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江西湖口杨家垅:一个小山村的美丽“蝶变”

2023-10-17 13:37: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杨家垅村的美丽“蝶变”,与赣鄱大地上的其他乡村同道,汇聚成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建设安居家,收获妥妥的幸福”

“四山四水二分田”的杨家垅,地处湖口县最南端,虽水面资源丰富,但因常受汛期水患,不能发挥经济效益。除了池塘养鱼,自给自足,大多数村民一直守着“二分”责任田,过着温饱生活。

“每到鄱阳湖汛期,村民就开始担惊受怕,不仅湖边田块里的庄稼受威胁,更多的房子被淹、道路中断,大家受够了洪水之苦。”村民杨爱星回想起从前的水患感慨万千。

杨家垅村居新貌。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杨家垅在移民建镇资金的支持下,抢工期,抓进度。按照“减灾和防灾并举,生产和生活并重”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改路、改厕、改厨、改圈、改院,村里巷道铺成了水泥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进行了绿化。“建设安居家,收获妥妥的幸福。”杨爱星说起现在的环境满眼是笑。

“村庄风貌塑形坚持‘一盘棋’统筹谋划,既注重美观实用,又留住田园乡愁。”村支部书记张陆平对记者介绍,在实施道路硬化、广场绿化、村内美化建设中,广泛依靠群众,持续提升了村民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主人翁意识。

从曾经的“脏、乱、差”到如今的“净、齐、美”,杨家垅优化了“里子”,做足了“面子”,乡村环境焕然一新。“上半年,加速重心转移,目的就是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湖口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越高,越能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向好,越能更好激发村民参与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治理的良性循环。

“畅通致富路,盈盈的喜悦”

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房屋、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一簇簇竞相绽放的花朵……行走在杨家垅,山水绮丽,花香四溢,大批苍鹭从鄱阳湖迁徙而来,展开翅膀飞上树梢。

“杨家垅以前可是自古出村一条道。”村民杨金龙对曾经的出行难可谓记忆犹新,“有些路段坡陡、路窄、临水,是入村道路的堵点,拖拉机运送沙石建筑材料及粮食等物资,遇冰冻、雨雪天气,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要想富,先修路。杨金龙翻出了手机拍摄的一张图片给大家观瞧,“2017年我们翘首期盼X246线(凰村至高桥线)终于开工建设了,终点就在杨家垅村。”

杨金龙用手机拍摄的道路全景。受访者供图

“道路按二级公路标准,低洼地段整体高升1.5米路基;打通堵点,对大堰坝降坡、拓宽,修建泄洪涵管,边坡砌护,沿线绿化……”张陆平对当时的修路场景最有发言权。2019年4月,宽敞平坦的公路建成通车,直达杨家垅,连贯都昌县苏山乡。

“要治理出乡村新形象,实现乡村面貌大变样,就要从影响农村环境的河道、道路等方面入手,才能助推乡村振兴。”湖口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下一步,湖口县将着力把改厕所、治污水、清垃圾、树新风作为重点工作抓落实,扎实推进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力打造乡村建设示范点。

蓝天白云、清水绿岸见证了乡村生态振兴带来的“蝶变”,眼下的杨家垅村,一幅农业有干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奔头的新画卷,正和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在青山秀水间铺陈开来。

  • 相关阅读
  • 数读中国 | 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设计制作:郑美钰...

    时间:10-18
  • 数字金融向纵深发展 服务应用频频创新

    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综合解决方案,基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数字人民币预付费管理产品……近日,一批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在2023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集中亮相。在一系列数字人民币场景应用...

    时间:10-18
  • 北方部分地区进入供暖季 煤炭行业加大增产保供备战迎峰度冬

    10月15日开始,北方部分地区正式进入供暖季。国资委日前召开的央企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会要求,央企要全力做好能源电力保供,积极备战迎峰度冬,加大煤炭增产增供力度,提前做好发电设备维护和电煤库存管理,加强电网...

    时间:10-18
  • 提供融资保障和多元化服务 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杜燕飞)记者从金融监管总局了解到,十年来,银行业保险业持续优化海外布局,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加强多方合作,着力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融资支持和保险保障。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

    时间:10-18
  • 主产区抢抓农时保丰收 全国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李栋)粮安天下,农稳社稷。秋粮是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大头,粮食“压舱石”是否稳得住,直接关系到经济基本盘。眼下,粮食主产区抢农时、赶进度,多措并举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玉米金灿灿,...

    时间:10-18
  • 业界:聚焦新型工业化发展 推动数字化转型走深向实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王震)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走深向实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要锚定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推动数字化转型向智能化升级迈进。 10月12日至13日,以“聚焦工业数字化转型 助力新型工业化...

    时间:10-18
  • 寻迹水文明 让水利遗产“活”起来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欧阳易佳)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第三届水文化国际研讨会在近日北京举办。专家学者围绕“寻迹水文明:水利遗产中的文化智慧”主题,进行了深入...

    时间:10-18
  • 聚焦多产业融合发展 全国多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夏晓伦)“紧扣数字经济主赛道,持之以恒培育大数据、可再生能源、机器人、新型显示等主导产业,深度布局元宇宙、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虚拟现实、数字视听等未来产业,推动数字经济由特...

    时间:10-18
  • 漯河:激发新动能 促进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乔雪峰)今年以来,我国文旅市场持续恢复,尤其是暑期旺季,国内旅游市场热闹非凡。当前,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前旅游产业...

    时间:10-18
  • 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374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

    时间:10-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