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完成无砟轨道施工

2022-07-04 19:38: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泉州7月4日电 (周欣 胡晓虎 殷同)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新建福厦铁路泉州湾跨海大桥4日完成无砟轨道施工,为后续铺轨贯通和通车运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建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简称“福厦高铁”)位于福建省沿海地区,北起福州市,南至厦门市和漳州市,正线全长277.4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预计2023年开通运营。

新建福厦铁路泉州湾跨海大桥(左)和已建成的泉州湾跨海高速公路桥。 中交二航局供图

  当天完成无砟轨道施工的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泉州湾跨海大桥,位于泉州市境内,全长20公里,其中海域施工长度9公里,是国内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

  中交二航局新建福厦铁路6标项目常务副经理刘福星介绍,泉州湾跨海大桥无砟轨道总长52.4公里,施工面临材料运输难、交叉施工作业面多、技术标准高、工期压力大等诸多困难。施工中,中交二航局施工团队坚持党员带班,高效协调各类生产要素,定期召开进度分析会,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技术骨干加强作业指导、现场盯控和服务工作,加快工序衔接。

  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是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平稳的关键所在,项目采用的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作为长大混凝土结构物,要求一次成型,有精度高、作业衔接性强等特点。

  为确保海上大跨多联特殊结构桥梁无砟轨道施工精度,项目团队针对海上复杂环境特征,研发并成功应用了跨海多联大跨径桥梁CPIII快速组网方法、用于强风区无砟轨道精调的防风方法、跨海高铁斜拉桥双块式无砟轨道线形控制施工方法。

跨海双桥并立成为泉州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中交二航局供图

  “我们通过原材料和工序的控制,确保了混凝土强度和表面裂缝的防治工作。同时项目团队严格控制施工精度和结构尺寸,引进先进工装,采用自动轨枕分枕平台、自动轨排铺装机及轨排精调机械等智能无砟轨道施工设备,大大提高了无砟轨道施工的精度和质量。”中交二航局福厦铁路项目总工翁方文如是说。

  泉州湾跨海大桥无砟轨道的施工完成,意味着福厦高铁向2023年通车目标又迈进一步。福厦高铁通车后,福州、厦门两地将实现“一小时生活圈”。此外,作为京福高铁的重要延伸,福厦高铁建成后将使福建6个设区市实现“高铁进京”,将有效解决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铁路“瓶颈”制约问题,促进福建快速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完)

  • 相关阅读
  • ETF首批产品87只 纳入互联互通带来什么利好?

      ETF首批产品87只,7月4日开始交易——   纳入互联互通带来什么利好  本报记者 马春阳  备受关注的互联互通下的ETF交易于7月4日正式“起航”。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ETF纳入互联互通,将进一步扩大互联互通...

    时间:07-05
  • 银行不良贷款稳中有降,资产管理公司发挥功能优势

      银行不良贷款稳中有降,资产管理公司发挥功能优势——   不良资产处置稳步推进  本报记者 陆 敏  不良资产处置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经济转型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近日举行的中宣部新闻发布会上,中...

    时间:07-05
  • 多重利好提振汽车消费

      继新车购置税减半、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之后,6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从二手车、新能源汽车、平行进口车三个方面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在疫情等因素影响下,我国新车消费在4月份创下近10年来最低...

    时间:07-05
  • 政策精准发力 全产业链支持:搞农业有钱挣、得实惠

      政策精准发力 全产业链支持   搞农业有钱挣、得实惠(经济新方位·稳住市场主体)  本报记者 王 浩 强郁文 胡婧怡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5日 第 02 版)  小麦颗粒归仓,夏种夏管压茬推进,广袤田野一...

    时间:07-05
  • 绿色化、低碳化、节能化趋势明显 推广绿色家电助力消费升级

      绿色化、低碳化、节能化趋势明显——   推广绿色家电 助力消费升级(倾听·绿色生产生活)  本报记者 齐志明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5日 第 07 版)  核心阅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释放...

    时间:07-05
  • 市场观潮:从“网红”变“长红”需要守好品质关

      【市场观潮】从“网红”变“长红”需要守好品质关  本报记者 杨冉冉  《工人日报》(2022年07月05日 07版)  最近几天,两则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相关媒体报道,7月3日,市场监管部门对某牛奶品...

    时间:07-05
  • 多重因素影响下面临变局 服饰企业如何在困境中逆势而上?

      在疫情反复、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服装产业正面临变局   服饰企业如何在困境中逆势而上?  本报记者 李国  《工人日报》(2022年07月05日 07版)  阅读提示  服装服饰是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然而受...

    时间:07-05
  • 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数字化新职业青年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数字职业,为有准备的人敞开怀抱   ——数字化新职业青年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青年就业调研之数字职业】  人才,被数字经济领域视为“第一财富”。依靠人才,数字经济这个以数字技术为...

    时间:07-05
  • 当图书走进直播间:从文化现场开拓文化“线”场

      当图书走进直播间  直播间里,主播董宇辉拿起一本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从苏东坡44岁被贬黄州的经历说起,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又讲了东坡肉,朗读起《定风波》,当天,这本书就卖出2.4万册。  在过去的一...

    时间:07-05
  • 造车新势力年中“交卷” 新车型密集发布再掀新一轮竞争

      本报记者 龚梦泽  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的排名再次生变。截至7月4日,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先后发布了6月份交付数据,上半年成绩单也随之出炉。在已公布销量数据的造车新势力中,销量前5家的6月份交付...

    时间:07-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