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 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

2023-12-26 15:01: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12月26日电 (黄盛)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如何建设金融强国?如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如何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在日前举办的“启航·2023金融强国论坛”上,来自政、商、学界的多位专家代表,就金融强国建设等话题进行了研讨。不少与会专家认为,目前我国金融正在经历从大到强的质变阶段,“金融强国”目标的提出表明金融工作上升为国家发展的新高度,应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

多位与会人士认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必须确保金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不断提升金融工作的专业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业,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

北京市石景山区区长李新表示,近年来,石景山区将现代金融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培育,打造京西地区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力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贡献力量。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颖表示,将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优化金融生态和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金融体系。

“人民币国际化”是金融强国路上的关键一环,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建议,要增加货物贸易的进口、增加服务的进口,使得进出口的顺差逐步成为进出口平衡,加速推进人民币走向世界国际化的过程;在“一带一路”倡议落地推进的过程中,也应该尽可能地用人民币投资和贸易,并加大离岸人民币的资金池,加大资本市场各种扣费,扩大外资到中国市场投资的额度,从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认为,金融强国的建设路径包括提高国家的信用能力;建设国家的软实力,完善法制,提高社会的契约精神;通过金融创新提升金融的功能和效率,满足实体经济社会多样化的需求;走国际化道路。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兼秘书长何龙灿认为,科技创新是上市公司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本市场在推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将积极服务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通过推动上市公司创新发展,为加快金融强国建设贡献产业力量。

金融机构是建设“金融强国的主角之一,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表示,实现金融强国必须增强五种思维,科技思维、投行思维、生态思维、产业思维和系统思维。“金融强国”目标给金融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金融机构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中国银河证券董事长王晟表示,证券业要做到稳中有进、守正创新,既要做好业务创新与突破,又要做好合规与管理,牢牢守住风险的底线。

易方达基金董事长詹余引认为,金融创新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推进金融创新必须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

物美集团创始人、多点创始人张文中认为,金融+民生消费、金融+科技、金融+ESG、金融+信息化服务“大有可为”。

作为本次“启航·2023金融强国论坛”的主办方,金融界董事长张斌表示,论坛旨在顺应时代趋势,落实国家战略。未来金融界将一如既往,为中国经济的前行之路,为金融强国的实践之路凝聚信心,凝聚力量,凝聚成功。

也有与会人士表示,建设金融强国,需要搭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需要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服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需要提供高质量的国际金融产品,数字化的金融基础设施,为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促进各国实体经济发展,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贡献。

  • 相关阅读
  • 技术优势助力车企迈向高端市场 自主品牌迸发新活力

    人民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栗翘楚)近年来,凭借制度优势、市场优势,以及政策与市场协同配合,我国新能源汽车成功实现换道超车,为我国汽车工业带来澎湃动力。业内人士表示,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推动下,当前传统...

    时间:12-28
  • 商务部等10部门发文: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

    人民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等10部门近日发布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提出12项措施促进加工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其中提到,鼓励开展高附加值产品加工贸易。支持电子信息、...

    时间:12-28
  • 擦亮生态底色 绿色低碳锻造产业新优势

    随着绿色经济的加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规模逐步扩大,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如何聚力双碳目标,探索经济与环境双赢发...

    时间:12-28
  • 推动生产力提效和创造力跃升 业内加速AI终端产品创新

    人民网北京12月28日电 (焦磊)当前,生成式AI技术的广泛应用表现出强大创造性和场景适用性,赋能人们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深刻变革。作为全场景生产力平台,PC端AI具备多项性能及场景优势,成为AI普惠的主要终端产品...

    时间:12-28
  • 2023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预计超5200万人次

    人民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乔雪峰)记者从首都机场获悉,2023年,首都机场预计全年将执行航班3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约5285万人次,国内旅客吞吐量已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航线网络覆盖5大洲47个国家的207个航点。...

    时间:12-28
  • 助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 京雄高速全线贯通构建京雄1小时交通圈

    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全线正式实现通车运营。受访方供图 2023年12月28日,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五环至六环段顺利贯通,这标志着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全线正式实现通车运营,由北京西南五环驾车至雄安新...

    时间:12-28
  • 商务部:扎实做好节日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

    人民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孙红丽)元旦、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佳节,也是居民消费旺季。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28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扎实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组织开展一系列节日促消费活动,...

    时间:12-28
  • 如何看待当前外资规模波动?商务部回应

    人民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孙红丽)12月28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商务领域重点工作有关情况。 会上,有记者问,今年以来,境外一些机构热衷炒作“中国吸引外资下降”等话题,渲染悲观情绪,并以此...

    时间:12-28
  • 商务部:中国外贸将继续保持回稳向好的势头

    人民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孙红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28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外贸顶住压力,克服外需下滑、价格下行和去年高基数影响,展现了较强韧性。商务、海关等部门和重点省市监测显...

    时间:12-28
  • 2023年,这些科技名词描绘创新中国

    2023年,科技浪潮汹涌澎湃,从人工智能的深入应用到量子计算的前沿探索,从深空探测的壮丽征程再到新能源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每一项创新都谱写着辉煌篇章。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广泛地应用到了生产、生活...

    时间:12-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