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2023-12-16 08:15:00

来源:人民日报

  “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从9个方面作出了重点部署。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总结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排在首位的就是“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应当看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9个方面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指向,体现了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要求,对于我们纲举目张做好工作、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抓好抓实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必须深入领会、准确理解,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要深刻认识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内需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富矿,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关系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只有坚持依靠改革开放才能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才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只有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实现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国内大循环的空间才能更广阔、成色才能更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只有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关键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全力完成各项重点任务。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把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好,关键在行动,关键靠实干。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要讲求工作推进的方式方法,抓住主要矛盾,突破瓶颈制约,注重前瞻布局,确保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协同配合,积极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征程上,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全力以赴完成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16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撬动Z世代情绪,大融城想要的不止“流量经济”

    当Z世代逐渐成长为消费主体,其极具个人色彩的消费观念,势必推动商业本身在服务场景中发生变化,从纯粹的购买行为到多元的体验过程,在消费环节之上加速空间营造带来的获得感,购物中心不仅关注面子,更需要里子&he...

    时间:12-18
  • 千名骑手逐梦春城 2023昆明环滇池高原自行车邀请赛正式开赛

      12月17日上午,2023昆明环滇池高原自行车邀请赛在昆明会堂广场前正式开赛。来自国内外36支职业队伍及业余精英骑手共千名竞赛者在滇池边展开风驰电掣般的角逐。最终来自黑龙江省自行车队的牛益逵获得男子公路专业...

    时间:12-18
  • 保障“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 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人民网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李栋)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低温黄色预警,18日至21日,多地最低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以上。为应对低温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针对京津冀等多省(区、市)启动农业低...

    时间:12-18
  • 两部门:引导非银行支付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 更好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人民网北京12月18日电 (黄盛)《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12月17日正式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对于非银行支付机构按照“先证后照”原则实施准入管理,非银行支付机...

    时间:12-18
  • 《电商平台合规评价报告》:电商平台合规水平稳定提高

    人民网北京12月18日电 (焦磊)为营造公平有序的网络竞争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推动电子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帮助各电商平台推进合规体系建设,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于日前发布了本年度的《电商平台合规评...

    时间:12-18
  • 回升向好 八大关键词讲述2023年经济热点故事

    原标题:回升向好 八大关键词讲述2023年经济热点故事  编者按:2023年即将过去。这一年,全面实行注册制翻开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新的一页,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明显,金融支持房地产力度不断加大,万亿元国债为经济增长...

    时间:12-18
  • 夯实法治基础 非银支付机构监管条例正式公布

    原标题:夯实法治基础 非银支付机构监管条例正式公布 12月17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司法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表示,出台《条例》,将监管实践中...

    时间:12-18
  • 双曲线一号火箭发射成功

    原标题:双曲线一号火箭发射成功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7日电 (记者付毅飞)12月17日15时0分,双曲线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迪迩一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时间:12-18
  • 改革开放,激发活力创造辉煌

    原标题:改革开放,激发活力创造辉煌 【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 45年波澜壮阔,45年成就辉煌。 2023年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开放促...

    时间:12-18
  • 高水平对外开放加速推进 互利共赢彰显大国担当

    原标题:高水平对外开放加速推进 互利共赢彰显大国担当 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历史性成绩。中国从外贸大国走向外贸强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由改革开放之初仅355亿元增至2022年的42万亿元,连续6年保持...

    时间:12-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