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落地江西两年 稀土领域科研成果频出

2022-07-26 17:41: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昌7月26日电 (李韵涵 徐梦文)再生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铁氧体永磁材料万吨级生产线建成、含磷羧酸萃取分离钇工艺......自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简称赣江创新院)2020年落地江西以来,稀土领域科研成果频出。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院长齐涛26日在南昌召开的“江西这十年”科技创新专题发布会上透露上述消息。

  齐涛说,江西省是中国中重稀土资源储量最多的省份,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稀土矿产开采和生产的重要基地、稀土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齐涛表示,自2020年1月启动筹建两年来,赣江创新院按照“边建设、边招人、边科研、边产出”的原则,有序、高效、稳步推进建设工作,目前已经投用7.35万㎡基础设施,在建18.80万㎡。在重大任务及平台方面,到款总经费25.2亿元,在研44项,科研经费8.13亿元,包括中国科技部稀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

  此外,一批稀土领域科研成果在赣江创新院涌现。齐涛介绍说,2022年6月28日,稀土重点实验室获得中科院正式批复;2022年1月1日,“再生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与开发”3000吨生产线在江西赣州试生产成功;2022年5月12日,铁氧体永磁材料万吨级生产线在赣江虔东磁业有限公司完成建设并一次性开车成功;含磷羧酸萃取分离钇工艺属国内外首创(已通过外部专家科技成果评价),实现了从跟踪为主向并跑和领跑的突破性转变,拟建设4000吨/年生产线等。

  齐涛称,江西将深化赣江创新院与中国稀土集团“一体化、协同式”发展模式,以共同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为牵引,加强江西省稀土高层次人才的引育,解决江西省稀土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的问题,通过产研协同创新,把江西省的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战略优势。(完)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