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在中国什么样的人能当首席技师?人社部给出了答案!

2022-04-27 17:19: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财经4月27日电 据人社部网站消息,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出台《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意见》提出,企业根据技术技能发展水平等情况,结合实际,在现有职业技能等级设置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或调整技能等级。对设有高级技师的职业(工种),可在其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技术职务(岗位),在初级工之下补设学徒工,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

  出台背景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意见》出台的背景,由于技能等级(岗位)设置不健全,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在纵向晋升上存在“天花板”问题,以及职业技能水平与使用待遇不能有效结合等问题,技能人员的地位和待遇水平不高,吸引力不强,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缺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工作实际要求。近年来,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虽已实现职业发展贯通,却难以有效引导广大技能人才立足本职、扎根岗位、实现岗位成长成才。为此,亟需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由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组成。《意见》要求,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待遇水平,增强其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吸引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缓解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同时要求,坚持能力为本、科学评价、效果导向、岗位使用的原则,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十四五”期末,在以技能人员为主体的规模以上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中,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普遍建立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相衔接、与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相适应,并与使用相结合、与待遇相匹配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第二部分,健全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体系。《意见》提出,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健全技能岗位等级设置,完善职业标准体系,促进职业发展贯通。明确实行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由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按照有关规定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使有技能等级晋升需求的人员均有机会得到技能评价。

  第三部分,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制。《意见》提出,实行分类考核评价,采取不同考核评价方式,支持用人单位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指导技工院校全面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同时指出,首席技师、特级技师是在高技能人才中设置的高级技术职务(岗位),一般应在有高级技师的职业(工种)领域中设立,通过评聘的方式进行,实行岗位聘任制。

  第四部分,促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结果与培养使用待遇相结合。《意见》强调,充分发挥技能评价对提高培养培训质量的导向作用,促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结果与岗位使用有效衔接,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

  第五部分,加强服务监管。《意见》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推动落实、服务保障、监督检查以及宣传引导等工作。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做好评价机构备案服务,公布机构目录并实行动态调整。加强质量督导和监管,健全评价质量评估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

  政策亮点和创新点

  一是健全技能岗位等级设置,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意见》提出,企业根据技术技能发展水平等情况,结合实际,在现有职业技能等级设置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或调整技能等级。对设有高级技师的职业(工种),可在其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技术职务(岗位),在初级工之下补设学徒工,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行业企业根据自身特点,考虑历史沿用、约定俗成等因素,对上述技能等级名称可使用不同称谓,并明确其与相应技能等级的对应关系。

  二是完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内涵。《意见》强调,建立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相衔接、与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相适应,并与使用相结合、与待遇相匹配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这表明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不仅是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更是兼顾培训、使用、待遇等在内的技能人才制度。

  三是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目前实施的由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构成的技能评价,其评价结果与工资薪酬联系不够紧密,也就是说,技能水平在工资薪酬中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和反映。而此次出台的《意见》要求,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引导用人单位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制度,将职业技能等级作为技能人才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突出技能人才实际贡献,通过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或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设置单独的技能津贴等方式,合理确定技能人才工资水平,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考核评聘工作如何开展?

  《意见》指出,学徒工的转正定级考核,由用人单位在其跟随师傅学习期满和试用期满后,依据本单位有关要求进行。参加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学员按照培养目标进行考核定级。

  《意见》强调,要稳妥有序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工作,不搞高级技师普遍晋升。特级技师评聘工作要在工程技术领域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范围,由省级及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指导用人单位制定实施方案,对评审标准、程序、办法和配套措施等作出具体规定。用人单位按照制定方案、组织评审、公示核准、任职聘用等程序组织实施。首席技师原则上从特级技师中产生。首席技师是在技术技能领域作出重大贡献,或在本地区、本行业企业公认具有高超技能、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首席技师评聘工作要在特级技师评聘的基础上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由省级及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指导用人单位实施,采取基层推荐、地方或行业评审、公示核准、用人单位聘任等程序进行。(完)

  • 相关阅读
  • 投资达数百万美元 德化工巨头科思创将扩增汽车漆面保护膜产能

      中新网柏林4月27日电 (记者 马秀秀)德国化工巨头科思创27日宣布,将大规模扩充台湾彰化基地的汽车漆面保护膜(PPF)产能。该计划投资高达数百万美元,包括规划扩增PPF产能与研发设施,预计于2023年完工。  科思创...

    时间:04-27
  • 稳供保销扩产扩容 汾酒一季度营收破百亿

      4月27日晚间,山西汾酒发布2021年度主要财务数据及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报告。数据显示,汾酒2021年实现营收199.71亿元,同比增长42.75%;实现净利53.14亿元,同比增长72.56%。基本每股收益4.37元/股,同比增长...

    时间:04-27
  • 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因疫情影响暂时失业、未参保的困难人员给予临时救助

      中新财经4月27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做好就业服务和兜底保障。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上签约系统,推进体检结果互认。对延迟离校的毕业生,延长报到入职、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

    时间:04-27
  • 国务院常务会议:合理支持车贷延期还贷

      中新财经4月27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交通物流是市场经济的经脉,也是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撑。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物流畅通保供,加强部门协同和跨区联动,畅通国际国内物流。要保障交...

    时间:04-27
  • 毕马威中国2021财年ESG报告:碳排放减少8.2%

      中新财经4月27日电 (记者 庞无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中国27日发布2021财年ESG(环境、社会、治理)报告《我们的影响力计划》称,过去一年,毕马威通过购买可再生能源证书,采购100%可再生电力,并实现二氧化碳...

    时间:04-27
  • 毕马威:2021年中国股权市场募集基金增长迅猛

      毕马威:2021年中国股权市场募集基金增长迅猛 沪京为主要投资地  中新财经4月27日电 (记者 庞无忌)毕马威中国27日对外发布《2021年中国股权投资动态》报告指出,在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和宏观经济持续恢复的背...

    时间:04-27
  • 中国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895亿美元 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中新社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27日公布数据显示,按美元计值,2022年一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顺差895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450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82亿美元。资本和金...

    时间:04-27
  • 中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已为企业减负和增加现金流超1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赵建华)今年,中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其中包括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国家税务总局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截至4月20日,累计已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和增加现金流1万亿元(人民...

    时间:04-27
  • 福建多举措推进海峡两岸绿色融合发展

      中新社福州4月27日电 (郑江洛)福建官方27日发布《福建省“十四五”生态省建设专项规划》(简称《规划》),提出扩大对外开放,深化绿色交流合作,推进海峡两岸绿色融合发展。  近年来,福建先后成为国家生态文明...

    时间:04-27
  • 重庆一季度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结算量居中西部第一

      中新网重庆4月27日电 (记者 刘贤)2022年一季度,重庆全市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结算量811亿元,创历史新高,居中西部第一,同比增长1.5倍。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27日详细解读推动该业务的系列举措。  人民银...

    时间:04-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