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美联储开启缩表,投资者如何应对?可适度增加人民币资产配置

2022-06-02 20:30:19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6月2日电 (马静)美国当地时间6月1日,美联储正式启动十年来第二次缩表。当日,美国三大股指高开低走,连续两个交易日集体收跌。与此同时,美联储官员继续发声支持加息压通胀。

  接受中新经纬采访的专家表示,在此背景下,中国短期内可能会有资本外流压力,但不会持续太久,建议投资者关注汇率变化以及美元资产风险。

  资本流动和汇率或现阶段性波动,总体平稳

  与美联储正式开启缩表齐头并进的是,美联储鹰派和鸽派官员均表示支持加息以压低通胀,降低了市场此前对美联储9月暂停加息的预期。尽管市场前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美联储“加息+缩表”组合拳的影响,但在美联储缩表开启之后,基于中美不同的货币政策方向,中国是否会出现持续的资本外流现象,中美利差倒挂将持续多久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美联储不断收紧货币政策,多次加息,开启缩表,中美利差持续倒挂。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持续承压,外资受到情绪面的影响短期内流出中国资本市场。但从5月末的数据可以看到的是,中美利差倒挂的压力已经有所缓解,中长期来看人民币资产仍具备较强的吸引力。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亦在采访中提到,今年1至4月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持续收窄;5月利差保持基本维持在-28bp至5bp之间,相对平稳。6月1日美联储开启缩表进程,当日利差小幅降至-19bp。他认为,美联储缩表对中国的影响较为有限,短期内可能会有资本外流压力,但随着国内经济逐步企稳,资本外流不会持续太久。

  “当前中美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与政策周期,且将持续一段时间。利差倒挂短期内仍可能持续,但总体会保持相对平稳,出现大幅下行的可能性不大。”王运金提到,6月中国疫情不断好转、复工复产进程加快,一系列宽松政策加快落地,稳增长预期较为明显,长期投资收益预期将更加乐观。而美联储以控制通胀为目标的加息与缩表势必会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众多机构已将美国下半年经济增长预期由3%下调至2.4%,经济下行风险增大,中美利差倒挂大幅扩大的可能性不大。

  陈雳亦表示,截止至当地时间5月31日,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收于2.85%,较此前的高点已经大幅回落,叠加当前市场对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担忧不断升温,美债收益率上行空间有限。中国方面,在稳增长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货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再加上近期美股回调压力较大,而A股表现相对较好,人民币贬值压力开始放缓。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主要受到央行货币政策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市场情绪回升,人民币汇率中长期将保持基本稳定。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则认为,由于美国在应对严重通货膨胀的同时,又要快速收回过去的“大放水”,未来尤其是三季度将会加大加息+缩表力度。而中国在稳增长目标下,货币政策将在稳健的基调下进一步推动利率水平下降,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宽裕。因此,在未来一阶段,至少在一个季度之内中美利差将继续存在,甚至扩大。

  不过,连平强调,中国资本流动和汇率可能会因此出现阶段性波动,但总体会保持比较平稳的态势。“流入中国的资本大部分属于中长期资本,而证券投资这些短期资本在市场上所占比重较低。同时,中国举借的短期外债中30%-40%都是人民币外债。不太可能出现类似前一段时间的人民币快速贬值现象。”

  持有美元资产的风险加大

  连平提醒,投资者要及时关注汇率变化,避免由于市场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平衡好不同货币的头寸。

  除汇率外,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对普通投资者还将带来哪些影响?如何应对?植信投资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张秉文认为,美联储缩表主要影响投资者的美元资产组合,持有美元资产的风险将增大。首先,美联储缩表将改变美债市场的供求结构,导致美债价格走弱,收益率上升。市场利率逐步走高将逐渐降低市场对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的估值,对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形成下行压力。其次,美联储缩表意味着市场流动性部分撤出,流动性收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估值产生负面影响。

  张秉文建议投资者适当降低美元资产头寸,防范美联储缩表对美元资产的冲击,同时适度增加人民币资产的配置比例。对风险厌恶型投资者,也可以适当增加黄金、固收等避险资产投资,适度对冲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风险。

  张秉文还提到,美联储缩表对世界经济影响较大,会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压力,进而对人民币资产市场产生一定影响。然而,美联储缩表对人民币资产市场影响的程度相对有限。人民币资产能够很好地抵御美联储政策风险,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组合的“压舱石”。

  谈及后市,陈雳则提到,国务院近日印发了《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建议围绕国家政策,关注有政策支撑、行业业绩表现较好的方向,如:新老基建、汽车、农业等板块。(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李中元

  • 相关阅读
  • 银保监会:一季度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运行稳健

      银保监会6月2日披露最新银行业保险业监管数据。2022年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357.9万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46万亿元,占比40.8%,同比增长8.9%;股份制商业...

    时间:06-03
  • 财经聚焦|金融如何助力外贸企业过难关?

      订单增速放缓,货运成本高企,资金压力明显……今年以来,受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外贸企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稳生产?金融机构正在积极优化产品和服务,全力帮扶外贸企...

    时间:06-03
  • 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台28条措施助力稳经济

      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台28条措施助力稳经济  记者3日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获悉,进出口银行发挥政策性金融补短板、跨周期调节作用,出台28条政策举措,助力稳住经济大盘和外贸外资基本盘。  此次出台的政策举措主要涉...

    时间:06-03
  • 中行报告:境外金融机构增持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意向更加积极

      中行报告:境外金融机构增持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意向更加积极  中国银行日前发布的2021年《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显示,境外金融机构增持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意向更加积极。  此次报告主要针对全球3400多家企业机构...

    时间:06-03
  • 前4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21.9%

      本报北京6月2日电 (记者罗珊珊)记者从商务部获悉,今年1—4月,中国服务贸易继续平稳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9074.9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服务出口9332.6亿元,增长25.1%;进口9742.3亿元,增长19.1%。服务出口...

    时间:06-03
  • 2022就业季|北大毕业生自述:名校光环并不能保你成为“offer收割机”

      中新经纬6月3日电 (魏薇 王玉玲)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2022届毕业生马上就要离开校园,他们有的要继续深造,有的即将步入职场,开启人生另一个重要阶段。  疫情之下,这届毕业生的求职路注定不平坦,不仅要...

    时间:06-03
  • 粽子也“内卷”!鲍鱼、松茸、燕窝都来了,150元一个你买吗?

      中新经纬6月3日电 (闫淑鑫)又到端午节,你吃粽子了吗?  中新经纬注意到,近年来,粽子市场越来越“卷”,可乐粽、咖啡粽、辣白菜粽、鲍鱼粽……越来越多的口味和越来越高的价格刷新了消费者对于粽子的认知,以...

    时间:06-03
  • 海外仓成中国制造“出海利器” 中国强化标准补发展短板

      中新社宁波6月3日电 (方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运港口靠泊作业受阻,空运停飞停航成本飙升,导致全球供应链受阻,海外需求被“冷冻”。在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海外仓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制造的“出海利器”。...

    时间:06-03
  • “云旅游”带来行业发展新机遇 足不出户看到“诗和远方”

      在线欣赏美景,丰富观光体验  “云旅游”带来行业发展新机遇  在线上直播景区风光,打造AR(增强现实)智慧景区,开设在线博物馆……近年来,为了满足防疫期间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多种多样的“云旅游”产...

    时间:06-03
  • 发展新能源要量质并重

      发展新能源要量质并重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旨在锚定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

    时间:06-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