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权威发布)

2023-12-17 08:37:00

来源:人民日报

“11月,工业、服务业、消费、出口等指标持续改善,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全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较好完成。”12月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介绍了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主要生产需求指标稳中有升

“前11个月,主要生产需求指标稳中有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刘爱华介绍。

生产供给稳步回升。从工业看,装备制造业支撑增强,多数行业增速回升。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比上月加快2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9.8%。

创新引领成效继续显现。11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上个月加快4.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44.5%。消费新业态较为活跃,1至11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提升到27.5%。

国内需求继续恢复。从消费看,出行类商品销售改善,服务消费潜力继续释放,市场销售增势良好。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比上月加快2.5个百分点。从投资看,制造业投资稳中有升,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就业形势比较平稳、持续改善。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4%,处于近年较低水平。

安全发展基础得到巩固。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能源供应保持稳定增长。11月份,规模以上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6%、2.6%、5.3%,发电量增长8.4%,均比上月有所加快。

外贸顶住压力展现韧性

11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7%,自今年5月份以来首次转正;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2%,比上个月加快0.3个百分点。刘爱华表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增长持续低迷,我国外贸发展顶住了压力、展现出韧性,出口规模稳、份额稳的特征没有改变,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也没有改变。

前11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有几个特点:产业链更长、附加值相对比较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64.8%,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作为外贸第一大主体的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6.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3.3%,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6%,继续快于全部进出口,经贸合作空间有效拓展;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8%,占出口总值的58.6%,出口新动能保持增长。

1至11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比全部投资高2.9个百分点,总体保持平稳增长。

前11月基础设施投资主要呈现两方面特点:一是民生补短板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至11月份铁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水利管理业投资分别增长21.5%、22%、5.2%,均保持较快增长;二是京津冀和东北地区灾后重建项目持续推进,带动这些地区道路重建、管网修复、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行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近期,增发国债项目清单陆续下达。资金加快拨付使用,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有利于释放基础设施领域的潜力和空间,促进下阶段基础设施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刘爱华说。

1至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4%,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8%。“一些指标呈现边际改善迹象,说明房地产领域优化调整政策在持续显效。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房地产仍然处于调整之中,这种短期调整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刘爱华表示,下一步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形势进一步改善。

价格低位运行状况有望改善

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5%,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处在荣枯线之下。对这些指标应当如何看待?

“11月,居民消费价格环比和同比均出现下降,主要是受食品和能源价格波动下行影响。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11月当月同比上涨0.6%,涨幅与10月份相同。1至11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7%,累计涨幅也与1至10月份相同。”刘爱华认为,当前物价变化继续呈现结构性特征,食品、能源和部分出行类服务价格呈现季节性回落,核心CPI仍然保持稳定。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商品和服务需求持续恢复,11月市场销售增长较快。”刘爱华表示,随着扩大内需政策逐步落地见效,消费逐步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有望得到逐步缓解,价格低位运行状况也会得到改善,我国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11月份,制造业PMI为49.4%,比上月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这与部分制造业行业进入传统淡季、市场需求不足是有关系的。”在刘爱华看来,从近几个月PMI走势看,中国经济仍然处于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企业恢复发展信心较强。11月份制造业PMI中,生产指数为50.7%,连续6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处于较高景气区间。

企业转型升级动能较强。11月份,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2%,比上个月上升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PMI为51.6%,比上个月上升0.9个百分点。从结构上来看,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企业预期都保持向上。企业利润也在持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连续3个月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11月,新订单指数为49.4%,比上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说明市场需求不足仍然是当前制造业恢复发展面临的首要困难。”刘爱华认为,下阶段,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17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开展了哪些工作?商务部回应

    人民网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孙红丽)国新办18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有关情况。 会上,对于当前内外贸一体化重点工作以及成效,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商务部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

    时间:12-18
  • 商务部: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意愿进一步增强

    人民网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孙红丽)在18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2023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2%。内外贸规则制度进一步衔接,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

    时间:12-18
  •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中央财办最新解读

    人民网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申佳平)“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

    时间:12-18
  •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统筹发展与安全 明晰金融重点发力方向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明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谋划新一轮财...

    时间:12-18
  • 擦亮“金融为民”底色 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市民积极参与“汇聚金融力量 共创美好生活”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主办方供图 “提高金融素养,守住你的钱袋子。”“远离非法中介,珍视个人信用记录。”“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及时发布风险提示”……...

    时间:12-18
  • 外企谈改革开放45年:继续看好中国、根植中国、加码中国

    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大市场、新机遇让外资企业在这片热土持续扎根、兴业。 今年以来,人民网“热土——外企在中国”栏目先后赴苏州、广州、上海、北京等地,深度解码外资企业“将投资中国视...

    时间:12-18
  • 撬动Z世代情绪,大融城想要的不止“流量经济”

    当Z世代逐渐成长为消费主体,其极具个人色彩的消费观念,势必推动商业本身在服务场景中发生变化,从纯粹的购买行为到多元的体验过程,在消费环节之上加速空间营造带来的获得感,购物中心不仅关注面子,更需要里子&he...

    时间:12-18
  • 千名骑手逐梦春城 2023昆明环滇池高原自行车邀请赛正式开赛

      12月17日上午,2023昆明环滇池高原自行车邀请赛在昆明会堂广场前正式开赛。来自国内外36支职业队伍及业余精英骑手共千名竞赛者在滇池边展开风驰电掣般的角逐。最终来自黑龙江省自行车队的牛益逵获得男子公路专业...

    时间:12-18
  • 保障“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 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人民网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李栋)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低温黄色预警,18日至21日,多地最低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以上。为应对低温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针对京津冀等多省(区、市)启动农业低...

    时间:12-18
  • 两部门:引导非银行支付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 更好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人民网北京12月18日电 (黄盛)《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12月17日正式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对于非银行支付机构按照“先证后照”原则实施准入管理,非银行支付机...

    时间:12-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