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知识产权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3-12-19 08:45: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知识产权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5300余项专利开放许可数据在京津冀三地共享,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32家、优势企业491家,建设7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一组组催人奋进的数据,一项项激动人心的成绩,是京津冀三地知识产权协同发展的铿锵足音。近日,记者跟随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助力京津冀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新闻发布地方行活动,深入走访三地多家企业,探寻知识产权如何为企业成长、京津冀协同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怎么可能这么快!”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林直呼“天津速度”不可思议。原来,受益于天津市专利审查周期缩短和快速预审服务的完善,公司一项核心发明专利仅44天就收到了授权通知书,一项重点新产品外观设计专利仅1天就得到授权,“快速授权大大激发了技术人员的创新创造热情,为真正拥有科技实力和创新成果的企业争取到更多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近年来,天津市通过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先后建成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创新主体提供快速预审、快速维权、知识产权导航等优质服务。

“国家知识产权局天津代办处的纸件专利申请受理压缩到1个工作日,专利费用减缴备案审核时间压缩到5个工作日,专利代办32项业务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吴挺表示,天津不断提升服务创新主体的质量和效率,近5年来,已为46万家次企业减缴专利费用7亿多元,让企业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知识产权不仅是保护企业创新生态的“护城河”,也是企业创收增利的“桥头堡”。

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是首家总部落户雄安新区的人工智能企业,在生物识别领域积累了丰厚优势,利用旗下某核心专利组合进行知识产权转化,公司增加营收10亿元,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创收近百亿元。

雄安新区管委会综合执法局局长牛爱国表示,新区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对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的重要促进作用,未来将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布局,为建设美丽雄安贡献知识产权力量。

激活知识产权新动力,为企业发展引灌金融活水

如何让知识产权的含金量转换为企业发展的真金白银,是不少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的烦恼。

“不押砖头押专利”,不仅是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主任高红霞的“口头禅”,也是中心助力企业加速发展的措施。自2021年12月启动以来,该中心不断深挖创新主体知识产权证券化、质押融资、基金等服务需求,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深度融合,加速知识产权与创新资源、金融资本、产业发展的多维融通,探索贯穿创新主体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推进企业将“软知产”变身“硬资产”。

中科国风科技有限公司在风电叶片行业有不俗成绩,在企业进入风电机组设备生产阶段后,急需资金支持。然而由于企业流水偏低,无固定资产抵押,始终无法获得融资。

2022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政策落地,让中科国风看到了“破冰突围”的希望,并向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寻求帮助。中心经过梳理,确定中科国风有效发明专利18件,有效实用新型专利22件,并联合建设银行鑫茂支行对中科国风进行贷前尽调,最后确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放款3000万元,让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据了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在京津冀方兴未艾。河北利用多种形式拓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截至今年9月,全省知识产权质押登记金额116.15亿元,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天津通过建设知识产权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目前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储架达到20亿元;北京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引导知识产权运营平台、财富资本管理集团等北京服务机构落户天津,推动三地转移转化工作发展。

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的活水,滋养了京津冀众多企业高质量发展。

知识产权赋能,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今年7月份,全国首单知识产权海外被侵权损失保险落地雄安新区,由中国人保旗下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河北华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保险保障50万元,为该公司中医药制药设备“出海”保驾护航。

随着海外市场的拓展,国内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更多挑战。探索知识产权海外保护工作,加强对区域内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京津冀三地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共同努力的方向。

“加强中关村科学城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试点。”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梁心新表示,为打造京津冀知识产权国际高水平人才高地,国家知识产权局还支持北京开展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基地试点建设,支持清华大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学院联合培养知识产权与创新政策硕士,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

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促进创新要素在京津冀自由合理流动,推动三地知识产权协同发展,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是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的重要举措,也必将为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 相关阅读
  • 专家:客观看待外资规模波动 吸引外资有诸多有利条件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孙阳)今年以来,外媒极力炒作“中国吸引外资下降”等话题,大加渲染外资撤离的悲观情绪,并以此唱衰中国经济。根据商务部12月2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1-1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

    时间:12-21
  • 商务部:目前国内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孙红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21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国内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受大范围寒潮天气影响,部分地区的蔬菜价格阶段性上涨,粮食、食用油、肉类、鸡蛋...

    时间:12-21
  • 业界:倾力打造数字经济高地 讲好高质量发展经验

    数字经济正在我国蓬勃发展。其中,北京市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城市,近三年新设企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共计3万余家,核心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超8000家,建设5G基站累计10.4万个,千兆固...

    时间:12-21
  • 小商品触达更大市场 我国外贸韧性持续彰显

    “都卖断货了,我正忙着找原料加工补货呢!”提到近期海外购物季的销售情况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售帽子的柳文海十分喜悦。他的店铺在购物季期间准备的100多万顶帽子基本销售一空,一天时间里最多售出超过10万顶帽...

    时间:12-21
  • 医疗付费这件事 交通银行“信用就医”便捷办

    “以前来医院,挂号、检查、取药都要在窗口反复排队缴费,耗时费力。没想到现在可以‘先看病,后付费’了!医生开好药后‘信用就医’自动支付,不用去窗口排队缴费了,确实轻松很多。”说起使用“信用就医”的体验,...

    时间:12-21
  • 业界:把握数字技术发展趋势 为数字经济提供数智支持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孙博洋)当前,数字经济正在全面重塑国际经济格局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能否成为经济发展...

    时间:12-21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完善竞技体育食源性兴奋剂检测实验室认可管理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孙博洋)记者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获悉,近日,CNAS发布了竞技体育食源性兴奋剂检测认可管理规范,作为对竞技体育食源性兴奋剂检测实验室进行认可管理的依据。 据了解,...

    时间:12-21
  • 智能芯片如何选型?“智越计划”举办首次全体会议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赵竹青)12月19日,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智能芯片应用场景及选型需求技术交流会暨“智越计划”首次全体会议,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成功举办...

    时间:12-21
  • 388个品牌拟认定为新一批中华老字号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孙红丽)商务部12月21日公示新一批中华老字号拟认定名单,共有388个品牌。 据悉,根据《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和《商务部等5部门办公厅(室)关于开展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工作的通...

    时间:12-21
  • 2023中国(宜兴)新能源产业科技提升服务行动成功召开

    人民网宜兴12月21日电 (记者王震)12月19日,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补短板、锻长板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中国(宜兴)新能源产业科技提升服务行动”在江苏宜兴召开。 活动邀请院士...

    时间:12-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