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撬动更多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领域

2022-07-19 06:03:12

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在碳减排支持工具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专题方面,《报告》提到,截至2022年3月,人民银行向有关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1385.6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在2021年7月至12月发放符合要求的碳减排贷款2309.2亿元,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支持了1969家(次)企业的项目建设。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我国大力推进绿色发展。金融机构也以碳减排支持工具为抓手,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的方式加速落地相关项目,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专家表示,随着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广使用,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后,将有效提升金融系统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有助于金融机构开展碳核算,稳步推进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强化相关信息披露质量。

  商业银行如何积极融入“双碳”战略,落实好碳减排支持工具,进而在碳减排重点领域发挥作用?经济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支持重点领域

  人民银行去年印发的《关于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碳减排支持工具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支持21家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基础上,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领域内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贷款。

  碳减排重点领域贷款如何实现增量、扩面、降价?兴业研究首席绿色金融分析师钱立华认为,碳减排支持工具本质属于绿色再贷款的一种,精准支持碳减排三大重点领域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中的项目,该支持工具的规模并未明确,只是提出按照碳减排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即设定了0.6的杠杆率,且不设上限,预计碳减排支持工具将成为支持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重要货币政策工具。

  “从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效果看,相较于传统的基础货币投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规避了总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下可能产生的商业银行‘惜贷’现象,不仅提升了银行放贷的能力,同时以‘先贷后借’的激励相容机制提升了银行对碳减排领域的放贷意愿,凸显了精准直达的优势。”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认为,在贷款利率方面,碳减排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LPR大致持平,起到定向降低减碳企业贷款利率的作用;而对于金融机构,碳减排支持工具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属于目前最低的再贷款利率,也可降低金融机构绿色贷款的资金成本。

  为促进绿色转型,人民银行于2018年将优质绿色债券和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并在去年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个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发放1827亿元,支持银行发放碳减排领域贷款3045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超过6000万吨。

  邮储银行有关业务负责人表示,碳减排贷款将专项用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根据人民银行相关规定,银行将定期披露碳减排贷款相关信息,持续发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积极作用。今年一季度,邮储银行在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帮助下,合计向101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超59亿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11%,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1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碳减排支持工具是“做加法”。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用增量资金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能源总体供给能力,金融机构应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融资支持,助力国家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

  加快产品创新

  碳减排支持工具创设以来,金融机构积极优化内部机制流程,创新产品服务,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见效。为优化信贷服务,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专项产品服务。专家表示,专项产品服务是商业银行落实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动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重要环节。

  兴业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为带动更多企业实现碳减排,兴业银行今年以来加快碳减排挂钩贷款复制推广,全行落地多笔碳减排、“碳足迹”挂钩贷款,将贷款利率与发电量、用电量、“碳足迹”等项目要素挂钩,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人民银行口径清洁能源产业绿色贷款余额达1114亿元,较年初增长45.84%。风电光伏贷款余额576亿元,较年初增长96.5%。“下一步,兴业银行将充分利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红利,加大对碳减排信贷产品服务力度,引导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上述负责人表示。

  为拓展绿色投融资发展空间,农业银行持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构建了涵盖绿色信贷、绿色消费、碳金融等在内的多层次、立体化业务体系。《报告》提到,农业银行针对碳减排企业推出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生态修复贷等创新业务品种。截至2021年年末,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余额1.9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6%,绿色债券投资余额88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0%,年内承销绿色债券27期,募集资金440亿元,为绿色转型注入金融活水。

  近年来,金融机构加快建立健全绿色金融重大项目库、创新系列绿色金融产品,加大对整个绿色低碳领域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贷款、绿色债券规模快速增长。《报告》显示,2021年年末,全国绿色贷款余额为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0%,增速比上年提高12.7个百分点,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1.7个百分点。碳中和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等服务碳减排领域的专项产品不断丰富。截至2021年年末,全国绿色债券余额达到1.1万亿元,同比增长27.9%。

  王遥表示,去年我国绿色贷款增长突出,其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位,展现了我国金融市场长期投资理念与绿色投研能力的提高,这也将有效发挥政策示范效应,引导更多资金流入低碳减排投资,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资金保障。

  强化政策协同

  在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带动下,金融机构对碳减排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对促进各地区单位GDP能耗稳步下降起到重要作用。《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别下降2.7%、5.6%,清洁能源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比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以减少碳排放量为主要衡量标准,以金融机构自主决策为前提,对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不同类型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将有效提高碳减排贷款发放的公平性,特别是能够为中小型低碳企业融资提供便利。王遥表示,这样既有利于管理资金流向、降低信贷风险,也能避免对传统高排放行业的盲目抽贷断贷,保障了能源的总体供给能力,更好发挥了金融对绿色低碳的支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在助力绿色发展中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报告》显示,碳减排支持工具配套政策有待完善。比如,专业性较强的碳核算、环境信息披露等工作增加了金融机构的人力、管理、系统开发、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成本,目前针对碳减排贷款的财政贴息、奖励等配套政策措施不足,政策协同支持力度有待提高。为丰富配套激励措施,此次《报告》建议,推动财政部门通过贴息、税收减免等措施,对积极投放碳减排贷款的金融机构予以激励,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金融管理部门加强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宣传、解读和典型案例推广,丰富绿色金融配套激励,提高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发展的积极性。

  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金融的发展步伐。人民银行去年发布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对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形式、频次以及应披露的定性和定量信息等提出明确要求。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碳减排支持工具要求金融机构按季度公开披露其发放的碳减排贷款金额、利率、支持项目数,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人民银行将会同其他部门和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披露信息进行核实,公众知悉并对此进行监督也十分重要。

  王遥建议,政府部门间需要加强现有机制的联动与协同。虽然碳减排支持工具的相关规定已经明确金融机构需要提供项目的碳减排数据,但相关的碳减排数据测算依旧缺少清晰的技术标准。鉴于生态环境部已对碳减排数据测算形成了众多方法学,建议部门间做好碳减排测算方法的协同,保障我国碳减排基础数据的可比性。此外,为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效率,建议健全部际信息通报机制,各部门积极共享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相关的项目、排放、融资、监督执法等信息,以为政府的战略研究、决策制定提供基础支持,强化政策协同,发挥“几家抬”合力作用。

  另外,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领域主要是三大重点领域,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大量中小银行还不是此工具的发放对象。专家还建议,进一步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覆盖面,向符合相关要求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向更广范围内碳减排领域重点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更有力促进低碳转型。

  王宝会

  • 相关阅读
  • 黄山国企领导古装代言旅游,为哪般?

      中新网合肥7月19日电 (刘浩)近日,安徽省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章德辉身着长袍、画着古妆、长发飘飘,站在迎客松前,为黄山代言招揽游客的短视频在安徽媒体圈“蹿红”。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

    时间:07-19
  • 广州破产法庭成立以来共清理债务947.24亿元

      中新网广州7月19日电 (方伟彬 郑育婷 年亚)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发挥破产审判职能作用,助力中小微企业救治和退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

    时间:07-19
  • 浙江山区县探索“共富菜园” 乡贤畅通销售渠道促农增收

      中新网绍兴7月19日电(项菁 郑倩倩 潘凯毅)连日来,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儒岙镇的“共富菜园”进入了丰收时节,一天能摘下3000多斤蒲瓜、2000多斤茄子和600多斤线椒。  “现在还是采摘初期,产量不算高。等进...

    时间:07-19
  • 贵州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 75个竞赛项目同步进行

      中新网贵阳7月19日电 (石小杰 简贤楠)19日,贵州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大赛以“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为主题,设置项目涵盖生产制造、信息通信、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生活服务等类别75个赛项...

    时间:07-19
  • 全球粮食危机下14亿人口大国如何端稳饭碗?

      (年中经济观察)全球粮食危机下14亿人口大国如何端稳饭碗?  中新社北京7月19日电 题:全球粮食危机下14亿人口大国如何端稳饭碗?  中新社记者 陈溯  当下,全球正经历着严峻的粮食安全挑战。作为拥有14亿人...

    时间:07-19
  • 海关总署:上半年RCEP项下中国出口享受关税减让7.1亿元

      中新社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海关总署1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出口企业申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原产地证书和开具原产地声明26.6万份、货值979亿元(人民币,下同),可享受进...

    时间:07-19
  • 中国数字经济已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二

      中新社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负责人王鹏19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数字经济已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王鹏介绍,中国数字产业...

    时间:07-19
  • 银保监会就《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中新网7月19日电 据银保监会网站消息,为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保险销售行为,统一保险销售行为监管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

    时间:07-19
  • 冲击互联网家装第一股又止步?土巴兔联合创始人回应

      中新网7月19日电 7月18日,深交所网站披露了《关于终止对土巴兔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的决定》。几天前,土巴兔的保荐人中金证券向深交所提交了撤回土巴兔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  面对IPO再次止步...

    时间:07-19
  • 天津北辰爆燃事故为恶意报复炸楼?天津辟谣:假的!

      中新网7月19日电 据“天津辟谣”公众号消息,7月19日7时15分许,天津市北辰区天穆镇欢颜里一老旧小区发生燃气爆燃。接举报,有网民在微博发布信息称,该事故起因为“有人恶意报复炸的楼”,此信息为恶劣谣言。 ...

    时间:07-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