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股价新低!黄光裕拟向国美零售注入物业资产,要求团队业绩对赌

2022-08-22 15:19:36

来源:澎湃新闻

  国美零售复盘,此前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发公开信提出新战略发展目标。

  8月22日,国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国美零售,0493.HK)上午9时起复牌,股价在早盘冲高后一路下探。截至港股午盘,国美零售报0.239港元,跌17.59%,盘中一度跌超20%,触及新低。

  8月19日,国美零售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控股股东黄光裕全资拥有的国美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收购鹏融地产(海外)有限公司全部股权。目标公司的主要资产为国美商都物业及湘江玖号物业,国美零售预期以向卖方发行公司股份的方式结算部分或全部代价,目前估值仍在进行中。

  据公告介绍,国美地产控股主要从事物业开发业务,国美商都位于北京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区,总建筑面积超52万平方米。国美零售计划在其8层高之购物中心内容纳约300间全品类电器及电子消费品制造商,以此引入及执行新零售概念。湘江玖号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滨江景观道滨江路168号,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国美零售计划将其打造成为娱乐之都中具备科技前沿潮流的地标型城市综合展示体验中心及品牌形象宣传地。

  国美零售称,在不摊薄中小股东权益和不增加上市公司现金压力的前提下,以大幅优惠的价格将国美商都、湘江玖号两处物业产权注入上市公司。将大幅度优化上市公司资产充足率、增加融资能力;并将以大幅优惠价格将有现金流能力、配套支持主业发展的安迅物流控制权进一步注入到上市公司,希望进一步提升国美零售做好售前售中售后全服务闭环及增值服务的盈利能力。

  国美由黄光裕于1987年创立,已发展成为集零售、互联网、金融、研发制造、地产、投资等业务板块于一体的综合性产品加服务的提供商。国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于2004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

  2021年,国美集团实现营收464.84亿元,同比增长5.36%。归母净亏损为44.02亿元,亏损同比下降37.06%。

  8月19日晚,国美控股集团创始人黄光裕发布公开信称,国美零售将聚焦主业,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黄光裕在公开信中称,聚焦和蛰伏是阶段性的是战略性的。上市公司国美零售的业务在当下先聚焦到电器、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形成以展(线下精品体验)、销(线上线下全渠道自营+共享型供应链)、家庭电子类产品一体化解决方案、泛家电延伸产品及增值服务(送装、售后、延保、付费会员经营等)等五类主要盈利模式;同时,与以上非关联或亏损业务将从上市公司中予以剥离、出售或停止发展;此外,通过关撤低效门店、新开大店好店、拓展加盟门店,全面优化全国门店网络布局。

  此前,国美零售旗下多个平台被爆出业务收缩,存在裁员,拖薪等情况。国美集团有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应称,国美零售不存在欠薪、拖欠社保公积金的行为,但不排除因经营困难而拟将实施减员计划。

  公开信中介绍,对从上市公司剥离的项目和资产,将按照“家·生活”战略布局,依托集团旗下其它资本平台进行聚焦重组和快速务实推进,对为未来准备而可以暂缓的、影响现金流的、不盈利的项目,出售或关停并转。

  2021年2月,黄光裕曾向管理层团队提出发展目标:“力争用未来18个月时间,使国美恢复原有市场地位。”

  黄光裕在此次的公开信中表示,“时移势易,我们对执行的困难预料不足,加之疫情长时间扰动,导致现实与这一目标有一定差距。我们坦然接受外界的质疑和批评,我们将积极听取、认真检讨、持续校正战略和实施路径,少走弯路。”

  黄光裕也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我作为大股东将促使管理团队实现未来较好业绩的承诺对赌,实现‘1+1+1’的三年战略发展目标:在2023年实现较高盈利并达到以往较高水平,2024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25年明显超越历史最好水平。”

  黄光裕表示,国美用了两年多时间来对整套全零售生态进行基础设施搭建,就在落地推进过程中,因为疫情长期影响,启动时间比原计划推迟了一年左右。因此计划再用“1+1+1”三年分三步更完整地推进落地这一模式。

  对于新发展目标,公告称,将促使管理团队在2023年实现较好的业绩及较高盈利。此外,优化管理构架,提升人员素质及专业化水平,优化并减员,明显提升人效,关闭亏损门店,通过招退减租门店,选好位置新开城市店、大店,明显提升坪效,形成自营+加盟的模式,以网格化覆盖至全国一到六线城市,快速恢复原有市场优势地位,获取最佳业绩水平。通过新模式主导,以有效方法落实展销分离模式,提升毛利率和正向现金流,实现零库存。

  澎湃新闻记者 邵冰燕

  • 相关阅读
  • 健全联农带农机制 做好稳增收防返贫必答题

      去年以来,河南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在2021年度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

    时间:08-23
  • 投资者数量同比增长49% 新型银行理财渐入佳境

      8月19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银行理财上半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4172亿元;截至2022年6月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9.15万亿元,同比...

    时间:08-23
  • 智慧办公,低碳又便捷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不仅改变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用等领域,也更新着人们习以为常的办公模式。  智慧会议室里,跨语言沟通实时翻译,会议简报自动生成;...

    时间:08-23
  • 耗材加入集采阵营 种植牙能大降价吗?

      ■ 近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进行口腔种植相关费用专项治理及组建种植牙耗材省际采购联盟。  ■ 关于种牙“暴...

    时间:08-23
  • “最便宜芯片股”恢复上市大涨488% 触发二次临停

      红星资本局消息,8月22日,暂别A股近两年半时间后, ST盈方“脱星摘帽”,以盈方微(000670.SH)为名恢复上市,公司股票恢复交易,这也是年内首只恢复上市股。  据了解,盈方微恢复上市首日(即8月22日)不设涨...

    时间:08-23
  • 巨头们陆续关店 家居卖场为何陷入尴尬之地?

      家居卖场当下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不久前,全球知名家具品牌宜家宣布在中国市场关闭上海杨浦店。此前的4月1日,宜家中国已宣布贵阳线下门店关闭。3个月连续关闭2家门店,在中国已经深耕了20余年的宜家,露出了些许...

    时间:08-23
  • 北京:“夜经济”点亮“夜京城”

      本报记者 赖志凯  近日,北京发布了《北京市促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若干措施》,启动了“2022北京消费季·夜京城”活动。不止北京,重庆、西安、长沙等多地均发布促进夜经济发展政策,夜经济热潮即将来袭。  ...

    时间:08-23
  • 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工人日报》(2022年08月23日 07版)  本报讯(记者蒋菡)8月21日,在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预计,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

    时间:08-23
  • 新方法让电动汽车10分钟充电90%

      科技日报北京8月22日电 (记者张梦然)尽管电动汽车越来越受欢迎,但许多消费者仍在犹豫是否要换车。一个原因是,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太过漫长,但加快充电过程可能会损坏电池并缩短其使用寿命。研究人员22日在美...

    时间:08-23
  • 生物技术突破有望推动新一轮“绿色革命”

      【科技创新世界潮】  ◎本报记者 刘 霞  近年来,一系列农作物生物技术取得突破,这些技术有望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帮助人们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更好的营养,预示着...

    时间:08-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