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两部门:引导非银行支付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 更好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2023-12-18 10:59: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12月18日电 (黄盛)《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12月17日正式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对于非银行支付机构按照“先证后照”原则实施准入管理,非银行支付机构要健全业务管理等制度,加强用户权益保障。适应最新监管实践,《条例》将支付业务重新划分为储值账户运营与支付交易处理两类。

据介绍,近年来,非银行支付业务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兴起而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3年9月末,全国共有185家非银行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支付机构年交易量超1万亿笔、金额近400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电子支付业务总量的约八成和一成,日均备付金余额超2万亿元,服务超10亿个人和数千万商户。

司法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在就《条例》答记者问时表示,《条例》旨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推动非银行支付行业良性竞争和规范健康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将非银行支付行业的全链条全周期监管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防范支付风险;引导支付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更好保护用户合法权益,进一步发挥其繁荣市场经济和便利人民生活等积极作用。

夯实支付机构规范发展的法治基础

当前,支付机构年交易量超1万亿笔、金额近400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电子支付业务总量的约8成和1成,日均备付金余额超2万亿元,服务超10亿个人和数千万商户,移动支付居世界领先水平,有效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司法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推动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断开其与商业银行直接连接,督促大型支付平台企业支付业务整改,防范风险隐患,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一些支付机构违规经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比如:违规挪用用户资金,泄露或者不当采集、使用用户信息;个别支付机构铤而走险,为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资金转移通道等。

“出台《条例》,将监管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制度上升为行政法规,进一步夯实支付机构规范健康发展法治基础,有利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稳定各方预期,激发市场活力,也有利于保障用户合法权益,防范化解风险,促进非银行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上述负责人表示。

加强机构监管和穿透式监管

据介绍,为更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护用户合法权益,《条例》从四个方面对相关业务进行了规范。

一是坚持持牌经营,严格准入门槛。《条例》按照“先证后照”原则实施准入管理,明确支付机构注册资本、主要股东、实控人、高管人员等准入条件,对其重大事项变更也实施许可管理,同时建立健全严重违法违规机构的常态化退出机制。

二是完善支付业务规则,强化风险管理。《条例》规定支付机构应当健全业务管理等制度,具备符合要求的业务系统、设施和技术;强化支付账户、备付金和支付指令等管理制度;明确支付机构不得挪用、占用、借用客户备付金,不得伪造、变造支付指令;压实支付机构用户尽职调查、风险监测等责任。

三是加强用户权益保障。《条例》规定支付机构应当按照公平原则拟定协议条款,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加强用户信息保护,明确信息处理、信息保密和信息共享等有关要求;要求支付机构对所提供的服务明码标价,合理收费;明确支付机构应当履行投诉处理主体责任。

四是依法加大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对于《条例》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可依法对有关支付机构实施罚款,限制部分支付业务或者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等处罚措施;同时,明确可以根据具体情形对负有直接责任的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和其他人员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另据了解,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强政策宣传解读,通过多种方式,向支付机构、清算机构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等解读《条例》,使有关各方充分知晓和掌握《条例》内容,督促各支付机构依法合规开展业务,保护用户合法权益;制定《条例》实施细则,做好贯彻落,细化明确支付业务具体分类方式、新旧业务类型衔接过渡规定等,进一步规范许可、处罚等程序,落实好“清单式”审批,严格依法行政;抓紧完善《条例》其他配套文件,做好非银行支付领域现有规章、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和清理工作。

  • 相关阅读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人民网北京12月20日电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重要部署,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12月15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电子科技大学在北京...

    时间:12-20
  • 国内油价年内“六连跌” 业界:国际油价短期可能震荡运行

    人民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杜燕飞)国家发改委19日发布通知表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3年12月1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415元、400元。折算升价,从全...

    时间:12-20
  • 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建强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大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质量效益...

    时间:12-20
  • 各地多措并举应对寒潮保供电 守护万家“烟火气”

    冬季多地供电和供暖需求持续攀升,能源供应迎来“大考”。当前正处于迎峰度冬电力保供关键期,为应对近期大范围寒潮和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各地、各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从今年供暖...

    时间:12-20
  • 数读中国 | 六组数据读懂“丰收答卷”因何而来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12-20
  • “稳、快、保、进” 四字勾勒财政政策最亮点

    原标题:“稳、快、保、进” 四字勾勒财政政策最亮点回顾即将过去的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靠前发力,不断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作用。增发万亿元特别国债、减税降费持续为经营主体纾困减负、专项...

    时间:12-20
  • 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六连降” 今年已下调12次

    原标题: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六连降” 今年已下调12次 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3年12月1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

    时间:12-20
  • 破立并举做好加减法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再提速

    原标题:破立并举做好加减法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再提速12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的重要抓...

    时间:12-20
  • 降低物流成本约30% 中韩多式联运(威海-仁川)整车运输试运行正式发车

    人民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乔雪峰)12月19日下午15时,伴随着发车指令,满载电商出口货物的试运行车辆驶出威海港海关监管区,经边检机关检验后登上威海—仁川客货班轮。 据了解,车辆12月20日上午到达韩国仁川...

    时间:12-20
  • 我国家电行业逐渐复苏 以旧换新助力家电市场持续回暖

    人民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乔雪峰)近年来,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条例,规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活动,为推动家电以旧换新、废旧回收处理提供了政策支持。 这一系列举措的出台,对促进资源综合...

    时间:12-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