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与“一带一路”同行 中国银行十载征程成果丰硕

2023-10-17 14:37: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今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也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十年,“一带一路”从愿景化为现实。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稳步推进,吸引了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搭建了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重要平台,书写了“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共商共建共享的生动画卷。

作为一家拥有111年历史积淀的中资银行,中国银行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十年来持续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金融支持与服务,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6月末,中国银行境外机构已覆盖6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43个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者、实践者、受益者。

融通资金创造机遇,搭建互联互通桥梁

20世纪90年代初,博尔铜矿曾是塞尔维亚的核心工业项目,也是唯一的铜矿在产项目。由于经营不善,博尔铜矿开始走下坡路,年生产量从2000年以前的17万多吨下降到4万吨,只能靠塞尔维亚政府的巨额财政补贴才能勉强维持企业运转。

较低品位矿加上巨额财务压力让众多潜在投资者望而却步,深陷困境之中的塞尔维亚向中国驻塞大使馆求助。中国驻塞大使旋即找到中国银行塞尔维亚子行,希望中行发挥全球化、综合化优势,促成中资企业与博尔铜矿合作。

该项目对合作方要求很高,需同时满足项目管理经验丰富、拥有低品位矿开发技术、环保水平领先等多项门槛。基于对行业客户的深入了解,中国银行将合作方聚焦在国有大型矿业集团——紫金矿业。为积极促成项目合作,中国银行塞尔维亚子行积极在塞尔维亚政府及紫金集团之间牵线搭桥,协助双方会谈互访。

2018年12月,在中国银行的并购贷款融资支持下,塞尔维亚博尔铜矿项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交割仪式,紫金矿业以3.5亿美元取得该项目63%股权,成为当时中国对塞投资的最大项目。

2018年发放2.1亿美元并购贷款、2021年提供银团贷款2.78亿美元助力铜矿进行技术改造、2022年提供2亿美元ESG贷款……几年间,中国银行持续提供金融助力,为盘活博尔铜矿提供了七成以上的项目资金。

“中国企业仅用3个月时间,就使博尔铜矿各项生产经营指标逐步好转,收购半年内即扭亏为盈,企业利润呈倍数增长。”项目生产运营总监雷迪萨夫列维奇感慨道。

“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资金支持,为数以千计的项目建设实施落地提供支撑。截至2023年6月末,中国银行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累计跟进公司授信项目超过1000个,累计授信支持逾2900亿美元。

中老合作旗舰项目——中老铁路、首单高铁“走出去”项目——印尼雅万高铁、中企参与投资建设的南太平洋重要交通枢纽——秘鲁钱凯港……近年来,中国银行以多方位金融服务支持了一批标志性项目,为中外企业互联互通搭建桥梁,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金融力量。

聚焦低碳向“绿”而行,助力经济转型发展

乌兹别克斯坦是丝绸之路古国,地处中亚交通要冲的十字路口,是“一带一路”向西延伸的必经之路。当地天然气资源丰富,但由于干旱影响和投资缺乏,电力供应经常出现短缺。

为有效缓解当地用电紧张局面,2021年,中亚最大燃气联合循环电站——锡尔河1500MW燃气联合循环电站项目正式启动。锡尔河燃气电站项目工程设计遵循绿色低碳原则,采用目前世界上燃烧温度最高、单体功率最大、效率最高燃气轮机,配套“废水零排放”设计方案,污染物排放远低于国际标准,环保水平世界领先。

项目建成后预计有效减排二氧化碳总量5500万吨,每天可向当地电网供电3600万千瓦时,满足15万户家庭电力需求,清洁环保、成本合理的电力供应将大大惠及当地百姓,对乌兹别克斯坦能源低碳转型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锡尔河燃气电站项目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金融支持成为决定项目成败的一大关键因素。如何创新融资结构、调动更多国际市场金融资源?中国银行牵头协调,设计了符合国际惯例的项目融资结构,筹组了由多家跨国银行和多边机构组成的国际银团,贷款超7亿美元,有效保障项目平稳落地建设。

从阿布扎比1.5GW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到迪拜950MW光热光伏一体化电站项目,再到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州巴什和赞克尔迪1GW风电项目……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国银行为一个个标志性绿色项目保驾护航,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助力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助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中国银行充分发挥境外布局优势,在支持“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国银行支持了亚太地区最大的ESG关联贷款、沙特阿拉伯首个热能海水淡化厂转变为绿地反渗透海水淡化厂项目等标杆性项目,积极履行“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工作组共同主席职责,并荣获“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最佳进展奖”等奖项。

“小而美”惠民生,提升当地民众幸福感

2019年3月,国药国际与山西建设作为联营体与波黑塞族共和国卫生部签署商务合同,新建了一所公立区域性综合医院——多博伊医院。

多博伊医院项目是波黑塞族共和国近年来最为重要的民生项目之一,建成后该医院可提供标准床位490张,现代化洁净手术室8间,多博伊及周边8个城市约25万民众将因此受益。此外,项目在建设及后续运营过程中还将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中国银行于2021年为多博伊医院项目提供4000余万欧元融资,预计2023年末建成使用。

2023年,瓦伊克罗洛河综合治理项目启动,这是秘鲁厄尔尼诺灾后重建机制下的惠民生项目。河道由于年久失清,易受洪涝灾害影响且水质较差,项目启动后将对利马市外围的瓦伊克罗洛河进行疏浚设计、施工和综合清理。完工后,河流水质将有效提升,沿线26000多人将免受洪涝灾害,对环境保护有显著作用。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旗下中国水利水电对外公司2022年4月投标该项目。秘鲁公共项目法律要求投标人中标后8天内提交履约保函,为此,中国银行协助联系国内反担保行完成项目保函预审,在中国水利水电对外公司中标后开出保函(保函金额约1954万美元),支持客户顺利签约。

近年来,除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提供金融服务外,中国银行在符合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以金融力量支持了一批项目规模总体较小,但具有减少贫困、增加就业、提高人口技能素质、提高健康卫生水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良好社会效益的境外“小而美”惠民生工程,有效提升了当地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认同感。

站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新起点,中国银行将持续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以资金融通助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十载征程再启航,奋力谱写“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同发展新篇章。

  • 相关阅读
  • 今年第16号台风“三巴”生成 台风四级应急响应启动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欧阳易佳)据中国气象局消息,今年第16号台风“三巴”生成,中国气象局启动台风四级应急响应。10月18日14时,台风“三巴”的中心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南偏西方向约85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

    时间:10-18
  • 商务部回应美方发布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最终规则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0月1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商务部发布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最终规则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近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最终规则,请问中方对此...

    时间:10-18
  • 数读中国 | 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设计制作:郑美钰...

    时间:10-18
  • 数字金融向纵深发展 服务应用频频创新

    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综合解决方案,基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数字人民币预付费管理产品……近日,一批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在2023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集中亮相。在一系列数字人民币场景应用...

    时间:10-18
  • 北方部分地区进入供暖季 煤炭行业加大增产保供备战迎峰度冬

    10月15日开始,北方部分地区正式进入供暖季。国资委日前召开的央企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会要求,央企要全力做好能源电力保供,积极备战迎峰度冬,加大煤炭增产增供力度,提前做好发电设备维护和电煤库存管理,加强电网...

    时间:10-18
  • 提供融资保障和多元化服务 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杜燕飞)记者从金融监管总局了解到,十年来,银行业保险业持续优化海外布局,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加强多方合作,着力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融资支持和保险保障。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

    时间:10-18
  • 主产区抢抓农时保丰收 全国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李栋)粮安天下,农稳社稷。秋粮是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大头,粮食“压舱石”是否稳得住,直接关系到经济基本盘。眼下,粮食主产区抢农时、赶进度,多措并举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玉米金灿灿,...

    时间:10-18
  • 业界:聚焦新型工业化发展 推动数字化转型走深向实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王震)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走深向实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要锚定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推动数字化转型向智能化升级迈进。 10月12日至13日,以“聚焦工业数字化转型 助力新型工业化...

    时间:10-18
  • 寻迹水文明 让水利遗产“活”起来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欧阳易佳)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第三届水文化国际研讨会在近日北京举办。专家学者围绕“寻迹水文明:水利遗产中的文化智慧”主题,进行了深入...

    时间:10-18
  • 聚焦多产业融合发展 全国多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夏晓伦)“紧扣数字经济主赛道,持之以恒培育大数据、可再生能源、机器人、新型显示等主导产业,深度布局元宇宙、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虚拟现实、数字视听等未来产业,推动数字经济由特...

    时间:10-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