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央行重要报告!事关楼市、存款利息、人民币汇率

2022-05-10 00:03: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财经5月10日电 (左宇坤)央行对于下一步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最新表态来了!

  9日,央行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称,总体来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主动应对,靠前发力,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

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摄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2022年以来,货币政策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根据宏观形势变化靠前发力,综合运用降准、上缴利润、中期借贷便利(MLF)、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投放流动性,灵活把握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节奏,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思路,央行称,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字当头,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央行指出,下一步,要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稳定增长。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多种不确定因素变化,深入研判流动性供求形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提高操作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稳定好市场预期。

  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持续缓解银行信贷供给的流动性、资本和利率三大约束,培育和激发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多渠道补充商业银行资本,加大对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等资本补充工具的支持力度,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资料图:人民币。 艾庆龙 摄

  银行可自主确定存款利率的实际调整幅度

  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由于存款市场竞争激烈,实际执行中,很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接近自律上限。这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市场利率有效传导,存款利率难以跟随市场利率变化。”央行表示,这一机制的建立,可促进银行跟踪市场利率变化,提升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能力,维护存款市场良性竞争秩序。

  央行表示,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在推进存款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对银行的指导是柔性的。银行可根据自身情况,参考市场利率变化,自主确定其存款利率的实际调整幅度。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及时高效的金融机构,人民银行给予适当激励。

  从实际情况看,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国有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已于4月下旬下调了其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部分地方法人机构也相应作出下调。根据最新调研数据,4月最后一周(4月25日-5月1日),全国金融机构新发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37%,较前一周下降10个基点。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4月下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急跌引发关注。对此,央行表示,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

  加强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发展外汇市场,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指导金融机构基于实需原则和风险中性原则积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汇率避险服务,降低企业避险保值成本,加强自身外汇业务风险管理,维护外汇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同时,要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

人民币和美元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谨防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央行指出,今年第一季度物价形势总体稳定。受国内猪肉价格持续回落等因素带动,一季度CPI涨幅保持在相对低位,未来CPI运行中枢可能较上年温和抬升,仍继续在合理区间运行。

  与此同时,一季度各月PPI同比涨幅趋于收敛,未来PPI可能延续总体回落态势,同时也要谨防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总体充裕,消费、投资需求仍处在恢复之中,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取向,有利于物价走势中长期保持稳定。

  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

  央行同时对下一阶段房地产信贷政策进行表态。要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同时,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完)

  • 相关阅读
  • 哪些产业将成为生物经济支柱产业?官方明确

      中新财经5月10日电 10日,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表示,这部《规划》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那么,哪些产业将成为生物经济...

    时间:05-10
  • 203只量化私募基金进入预警 逾九成跌破清盘线

      记者 王 宁  A股市场波动加剧下,量化私募基金难以独善其身。《证券日报》记者据第三方最新数据统计,目前已有203只量化私募基金进入预警线。其中,包括多家百亿元级量化私募在内,188只量化私募更是跌破了清盘...

    时间:05-10
  • 权威访谈丨多措并举 稳定我国经济大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金融如何更好地助企纾困,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总台央视记者对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梁涛进行了专访。  信贷投放...

    时间:05-10
  • 中科院: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离产业化应用还较远

      中新财经5月10日电 10日,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有关情况。针对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人工合成蛋白质等生物领域的新技术成果,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许航表示,我们一...

    时间:05-10
  • 银保监会:商业养老理财产品不得宣传预期收益率

      中新财经5月10日电 据银保监会官网消息,银保监会近日发布了关于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出商业养老理财产品不得宣传预期收益率,鼓励终身养老金领取服务,丰富养老金领取形式等要求。  ...

    时间:05-10
  • 多重积极因素共振 国际机构拟借道QFLP和QDLP扩展中国业务

      记者 昌校宇  国际机构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积极参与QFLP和QDLP试点,彰显投资信心。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官网信息显示,近期先后有汉领资本、建银国际、鼎晖投资、集富亚洲(二期)四家机构申请参与合...

    时间:05-10
  • 十余家银行年报尚未如期披露 疫情及面临重组成延期披露两大主因

      记者 吕 东  4月末,上市银行及发行金融债券的非上市银行年报披露工作落下帷幕,但《证券日报》记者发现,仍有十余家发行金融债的非上市银行尚未披露2021年年报。  对于2021年度业绩报告延期披露的原因,银行...

    时间:05-10
  • 大地院线危机隐现:年内减少100家影院 关联公司深陷多起租赁纠纷

      记者 谢若琳  5月7日,大地影院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大地影院)再次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该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来,共有5次强制执行案例,共涉及执行标的1.49亿元。从时间线来看,这些案件执行时间全部集中在今...

    时间:05-10
  • 年内IPO被否和主动撤单达77家

      记者 吴晓璐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5月9日,年内新增上市公司122家,同比下降28.24%,合计募集资金2643.599亿元,同比增长118.29%。与此同时,年内IPO上会被否和主动撤单分别有13家和64家,合计...

    时间:05-10
  • 工信部:我国2021年医药工业总营收超3万亿元 增速创5年新高

      中新财经5月10日电 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在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我国医药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3707.5亿元,增速创近5年来新高。  周健称,2021年,我国医药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23.1%,增...

    时间:05-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