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养猪企业“跨界”被质疑没钱,还收关注函,这么惨?

2022-06-21 00:02: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财经6月21日电 (记者 谢艺观)2021年以来,生猪价格一路跌入低谷,把养猪企业的业绩也拖向“低谷”。最近,有养猪企业甚至玩起了“跨界”,不过很快就收到了关注函。

  养猪企业跨界“新能源”,“钱从哪来”?

  6月17日,正邦科技发布公告称,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签署《“碳中和”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合作协议书》,对方对公司的土地、能源进行统一规划,加快布局光伏、风电、综合智慧能源等产业,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建设生态光伏、风电、分布式及集中式综合智慧能源约1000万千瓦,预计投资总额达到400亿元左右。

  或源于该利好消息影响,6月20日开盘,正邦科技一字涨停,报6.95元/股。

正邦科技股价走势图。

  正当股民沉浸在喜悦中时,20日,正邦科技披露了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关注函显示,深交所要求正邦科技详细说明公司在本次合作中需承担的义务,预计投入的资产规模或投资金额(如需),以及本次合作对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

  同时,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当前的生产经营状况、流动性情况及本次合作所需的资金来源(如适用)等,说明公司是否存在资金状况等条件不足以支持相关项目开发等风险。

  若翻看正邦科技近来的业绩,会发现深交所的担心不无道理。

  财报显示,正邦科技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达188.19亿元,2022年一季度再亏损24.33亿元。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负债率为97.03%。此前还一度传出“申请破产”消息,后被公司辟谣。

  8日,正邦科技还曾发公告称,受猪周期影响,公司及子公司江西正邦养殖有限公司等近期因流动资金紧张出现部分商票逾期未兑付的情形,截至公告披露日,逾期未兑付余额合计54200.5万元。

  因此,此次“跨界”也被网友质疑,“养猪都没钱了,哪里来的钱投入光伏?”

  养猪龙头牧原股份陷“虚增利润”风波

  陷入巨额亏损的正邦科技忙着跨界“自救”,业界龙头牧原股份则陷入“财务造假”的质疑中。

  近日,有媒体发文,由于在2021年财报中少计提39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牧原股份疑似虚增利润。

  该媒体认为,“保育猪”转成“育肥猪”时,牧原股份的成本约为600元/头,此时平均重量约为29公斤。利用行业公式和得到的数据,就可以算出这些猪的真正成本为1777.6元/头。比年审机构披露的饲养成本1559.53元,高出了218元。那么每头育肥猪就应该计提218元,总计提数额约为39亿元。

资料图。 长春海关供图

  对于上述质疑,牧原股份证券部人士回应媒体,“上述文章中以育肥猪预测售价,除以市场销售价格,得到模拟均重(118.7kg),再乘以作者模拟的养殖成本,从而得出公司成本数值。但这种倒推出栏均重来论证减值测试的方式,跟真正减值测试逻辑并不相符。”

  上述牧原股份人士还称,文章所使用的公式中,其中三个参数:重量增长、饲料价格、(1+饲料与折旧之外的其他成本/饲料成本+折旧成本/饲料成本),与公司实际情况不符。

  对于上述媒体报道,5月18日,深交所向牧原股份发出的2021年年报问询函,要求牧原股份说明公司本期未对相关存货计提跌价准备的原因及合理性。同时,请年审会计师就上述问题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在回复中,牧原股份表示,公司报告期末未对相关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是合理的。年审会计师也认为,公司报告期末存货余额真实;公司报告期末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猪价上行,养猪企业困境有望改善

  所谓“人穷是非多”,之前生猪价格持续处于低谷,行业陷入“卖一头亏一头”的局面,猪企们都背着“一屁股债”。

  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曾坦言,包括牧原在内的养猪行业能够快速发展靠的就是政策扶持,拿了大量的银行贷款建起现代化猪舍,养猪企业大多数时候都会现金流紧张,在每轮猪周期底部的时候更几乎是“命悬一线”。

  不过随着近月猪肉价格持续上升,养猪企业的困境正在改善。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自3月下旬以来,生猪平均收购价格和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环比连续11周上涨。最新一周(6月6日—6月12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6.51元/公斤,环比再上涨0.1%。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21.69元/公斤,环比持平。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多家上市养猪企业发布的5月销售数据也显示,生猪销售价格有所上升,生猪销量及当月收入也出现增长。

  伴随猪价上行,养殖盈利也逐渐恢复。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联合卓创资讯发布数据显示,6月第2周,全国猪料比价为4.52,环比持平。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131.77元。

  “对于养殖企业而言,三季度或是盈利温和恢复的时段,但与此同时断断续续的二次育肥出栏及天气等不确定因素或为生猪价格上涨带来一定制约作用,猪价或难大幅上涨。”卓创资讯指出。(完)

  • 相关阅读
  • 互联网电视存在数据安全问题

      本报讯(记者 赵语涵)近日,中国信通院联合电信终端产业协会发布《OTT终端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研究报告(2022年)》。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电视用户数10.83亿户,并有80%的电视系统存在用户数据被非法采集共享的...

    时间:06-21
  • 上市公司跨界光伏产业 出手阔绰动辄上百亿元

      光伏产业曾在2008年前后经历过一段高峰期,但好景不长,资本大量涌入后随之而来的是产能过剩,导致大多数企业停工停产甚至倒闭。业内人士呼吁,此轮光伏产业高景气度下,上市公司跨界要“摘桃子”,更要“种好树...

    时间:06-21
  • 农业农村部:加快提升粮食烘干能力 助力实现粮食减损增效

      中新财经6月21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21日消息,农业农村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921号建议的答复中指出,下一步,将指导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和补贴政策实施有关规定,充分发挥好政策引...

    时间:06-21
  • 能源产品进口“量减价扬”!用电高峰将至,该如何应对

      受全球能源市场动荡影响,今年以来,我国能源产品进口呈现“量减价扬”。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今年前5月,国内进口煤及褐煤累计9595.5万吨,同比下降13.6%,累计总金额达到97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7.5%;原...

    时间:06-21
  • 平台经济领域迎重要进展!反垄断法修正草案将二审,重点解读

      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反垄断法正在加快修订。  继2021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反垄断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后,在即将于6月21日至24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反垄断法...

    时间:06-21
  • 全球5G用户年内突破十亿大关

      科技日报巴黎6月19日电(记者李宏策) 技术分析公司CCS Insight在其最新的全球市场预测报告中称,5G移动技术在2022年将突破10亿用户大关。在全球宏观经济前景趋缓的背景下,5G智能手机和5G网络的普及的正加速发展。...

    时间:06-21
  • 恒大或7月底公布重组计划,股票复牌需闯四大关

      停牌3个月的恒大系3只股票,何时复牌?来看最新消息。  自恒大系3月21日停牌已经过去3个月,恒大与此前约定的公布重组计划日期也越来越近。  6月20日晚间,中国恒大、恒大物业和恒大汽车三者齐发复牌相关公告...

    时间:06-21
  • 探访全球最大影视基地横店!

      摘要:  在此次采访中,从采访对象口中听到最多的就是“等”,大家都在苦苦坚守,期待更多的剧组开工,等待更多游客到来,准备迎接一个车水马龙、人流如潮的横店。  从义乌机场出来后,人流量稀稀落落,不需...

    时间:06-21
  • 套现7亿港元 腾讯“清仓式”减持新东方在线

      证券时报记者 余胜良  趁着股价大涨,腾讯控股(00700.HK)毫不犹豫抛售新东方在线(01797.HK)。6月20日,港交所披露文件显示,腾讯控股于6月15日至6月16日,出售了新东方在线7460万股。本轮减持后,腾讯控股对新...

    时间:06-21
  • 新东方在线股价暴涨暴跌

      中新财经6月21日 (谢艺观)6月21日,港股新东方在线开盘大跌,后强势翻红,截至发稿时,股价涨逾5%;港股新东方-S盘初亦翻红,截至发稿时,股价涨逾2%。  自6月10日起,新东方在线一度进入暴涨模式,6月10日至1...

    时间:06-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