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三部门部署推进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贴“直补快办”

2022-06-29 22:13:20

来源:新华社

  三部门部署推进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贴“直补快办”

  为加大就业政策实施力度,推动政策速享尽享,人社部、教育部、财政部6月29日发布通知,部署实施企业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直补快办”行动。

  通知要求各地坚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注重数据比对、部门协同,精准锁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及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用人单位,加快构建政策找人、“无感智办”、“直补快办”的落实机制,扩大政策落实率。

  通知明确,各地要加快建立省级一体化的就业补贴政策申领经办系统,推动政策实现网上申领,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补贴申领、资格核对、办理进度查询、资金发放等服务。

  推行“直补快办”模式。改变以往企业上门申请、部门层层审批的工作模式,按月提取企业上月新增参保人员信息,做好与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库、毕业生信息等比对,主动筛选确定符合补贴条件的单位和人员,主动推送政策。

  优化审核经办流程。加密审核频次,不得简单以季度、年度为频次集中受理审核。进一步优化经办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确保主动申请或筛查确定的单位,尽快能享受相关补贴政策。

  防范资金管理风险。细化操作办法,加大风险排查,健全内控体系,杜绝冒领、骗取、套取等现象,严防内外勾结、违规操作、失职渎职等行为。(记者姜琳)

  • 相关阅读
  • 美国科技行业公司5月裁员数大幅增长,他们怎么了?

      【睿看美国】美国科技行业公司5月裁员数大幅增长,他们怎么了?  中新网6月30日电 (记者 谢艺观)裁员!裁员!裁员!近期裁员如同一场风暴席卷了全球多个地区,包括特斯拉、奈飞在内的多家企业开启人员缩减模式...

    时间:06-30
  • 全国新设市场主体超1151万户 其中个体工商户805.7万户

      本报记者 刘 琪  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所在、韧性所在,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关键力量。  “今年以来,尽管各类市场主体遇到一些新情况、新困难,但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主体的发展韧性...

    时间:06-30
  • 强监管持续 6月份以来超百家上市公司因信披违法违规被罚

      本报记者 吴奕萱  见习记者 邬霁霞  今年以来,监管层继续对上市公司信披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强监管。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6月29日凌晨,月内已有174家A股公司因违规受罚,其中涉及信披违法违规的上市...

    时间:06-30
  • 央行逆回购加量呵护半年末流动性

    本报记者 刘 琪  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公告,为维护半年末流动性平稳,当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鉴于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央行逆回购口径实现净投放900亿元。 ...

    时间:06-30
  • 中信证券放弃华夏基金10%股权优先购买权 公募基金股权不“香”了?

      本报记者 周尚伃  今年以来,部分券商持续增持公募基金公司股权,以打造特色资管业务体系。然而也有一些券商放弃优先购买权或终止增持股权。那么,公募基金股权究竟“香不香”?  6月28日晚间,中信证券发布...

    时间:06-30
  • 上海恢复堂食首日:多家餐饮品牌消费恢复七成

      本报记者 施 露 郑馨悦  6月29日,上海餐饮业恢复堂食。  《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上海浦东新区国金中心、正大广场、浦西万达广场等热门商圈购物中心发现,大部分商场里的餐饮企业已经恢复堂食。  “正大广场...

    时间:06-30
  • 粤港澳大湾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首个重大设备安装完成

      中新网惠州6月30日电 (记者 郑小红)29日17时,粤港澳大湾区首台“华龙一号”机组,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1号机组环吊安装顺利通过各项载荷试验验收,标志着太平岭核电首个重大设备安装工作完成,提前1天实现项...

    时间:06-30
  • 中国新疆—哈萨克斯坦企业家云对接会首场活动举办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30日电(潘琦 李子良)29日,中国新疆—哈萨克斯坦企业家云对接会首场活动举行。活动汇聚中哈两国120余家企业在线一对一商洽,5家企业参与推介。中国新疆两家企业分别与哈国两家企业就自哈国进口...

    时间:06-30
  • 田宁:数字丝绸之路联通金砖国家

      中新网福州6月30日电 (记者 林春茵)多位专家在29日于福州举行的金砖国家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建设数字丝绸之路为金砖国家的数字贸易、数字文化出海相关企业提供新的市场机遇和前景。  盘石董事局主席、盘...

    时间:06-30
  • 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不断破局 全产业链迎来最好发展时机

      本报记者 李春莲 李乔宇 刘 欢  中医药产业正迎来最好发展时机。  作为我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不断被证实,“中医粉”越来越多,行业大放异彩。但与此同时,中医药产业发展进程中...

    时间:06-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