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提供融资保障和多元化服务 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2023-10-18 11:28: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杜燕飞)记者从金融监管总局了解到,十年来,银行业保险业持续优化海外布局,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加强多方合作,着力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融资支持和保险保障。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指导银行保险机构不断提升“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水平,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据金融监管总局介绍,十年来,银行保险机构持续优化和完善境外机构布局,打造“一带一路”金融服务网络。截至2023年6月末,13家中资银行在50个共建国家设立了145家一级机构,6家中资保险机构在8个共建国家设立了15家境外分支机构;中资银行积极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截至2022年末,政策性银行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贷款合计3.1万亿元,同比增长6.6%;大型商业银行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贷款余额约2.3万亿元;中资保险公司持续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保险保障支持。截至2023年6月末,“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累计承保“一带一路”项目74个,保障境外总资产570亿元人民币。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银行保险机构持续丰富金融服务体系和产品类型,满足多元化资金需求。多家中资银行参与发起设立或参股投资合作基金,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整合和撬动社会资金共同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项目,覆盖能源、矿业、交通、通信、农业、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同时,创新合作模式,拓展投融资来源,构建收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各银行积极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非洲进出口银行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均开展了良好合作,支持其在全球的项目投资活动。此外,在金融的助力下,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优势互补,第三方市场合作持续推进,一批合作项目在第三国顺利落地,实现“1+1+1>3”的共赢局面。

在支持绿色发展方面,据金融监管总局介绍,2022年,原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强调银行保险机构应积极支持“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建设,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发展的支持。中资银行持续加大对共建国家的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交通运输等领域支持力度,融资支持一批绿色项目,助推当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银行保险机构将环境、社会及治理因素纳入业务管理流程和风险管理体系,引导更多企业和资金对生态、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更加绿色,发挥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金融监管总局表示,银行业保险业积极开展“小而美”惠民生项目,为当地民生和就业作贡献,中资银行积极支持慈善事业,在教育助学、扶弱济困、文化传承等领域持续投入。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资银行保险机构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以爱心捐赠、物资筹集、志愿服务等形式支持共建国家抗击疫情,为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据金融监管总局介绍,截至目前,金融监管总局已与55个共建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签署了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或合作协议,在银行业保险业监管信息共享等方面不断扩大合作。金融监管总局还与多个共建国家建立了不同层级的双多边对话机制,例如,中日韩三方监管高层会谈、中新银行业保险业监管磋商等机制,通过双多边合作加强宏观风险动态监测,提升跨境监管水平。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指导银行保险机构不断提升“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水平,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优化海外布局,打造“一带一路”金融服务网络,不断扩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金融服务覆盖面。二是指导银行保险机构不断加强金融创新,推动资金融通持续深化,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更为灵活多样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在有效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境外项目建设的同时,聚焦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小而美”“惠民生”项目,提高东道国民生水平,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东道国人民。三是加强多方合作,推动打造中外资金融机构、企业多方参与、互利共赢、层次丰富的“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四是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金融对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一带一路”合作新领域的支持力度,助力打造更多“一带一路”务实合作新亮点。五是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坚持系统观念,树牢底线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将合规经营贯穿“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同时,严格遵守东道国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和相关国际规则,切实做到守正经营,有效服务所在国民生福祉,夯实务实合作民意基础。

  • 相关阅读
  • 从代购到家门口采购 这个小县城实现“买全球”

    在福建三明市明溪县,原来靠华侨代购商品,现在家门口的超市就能买到进口商品,不仅如此,当地人还做起了“买全球”的生意。 罗娟是土生土长的明溪人,和不少本地人一样,她也是华侨的家属。她的妈妈近期刚从国...

    时间:10-19
  • 广东个体工商户何以实现量质齐升

    今年以来,广东全省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48.66万户,为近5年最高值。截至10月12日,广东个体工商户突破1000万户,同比增长12.46%;个体工商户占经营主体比例上升至56.45%,相比上年同期增加0.91个百分点,户均创造就业...

    时间:10-19
  • 改什么?怎么改?难点在哪儿?

    今年以来,城中村改造按下“加速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表示,超大特大城市正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分三类推进实施。 作为一个关乎多方利益的系统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当前在超大特大城市推进城中村改造的背...

    时间:10-19
  • 扎实巩固经济恢复向好态势

    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情况18日发布: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工业、服务业、消费等经济指标保持增长,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进入四季度,全年收官在即,更要乘势而上、坚定信心,扎实巩固经济恢复基...

    时间:10-19
  • 从前三季度七大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走向

    原标题:从前三季度七大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走向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情况18日发布:国内生产总值(GDP)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1.3%。 从GDP、消费、固定...

    时间:10-19
  • 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密码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18日发布的《“一带一路”发展学——全球共同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简称《“一带一路”发展学》)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一种由“发展”破题的新思路,为深化国际合作、完善全球治理...

    时间:10-19
  • 山海相连心手相牵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搭乘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的外籍旅客即将到达昆明,云南成为诸多海外游客入境中国的首站,与此同时,装载机械设备、发电机组等货物的班轮从泉州港出发开往迪拜,海上丝绸之路的外贸船只络绎不绝。“人享其行、物畅...

    时间:10-18
  • 9月我国货运指数保持稳定恢复发展态势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许维娜)记者日前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获悉,其发布的中国运输生产指数(CTSI)显示,9月运输生产保持稳定恢复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2023年9月,中国运输生产指数(CTSI)为177.5点,同...

    时间:10-18
  • 第十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在河北承德举办

    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孙博洋)10月14日至15日,第十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暨全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承德)大会在河北承德举行。来自全国25个省、160多个市县食品安全监...

    时间:10-18
  • 产业观察:提振消费信心 多场景创新带动商业广场复苏

    今年以来,“提振消费”成为国内经济主旋律,餐饮、旅游和电影市场等领域的人气持续攀升,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各地政府部门紧密跟进,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旨在提振消费者信心,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消费态...

    时间:10-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