),均需出示健康码绿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时间:04-10
  • 中国要求各地区不能以“内循环”名义搞地区封锁

      中新社北京4月10日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10日对外公布。这份文件提出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其中要求各地区不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环,更不能以“内循环”...

    时间:04-10
  • 中国将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 适时组建全国电力交易中心

      中新社北京4月10日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10日对外公布。在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方面,《意见》提出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推动适时组建全国电力交易中心。  《意见...

    时间:04-10
  • 云南弥蒙高铁首个牵引变电所成功送电

      中新网红河4月10日电 (刘建文 杨康 江霞)10日,随着调度员下达合闸指令,云南弥(勒)蒙(自)高铁万家庄牵引变电所断路器一次合闸成功,标志着弥蒙高铁首个电气化“心脏”开始“起搏”送电,为弥蒙高铁今年内开通奠...

    时间:04-10
  • 【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安徽黄山房企高管变身职业“新农人”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中新网安徽黄山4月10日电 题...

    时间:04-10
  • 中国官方:增强市场监管制度和政策的稳定性、可预期性

      中新社北京4月10日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10日对外公布。在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方面,《意见》提出增强市场监管制度和政策的稳定性、可预期性。  《意见》要求健全统一市...

    时间:04-10
  • 专家解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重磅文件释放什么信号?

      中国深化市场化改革迎来一块重要“拼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10日对外公布。分析人士认为,以大市场构建新格局、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是当前深化改革的重头戏,值得...

    时间:04-10
  • 用好政策“及时雨”,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用好政策“及时雨”,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疫情的冲击是短暂的,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进一步坚定中小企业发展信心,就能为中国...

    时间:04-10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中国深化市场改革迎“重头戏”

      中新网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10日对外公布。北京专家认为,以大市场构建新格局、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是当前深化改革的重头戏,中国市场化改...

    时间:04-10
  • 中国严禁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发布具有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

      中新社北京4月10日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10日对外公布。《意见》要求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其中提出,严禁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发布具有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  《意见...

    时间:04-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