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 让黄河水遍地生“金”

2023-10-24 14:48: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受访者供图

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一块53米长、2.9米高的超大电子屏幕墙引人注目,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等工程运行情况、总干渠及五大灌域灌溉渠道的水位流量等实时画面、数据清晰可见。

“屏幕显示的是渠道水位、流量等实时数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河灌中心”)信息化处信息科科长姜杰说,“通过快速、精准掌握用水情况,经过水量调度系统的分析处理后,分水调度更加高效、准确。”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三大灌区之一,这里沟渠纵横,灌排渠(沟)道总长约6.4万公里,水量调度工作尤为重要。近年来,河套人民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水资源调度管理水平,应用来需水预测、动态配水等各种模型,为灌区引、供、排等用水一体化调度插上了“智慧化”翅膀,大做“节水”文章,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这片被黄河水滋润的土地,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将“一把锹”浇地进行到底

午后的杭锦后旗二道桥镇刹台村,庄稼早已收获归仓,汩汩的黄河水从引水渠中不断涌入田地,村民张和平正忙着村里1500多亩地的秋浇工作,“现在可忙哩,晚上还得来值班。” 张和平乐呵呵地说。

秋浇一直是河套灌区秋收秋翻后改良土壤、储水保墒的重要举措。今年河套灌区的秋浇用水发生较大变化:受黄河来水偏少影响,灌区分配水量10.051亿立方米,比去年减少了近6亿立方米。

除合理压缩今年秋浇部分面积,为把有限的秋浇水用于保障粮食生产,河套灌区所在的巴彦淖尔市、旗(县、区)、镇(乡)、村都行动起来,层层召开各类工作会议,以村民小组为单元成立“包浇组”,全面推行“一把锹”浇地,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平地缩块、滚耙保墒等综合措施,合理安排秋浇和干地面积,坚决防止“大水漫灌”等现象。

张和平是刹台村3人“包浇组”的组长。“我们的任务就是控制浇水时间,水浇多少、地浇多深、先浇哪后浇哪,坚持用一把尺子量到底。”张和平介绍,今年一律浅浇快灌,耗水量大的农作物地块尽量在“一条线上浇”,最大限度降低亩均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

“水紧张、金贵了,倒逼精细化管理。”二道桥镇水运通专业合作社监事长杨振国说,“今年秋浇打破‘黑夜不浇、风天不浇、雨天不浇’的‘三不浇’习惯,一旦开浇就不放松,实现快浇又节水。”二道桥镇水运通专业合作社对接15个村组和16.196万亩耕地,将用水量指标等信息公布至各村组。杭锦后旗推广“支部+群管组织”管理渠道模式,建成农民用水合作社58个,覆盖所有村社和灌溉直口渠系,全面落实用水计划和用水定额,既确保秋浇顺利进行,又促进农户转变用水习惯。

引黄滴灌浇出丰收田

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北滩村引黄滴灌工程项目蓄水池。受访者供图

在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北滩村引黄滴灌工程项目区,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像是平放在黄土地上的一块蓝宝石,引人注目。黄河水经一级沉淀池沉降后,通过涵洞流入这里,又由旁边的泵站提水经过滤系统后,管道输水至田间滴灌系统。

“我家40亩地种了葵花和玉米。从去年开始滴灌后,玉米每亩增产300多斤,葵花每亩增产快100斤。”今年54岁的北滩村村民李云峰掰着手指头,欣喜地讲述滴灌给农业带来的种种好处:省水、省肥、省人工、产量高……

习惯了在大田里劳作的河套人,如今做起了精细活。河灌中心乌兰布和分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德海介绍,自2019年以来,分中心配合磴口县利用湖泊、湿地、海子等有利地形,逐步推广引黄滴灌水肥一体化工程。截至目前,已建成引黄滴灌泵站11处,滴灌面积18万亩,不仅实现年节水500万立方米,还大幅提升灌溉效率和灌溉保证率,有效提升地力,促进粮食增产。

“我们管好用好流向田间的每一滴水,种粮户就有了增收致富的希望。”李德海自豪地说。目前,河套灌区已经发展水肥一体化滴灌面积超过100万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部加快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改造,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耕地灌溉面积10.55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5%,生产了全国77%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说,“水利部充分发挥灌区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中的‘主力军’‘压舱石’作用,为农作物丰产丰收提供有力水利支撑和保障。”

  • 相关阅读
  • 财经观察:绿色税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以环境保护税为代表的绿色税种相继以法律形式发布并实施,税收法定原则落到实处,有力推动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加速实现由“被动减排”向“主动治污”的转变。 现如今,我国已构建起以环境保护税为主体,以...

    时间:10-25
  • 赋能千行百业 5G迎来规模化发展关键期

    人民网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栗翘楚)5G新通话带来快捷清晰体验;5G+4K/8K超高清视频让看演出、观赛事更过瘾;5G与医疗、采矿、物流、电网、北斗、港口等多领域碰撞出灿烂火花……今年是5G商用牌照落地第四年。四年...

    时间:10-25
  • 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大国重器”向绿而行

    首艘由中国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甲醇双燃料动力绿色船舶在广州南沙交付离厂、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世界首台绿色盾构机“中铁1237号”在郑州中铁装备成功下线……今年以来,我国面向世界科技前...

    时间:10-25
  • 报告显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 科创新名片不断涌现

    人民网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夏晓伦)中国高铁“复兴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京东方柔性显示屏、百度AI大模型、OPPO折叠屏手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近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科创典型调查报...

    时间:10-25
  • 回放: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记者见面会

    人民网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赵竹青)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执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组成,汤洪波担任指令长。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5日11时,3名航天员...

    时间:10-25
  •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简历公布

    人民网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赵竹青)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执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组成,汤洪波担任...

    时间:10-25
  • 金融赋美“千万工程” 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3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20年久久为功,“千万工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乡村面貌,更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之路。 伴随农村农业日新月异的发...

    时间:10-25
  • 水利部:前三季度全国新开工各类水利项目达2.49 万个

    人民网北京10月25日电 (欧阳易佳)“1至9月,全国新开工各类水利项目2.49万个,同比增长12.9%。”水利部副部长陈敏在2023年前三季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前三季度新开工水利工程数量、落...

    时间:10-25
  • 成品油价格年内“两连跌” 国际油价高位震荡运行可能性较大

    人民网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杜燕飞)国家发改委24日发布通知表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3年10月24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降低70元。折合升价,全国平均来看,...

    时间:10-25
  • 交通运输部:2024年2月9日至17日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

    人民网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从交通运输部官网获悉,根据《国务院关于批转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的放假调...

    时间:10-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