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库区气象新 三峡后续工作让水清业兴人富

2023-10-17 15:06: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曾经存在安全隐患的岸线变身为“滨水走廊”,吸引南来北往的游客驻足;示范河湖创建让乡亲们吃上了“生态饭”,不再为致富门路发愁;实施老街改造留住城市原生态,清冷的街巷重现繁华景象……

201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将水库水域、消落区、生态屏障区和库区重要支流作为整体,综合采取控制污染、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削减库区入库污染负荷等措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十余年后续工程建设,再现河湖安澜秀水长清的壮丽画卷。水利部门围绕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目标任务,促进三峡移民安稳致富、加强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有效防治库区地质灾害,持续推进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库区面貌日新月异。

重庆市丰都县龙河全貌。受访者供图

消除隐患 地灾防治显成效

金秋时节,江风轻拂,绿水拍岸,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的临江客运码头旧貌换新颜。经综合整治后的长江岸线披上了由稳定坚固的预制混凝土块制成的“外衣”。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库岸防护,防止江水长期浸泡岸线后导致土质松软,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西沱镇镇长唐剑指着一块块错落有致排列的预制混凝土块说。

西沱镇地处长江南岸,因盐运而兴盛,是“巴盐销楚”的重要起点之一。三峡水库蓄水后,西沱镇老街被淹没达600米,长江在西沱段形成“平湖”景观,南来北往的旅客经常在此驻足,但库岸侵蚀坍塌、沿江道路狭窄坑洼等安全隐患,威胁着西沱镇沿长江库岸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18年10月,在三峡后续专项补助资金的支持下,西沱镇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启动,于2020年10月建设完成,包括库岸治理2.39公里、沿江道路3.30公里以及市政、景观配套工程。

石柱县水利局局长刘学彬说,“工程完工后,不仅保护长江西沱段沿岸,修复库岸消落区生态环境,而且营造了优美的景观效果,成为展现西沱古镇历史文化特色的滨水走廊。”

自三峡后续工作实施以来,国家累计支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资金111.83亿元,一大批滑坡、崩塌、危岩体、塌岸和移民迁建区高切坡得以有效治理,湖北巴东县黄土坡滑坡等人口整体避险搬迁,彻底解除了地质灾害威胁;同时,通过建设高切坡的群测群防站点、专业监测站点,开展地质灾害体专业监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等措施,不断完善监测预警体系,10年间成功应对多次区域性特大暴雨导致的重大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自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连续20年三峡库区未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水利部三峡工程管理司副司长王治华表示,“库区地质安全得到保障,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建成后的西沱镇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局部。受访者供图

助力振兴 库区民生得改善

小桥流水潺潺,青石曲径通幽,走进丰都县三建乡绿春坝村保家楼院落,一个个古色古香的小院掩映在鲜花翠竹丛中。

“要不是龙河整治,哪有这么好的光景。”民宿“花涧小厨”负责人彭红娟感慨,保家楼过去是个没住几户人的破旧院落,随着龙河丰都段示范河湖创建,河湖变美、环境升级,传统村落迎来了新生。

绿春坝村原是丰都龙河河畔的一个贫困村。2019年,龙河丰都段被列入全国首批17条示范河湖建设名录,投入三峡后续工作资金7997万元,先后实施多项河湖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当地也持续完善配套设施,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青山绿水引客来。彭红娟正是在2019年看重保家楼的旅游潜力,毅然投资400万租下保家楼3个院子开办“花涧小厨”民宿。经过精心改造、设计,自民宿开业以来,彭红娟的年收入达200多万元,不但带动周边16家农户开起了农家乐,每年还拿出3%利润给村民分红。

解决移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一直是三峡后续工作的着力点。在移民搬迁安置大镇——石柱县西沱镇独门嘴村,村民谭小平拧开自家水龙头,笑容满面:“现在水质感觉比以前好多了。”谭小平家自来水的变化,得益于西沱片区(西沱镇)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

建成后的西沱镇水厂。受访者供图

过去,西沱镇水厂水源由敞开式渠道引入场镇,明渠沿途不时出现居民取水洗衣服、洗菜甚至取水灌溉等现象,存在饮水安全隐患。2020年,西沱镇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纳入三峡后续项目库,得到后续专项补助资金5132.83万元的支持。项目今年完工后,原水由输水管道直接输送到水厂,解决了长期以来饮水受污染问题;水源环境和水质优化也得到有效保障,实现了城镇与农村供水同速、同场、同价、同质的“四同”局面。

清澈的自来水滋润群众心田,三峡后续工作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做出积极贡献。“在三峡后续资金的牵引带动下,库区产业健康发展,库区经济总量持续攀升。”重庆市水利局三峡库区工作处处长赵刚说:“2022年,重庆市库区15个区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3087亿元增加到11525.9亿元,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10多年来,三峡后续工作锚定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目标,支持农村移民安置区精准帮扶项目907个,支持城镇移民小区综合帮扶304个,支持生态工业园建设项目128个……数据显示:2022年三峡库区城镇移民、农村移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分别较上年增长5.72%、7.20%。

保护文化 历史文脉有传承

一条蜿蜒曲折的三米多宽街巷,时而撞见东门城墙、东坡梯子、白公祠等文物古迹,时而撞见川剧院、理发店、录像厅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旧店铺,让行人瞬间有时光倒流之感。

“通过实施三峡留城修缮保护工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最大限度还原了‘三峡风、烟火气、忠州味’。”忠县县委宣传部部长秦海峰说。

重庆市忠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设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三峡留城·忠州老街位于忠县城区中心,面积约0.5平方公里,是三峡工程蓄水后留存的半座原貌县城,也是目前重庆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巴渝特色山地民居街巷。

2020年3月,三峡留城·忠州老街项目启动,其中子项目三峡留城修缮保护工程得到三峡后续专项补助资金0.84亿元的助力,为项目的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的忠州老街实现“修旧如旧、建新如旧”,游客纷至,烟火气浓郁。

三峡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三峡历史文化,既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10多年来,三峡后续工作推动生态屏障区地面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镇街道风貌整治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实施,消落区地下文物考古发掘保护取得重要进展,地市级博物馆体系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传承条件极大改善。

水利部三峡工程管理司司长阮利民表示,“十四五”期间,水利部门将围绕更好地实现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战略目标,以“保安全、惠民生、促发展”为主线,推进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保障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持续发挥综合效益,不断提升移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相关阅读
  • 今年第16号台风“三巴”生成 台风四级应急响应启动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欧阳易佳)据中国气象局消息,今年第16号台风“三巴”生成,中国气象局启动台风四级应急响应。10月18日14时,台风“三巴”的中心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南偏西方向约85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

    时间:10-18
  • 商务部回应美方发布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最终规则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0月1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商务部发布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最终规则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近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最终规则,请问中方对此...

    时间:10-18
  • 数读中国 | 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设计制作:郑美钰...

    时间:10-18
  • 数字金融向纵深发展 服务应用频频创新

    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综合解决方案,基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数字人民币预付费管理产品……近日,一批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在2023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集中亮相。在一系列数字人民币场景应用...

    时间:10-18
  • 北方部分地区进入供暖季 煤炭行业加大增产保供备战迎峰度冬

    10月15日开始,北方部分地区正式进入供暖季。国资委日前召开的央企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会要求,央企要全力做好能源电力保供,积极备战迎峰度冬,加大煤炭增产增供力度,提前做好发电设备维护和电煤库存管理,加强电网...

    时间:10-18
  • 提供融资保障和多元化服务 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杜燕飞)记者从金融监管总局了解到,十年来,银行业保险业持续优化海外布局,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加强多方合作,着力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融资支持和保险保障。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

    时间:10-18
  • 主产区抢抓农时保丰收 全国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李栋)粮安天下,农稳社稷。秋粮是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大头,粮食“压舱石”是否稳得住,直接关系到经济基本盘。眼下,粮食主产区抢农时、赶进度,多措并举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玉米金灿灿,...

    时间:10-18
  • 业界:聚焦新型工业化发展 推动数字化转型走深向实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王震)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走深向实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要锚定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推动数字化转型向智能化升级迈进。 10月12日至13日,以“聚焦工业数字化转型 助力新型工业化...

    时间:10-18
  • 寻迹水文明 让水利遗产“活”起来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欧阳易佳)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第三届水文化国际研讨会在近日北京举办。专家学者围绕“寻迹水文明:水利遗产中的文化智慧”主题,进行了深入...

    时间:10-18
  • 聚焦多产业融合发展 全国多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夏晓伦)“紧扣数字经济主赛道,持之以恒培育大数据、可再生能源、机器人、新型显示等主导产业,深度布局元宇宙、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虚拟现实、数字视听等未来产业,推动数字经济由特...

    时间:10-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