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V观财报|AI企业思必驰冲刺科创板:主业尚未盈利,三年亏超7亿

2022-07-19 20:52:01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7月19日电 又一AI企业按下IPO按钮。上交所显示,7月15日,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必驰)向科创板递交IPO申请已获受理,中信证券为保荐机构,拟募集资金10.33亿元。

  主营业务尚未盈利

  公司网站介绍,思必驰2007年创立于英国剑桥,2008年回国“落户”苏州,是国内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公司。2020年,思必驰完成pre-IPO轮融资;2021年3月,思必驰完成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为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书介绍,思必驰是一家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型企业,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对话式人机交互平台和人工智能语音芯片,围绕“云+芯”进行布局,提供软硬件结合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服务,实现普适的智能人机信息交互。

  思必驰招股书开篇便提示五大风险:公司是一家尚未盈利的人工智能企业;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公司核心技术未来应用落地及商业化的不确定性风险;技术迭代风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值的风险。

  尚未盈利方面,招股书提到五点:未来一定期间无法盈利或无法进行利润分配的风险;收入无法按计划增长的风险;研发成果未达预期的风险;公司在资金状况、业务拓展、人才引进、团队稳定、研发投入等方面可能受到限制或存在负面影响的风险;公司上市后有可能一段时间内无法实现盈利而触发退市条件的风险。

  招股书截图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思必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15亿元、2.37亿元和3.0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亿元、-1.80亿元和-2.98亿元,尚未实现盈利。三年期间,公司净亏损7.29亿元。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104.69%

  对于亏损原因,思必驰表示,公司持续增大对技术研发及市场拓展的投入,导致存在较大的累计未弥补亏损。若公司未来一定期间面临市场激烈竞争出现主要产品价格下降、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且研发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人工智能行业政策出现不利影响、下游行业需求显著放缓等不利情况,可能导致公司短期将无法盈利。

  思必驰也坦言,在人工智能语音语言技术产品从研发投入到产业化落地的过程中,模型设计、数据准备、模型训练、准确度验证、业务流程监控以及适配开发等环节都有着巨大的挑战。具体到智能语音语言行业,相较于人工智能行业其他细分领域,由于其定制化程度更高,规模化速度相对较低,其商业化落地速度较慢,跨越“鸿沟”的难度相对更大。

  招股书截图

  研发投入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思必驰研发投入分别为19885.42万元、20419.52万元、28669.50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73.35%、86.26%、93.25%。研发人员数量上,2019年至2021年,思必驰研发人员分别为635人、601人、720人,分别占员工总人数80.48%、75.98%、73.40%。

  思必驰提到,最近三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68974.44万元,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4.69%。

  股权多次变动

  根据招股书,思必驰分别在2020年4月、2020年6月、2020年10月,进行股权变动。其中,阿里巴巴、联想之星、启迪创新等多次减持。2020年3月,联想之星、启迪创新和阿里巴巴则抛售了思必驰部分股权;同年10月,阿里巴巴、联想之星再度减持思必驰股份。

  同时,思必驰于2020年4月、2020年8月、2021年5月,增加注册资本。2020年4月,同意将注册资本由2370.6800万元增至2550.0991万元。2020年8月24日,思必驰同意注册资本增加至2682.0274万元。2021年5月24日,思必驰审议通过以公司31000.00万元的资本公积,根据公司股东股权比例同比例转增为公司股本,公司股本由人民币5000.00万元增加至36000.00万元。

  招股书截图

  招股书显示,IPO后,达孜积慧持股为12.7647%,阿里网络持股为11.8974%,为公司最大的机构股东,思必驰创始人、董事长、CEO高始兴持股为10.3754%,思必驰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俞凯持股为7.1628%,启迪创新持股为5.1735%,苏州联想之星持股为4.6933%,林远东持股为2.7916%。(中新经纬APP)

  • 相关阅读
  • 中国持有美债首次跌破万亿美元,多元化配置趋势持续

      作者:周艾琳  近半年来,中国持续减持美国国债。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TIC)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5月的过去6个月,中国抛售了超过1000亿美元美债,这是自2010年6月以来,中国持有美债首次跌破1万亿...

    时间:07-20
  • 6月量价齐升 快递业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金一丹  多家快递公司近日发布经营简报显示,6月快递行业整体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单票收入持续回升。机构指出,6月行业需求持续恢复,单票快递价格超预期。疫情扰动下,快递行业至暗时刻已过,后续需求有望...

    时间:07-20
  • 今年以来153家上市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计划

      董添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17时,A股今年以来共有153家上市公司对外发布员工持股计划,相比上年同期的129家,增长18.6%。从股份来源看,多数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来源为股份回购。针对员工持股计划的目的...

    时间:07-20
  • 商业银行发债多点开花 今年规模已超万亿元

      连润  商业银行发债的步伐正在加快。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今年商业银行发债总额已超过13000亿元,发债类型和发债主体均呈现多样化特征。  业内人士分析,商业银行加快发债筹资,以增强资本实力或充实可用...

    时间:07-20
  • 逆回购投放打破惯性 货币政策暂不会“松油门”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从30亿到120亿,再到70亿,7月以来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进行逆回购操作时打破了去年以来的“惯性”,以往非季末、月末时点的日常投放规模基本为100亿元,但现在单日投放规模更为灵活。  ...

    时间:07-20
  • A股上市房企42家半年报业绩预亏,盈利预增公司仅12家

      作者:张慧敏  在房地产销售和融资两端均未有明显好转的上半年,房企的业绩也难言乐观,第一财经对wind数据房地产指数内的125家房企进行了统计,截至7月19日,共77家房企公布了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  77家已...

    时间:07-20
  • 多家快递企业6月成绩单亮眼,申通市场份额提升较快

      【环球网综合讯】7月19日消息,4家快递企业发布6月经营数据,顺丰控股、圆通速递、申通快递和韵达股份均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公司6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均实现同比大幅提升。韵达控股公告,快递服务...

    时间:07-20
  • 成本持续上涨 一线养猪户不敢轻易上量

      证券时报记者 唐强  猪价在第二季度以来逐步企稳回升,让猪企、投资者、养殖户等产业链各相关方普遍看到了希望。  近期,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实地走访生猪养殖户、饲料厂家及经销商等一线群体,并针对猪价走...

    时间:07-20
  • 23家中概股已“二次上市”,中企境外上市活动亦回温

      作者:周艾琳  近期,企业在上市活动方面,呈现出较为良性的双向趋势。目前已有23家中概股在香港“二次上市”应对潜在的退市不确定性;此外,二季度以来,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的活动逐渐正常化。  7月13日,诺...

    时间:07-20
  • 亏损也疯狂 七连板恒大高新收关注函

      证券时报记者 吴志  7月19日晚间,恒大高新(002591)公告收到深交所关注函。7月7日至19日,恒大高新股票价格涨幅101%,期间两次触及股价异常波动标准。关注函要求公司详细分析近期股价涨幅较大,且明显偏离大盘...

    时间:07-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