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五毛”辣条有了新标准 撑起500亿元大行业

2022-07-07 18:52: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漯河7月7日电 (记者 韩章云)提到辣条,不少人将其与“垃圾食品”挂钩,其“原罪”离不开高盐高油多添加剂,以及对辣条食品卫生安全的担忧。但是辣条真的如此吗?

  7月5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发布会暨产业高质量发展探讨会”上发布了QB/T5729-2022《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新标准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在新标准之下,曾经的“五毛”辣条将会“瘦身”,生产工艺将会持续提高,辣条食品将朝着更健康、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草根”辣条逆袭撑起500亿元市场

  何为调味面制品?新标准认定: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食品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经配料、挤压热化、成形、调味,包装而成的即食型方便食品。俗称辣条。

  近年来,辣条成为网红食品,其实历史并不久远,它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原始创新性的行业。不少“80后”“90后”都有与小伙伴分食一包辣条的童年记忆。而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调味面制品已形成了一个新的方便食品品类,满足了消费者休闲化的消费趋势。

  儿时校门口“五毛”一包的辣条,你一包我一包,早已撑起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谭斌介绍,在我国,调味面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在500亿元左右,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突破600亿元。

  新标准将结束“九龙治水”局面

  随着调味面制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标准以及企业标准,出现标准不统一、名称不统一、归类相互矛盾的局面,不仅影响整个行业的生存发展,也给监管带来困扰。

  基于此,2015年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牵头,国内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历时7年制定完成了上述新标准。

  “新标准着重引领调味面制品向营养健康方向发展。”谭斌在解读中称,已有的调味面制品相关标准多无规定脂肪、盐的技术要求,为响应国家减盐减油减糖“三减”号召,新标准设置了脂肪、盐的限量指标,其中脂肪将比现有标准降低10%,氯化物将比现有标准下降17.7%,以实现减油降盐。

  同时,新标准对调味面制品的感官、理化、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微生物限量、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均有明确规定。

  谭斌认为,新标准的实施填补了调味面制品行业缺失统一权威标准的空缺,必将在规范市场秩序、提升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为我国调味面制品争取国际市场提供支撑。

  辣条,真的不安全?

  食品卫生安全是不少消费者对辣条的另一个担忧,但是辣条真的不卫生、不安全吗?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二级巡视员郝明虹介绍,2021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690万批次,监督抽检总体的不合格率是2.69%。其中调味面制品抽检约4.5万批次,抽检不合格率低于1.3%,“较总局专项整治前大幅度降低,也低于整体食品抽检的不合格率。”

  如今,正规辣条生产厂家早已改进工艺、提升生产技术、打造全自动人工智能生产线、加大研发力度,让辣条生产更安全更卫生。曾经,辣条中添加的防腐剂有6种,现在绝大部分调味面制品企业已按照现行标准实现了产品非油炸、零反式脂肪酸、零防腐剂添加。

  作为国内调味面制品行业的头部企业,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参与制定了新标准,据董事长刘卫平介绍,该企业将自己的生产经验、技术能力应用于新行业标准的制定。

  刘卫平表示,近几年国内消费者的文化自信推动了本土企业实现爆发式增长,在此背景下,调味面制品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近5年来国内调味面制品复合增长率在9.4%,在休闲食品中排行第二位。

  “我们希望行业发展不仅求速,更要求稳求质。”刘卫平说,眼下当务之急是扭转消费者对调味面制品行业门槛较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负面认知,而新标准的制定实施对调味面制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辣条该怎么吃才健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孙宝国认为,消费者首先应理性看待油、盐、糖,不应将其妖魔化,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同时对于任何食物都应食之适量。(完)

  • 相关阅读
  • 延期回复问询函 可别“习惯成自然”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上市公司回复交易所问询函有欠积极主动,不仅回复问询的时间跨度长,延期次数还不少,让不少投资者跟着着急上火。上市公司一次次缄默不语,显然有违真实、准确、完整、及...

    时间:07-08
  • 汽车消费再获政策支持 新能源汽车推广进一步深化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支持汽车消费又出新政。近日,商务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搞活汽车流通 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进一步促进汽车市场潜力释放。  《若干措施》从三个方面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

    时间:07-08
  • 一揽子政策助力经济回稳 中期政策衔接需及早谋划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贺觉渊  “今年1~5月,公司月平均销售汽车80辆左右。6月销售车辆140余辆,增长率达75%。”四川成都一家汽车销售公司销售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受车辆购置税减半征收优惠政策支持,6月...

    时间:07-08
  • 支持实体经济复苏 上海证券期货基金业精准输送金融“活水”

      乔翔  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加快恢复发展的通知》,提出23条政策举措,强调要发挥行业机构作用,助力抗疫和复工复产。据了解,自今年3月以来,上海证券...

    时间:07-08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破千万 补能赛道迎发展新机遇

      金一丹  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充、换电等补能需求快速提升。蔚来、特斯拉、小鹏汽车等车企正加速建设充、换电网络;同时,大力推进超级充电桩、高压快充新平台等技术研发设计,提高补能效率,进一步提升新能源...

    时间:07-08
  • 获取绝对收益难度高 “公转私”基金经理业绩表现迥异

      王辉  今年以来A股市场宽幅波动,“公转私”基金经理年内业绩表现迥异。有“公转私”基金经理坦承,相对在公募时跑赢业绩基准的目标,在今年这种板块起伏较大、指数宽幅震荡的行情中,私募要在平抑净值波动的同...

    时间:07-08
  • 下半年投资路径浮现 公私募看好成长股机会

      张舒琳 杨皖玉  近期,汇丰晋信基金、清和泉资本等多家知名公私募机构召开中期策略会,对下半年投资“排兵布阵”。知名基金经理陆彬、百亿级私募管理人刘青山均表示,看好中国市场三季度表现。  陆彬认为,三...

    时间:07-08
  • 6月基金发行份额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 基金发行转暖

      李岚君  基金发行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冷清后,近期明显回暖。  通联数据统计,按基金成立日计算,6月新发基金数量达到139只,月度合计基金发行份额达2358.10亿份,相比5月的91只、917.96亿份分别增长52.75%...

    时间:07-08
  • 恒大“公证”购车模式有助销量吗?公证处:如退款需要找公司

      中新经纬 牛朝阁  恒大汽车旗下首款量产车型恒驰5已于7月6日开启预售。  值得注意的是,据恒驰汽车APP,恒驰汽车的所有购车款均支付至天津津滨公证处专户监管,且顾客交车时才付全款,提车后15天内可退车并退...

    时间:07-08
  • 十余城“一人买房可全家帮”,有一线城市也跃跃欲试

      中新网7月8日电 题:十余城“一人买房可全家帮”,有一线城市也跃跃欲试  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  楼市政策,开始流行“集齐六张公积金卡买房”。  进入七月,楼市仍处在不断推出宽松政策的节奏中。近日,又...

    时间:07-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