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京玉共建千亩苗林 为三江源披绿衣

2022-07-29 17:45: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青海玉树7月29日电 题:京玉共建千亩苗林为三江源披绿衣

  作者 胡贵龙 祁绣娟 何力

  晴空万里,微风佛面,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高原千亩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翠绿,十余个苗木品种苍翠挺拔。

  而这里曾是一片砂石地。

  砂石地上复绿

  基地所在的玉树州德卓滩,原是玉树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产业园区。为加快推进林木良种繁育产业化进程,玉树州委、州政府将原灾后重建规划的德卓滩产业园区调整为千亩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建设用地,于2015年3月27日动工,建设总面积1200亩。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头的玉树州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不同于其他地方,这里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高,温差大,含氧量低,气候严酷,且存在育苗土壤贫瘠、土层薄的现象,急需通过客土回填和置换的措施增加育苗土壤。

  建林木繁育实验基地是为把外面的树引进来,在基地培育成功后,再移植到其他地方,在高原造林的难度和成本可想而知,但如何让种下的苗木存活?首先要改善土壤。

图为玉树州藏柳培育及生态教育基地。 桑筱鹏 摄

  “比如在这片林地,每一颗树的树根都要人工培一圈土,土要跟营养土混拌,这样能保护它的根系,提高存活率。”玉树州林业和草原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扎巴江才说,到目前,这片林木基地换土达92850立方米。

  经过换土、施肥、假植等工程后,曾是荒芜的德卓滩变得绿意浓浓。目前,实验基地已河北杨、青杨雄株、小青杨、青海云杉等各类苗木71万株,培育藏柳、密植丁香、榆叶梅、珍珠梅等密植花灌木36007墩。

  “基地的建成,带来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扎巴江才说,对促进玉树林业产业调整形成规模发展,今后城镇造林绿化建设提供优质适宜树种苗木需求,降低苗木成本,提高苗木成活率,为建设绿色玉树家园、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支撑林业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土苗木培育造福一方人

  受地理条件及气候影响,玉树园林、林业用苗主要以外地调用,运输距离远、苗木成本高且不易存活,每年造林绿化季节需要大量苗木,但本土育苗不足,不能很好的满足生态建设需要。

  但如何破除人才、资金和技术壁垒,是本土苗木培育路上须扫除的障碍。

  “北京援青团队的到来,为我们解决了一部分资金和技术问题,每年都会有北京的林业专家专程到玉树开展现场技术指导。”玉树州林业和草原综合服务中心种植工程师朱晓龙说。

图为砂石地上植绿。 胡贵龙 摄

  “北京援建项目资金每年有500万,我们会集中投入,科学育苗,利用苗圃丰富的育苗经验培育优质本土苗木,达到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的目的,示范带动周边地区的育苗产业。”扎巴江才介绍,如今,在每年的城市绿化等优先使用栽种本土苗,大大节约了成本。

  经过这几年的京玉两地专家团队的科学培育,本土藏柳成活率高、耐寒性强、无柳絮等优势逐渐凸显。随着千亩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的建成,藏柳试种也获得成功。

  2020年在德卓滩新寨苗圃建设藏柳育苗基地,育苗藏柳100余万株。

  “我们的目标就是不断的研究适应高海拔的植被,如今囊谦县、称多县、杂多县等地都栽种了培育的本土苗木。”北京援青指挥部项目部刘春生表示。

图为航拍苗林。 胡贵龙 摄

  基地的建设不仅带动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每年在种植、养护时都会雇佣当地的农牧民,一天工资最高有140元。在今年插苗时,就有187人来基地务工。”朱晓龙说。

  “这几年确实变化大,树多了氧气也多了,尤其我们的睡眠质量比以前好太多。都说这里养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难,但我们种出来了。去年,北京援建项目资金下来,又种植了圆柏、丁香等,为高原的四季增添多彩的颜色。”(完)

  • 相关阅读
  • 机票燃油附加费年内首次下调,800公里以上航段降到140元

      中新网7月29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中新财经记者从同程旅行获悉,目前已接到多家航司通知,8月5日零时(出票日期)起将下调国内航班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800公里(含)以下航段每位成人旅客收取80元燃油附加费,...

    时间:07-29
  • 包头回应“多地夜间有异味”:未发现包钢、希铝等企业有异味排放

      中新网7月29日电 据内蒙古包头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微信公众号29日消息,近期,包头市生态环境局陆续接到反映关于昆区、青山区、九原区、稀土高新区等多地夜间有异味的问题。包头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第一时...

    时间:07-29
  • 今年4月以来广东合计退税1434亿元 制造业约占28%

      中新社广州7月29日电 (孙秋霞)记者29日从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获悉,截至7月20日,广东地区(不含深圳)共为12.6万户纳税人办理退税1520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4月以来合计退税1434亿元,制造业约占28...

    时间:07-29
  • 中国两部门发文启动特定养老储蓄试点

      中新社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银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官方称,此举旨在加快推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

    时间:07-29
  • 中国证监会召开会议 部署下半年重点监管工作

      中新社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证监会29日召开2022年系统年中监管工作会议暨巡视整改常态化长效化动员部署会议,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巡视整改和下半年重点监管工作。  会议指出,当前资本市场...

    时间:07-29
  • 发展夜间经济 天津开启夏日“夜生活”

      中新网天津7月29日电 (记者 王君妍)津城夏夜微风徐徐,海河两岸流光溢彩。7月29日晚,津夜有你·第三届天津夜生活节在天津市河北区意风区启动。本届夜生活节作为第二届海河国际消费季重要活动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

    时间:07-29
  • 贵州旅游推介走进羊城 开拓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中新网广州7月29日电 (记者 程景伟)“相约大湾区,畅游桥头堡”贵州旅游新产品推介会29日在广州举行。此次推介会旨在全面推广贵州避暑旅游品质体验,深化贵州与粤港澳大湾区互动合作,进一步开拓大湾区客源市场。...

    时间:07-29
  • 山西发展绿色建筑、近零能耗建筑 推进城乡低碳更新

      中新网太原7月29日电 (高瑞峰)29日,记者从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该省发展节能建筑、绿色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等,推进城乡低碳更新,到2025年,建筑用能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建设发展方式。  城...

    时间:07-29
  • 中国两部委:到2025年超大特大城市“城市病”得到有效缓解

      中新社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9日消息称,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其中明确,到2025年超大特大城市“城市病”得到有效缓解。  《“十四...

    时间:07-29
  • 中国加快打造算力网络 发力算网原创技术

      中新社济南7月29日电 (记者 刘育英)在29日举行的2022中国算力大会上,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表示,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算力产业发展,加强统筹布局,完善顶层设计,加快打造全国算力“一张网”,构筑数字...

    时间:07-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