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描绘大国工程的新时代画卷——我国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4-01-21 08:35:00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描绘大国工程的新时代画卷——我国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神舟”飞天,“天问”探火,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奋斗者”号万米深潜,“南水北调”“东数西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类工程建设加速推进,汇聚成一幅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画卷。一项项大国工程成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前沿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新年伊始,“中国天眼”FAST再度传来好消息。截至目前,“中国天眼”已发现新脉冲星870余颗,是同时期内国际所有其他望远镜所发现数量的3倍多。

口径500米,反射面板总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能接收到百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中国天眼”让中国科学家站在了人类视野的最前沿,取得一个又一个世界级科学发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科学装置对探索科技前沿问题、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陆续建成“中国天眼”、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等一批科技基础设施,“慧眼”“夸父一号”等卫星不断取得新发现。一系列科学工程的建设运行,有力提升了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拓展着人类对未知领域的认知边界。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同样需要大工程的引领。

1月9日,东航的一架C919飞机执行MU5137航班,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这是C919飞机在京沪航线上定期商业航班的“首秀”。

为圆“大飞机梦”,我国持之以恒集智攻关,来自不同单位的近30万人参与研制。C919研制成功使我国掌握了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带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群体性突破。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国推动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战略制高点。

创新引领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1月7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安全靠泊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3000多名游客井然有序下船,航程1119海里的商业首航圆满完成。

因产业链长、带动性强,邮轮产业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据介绍,一艘大型邮轮可拉动数倍于自身价值的配套供应链建设,仅总装建造就能创造超过5000个就业岗位,邮轮建造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比例可达1∶14。

大工程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近年来,我国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一系列大工程建设,不断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通过复兴号高速列车研制,我国形成了由大量企业组成的自主化产业链供应链,有力推动了我国轨道装备产业体系现代化。

——“东数西算”工程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西部城市迎来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将助力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深圳市和中山市进入“半小时生活圈”。

此外,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推动建设一系列工程项目,不断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积聚起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集智攻关 制度优势充分彰显

大工程建设不易,其中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更是难上加难,新型举国体制给了我们攻坚克难的底气。

10909米!这是“奋斗者”号创造的我国载人深潜纪录。极端恶劣的深海环境对潜水器抗压能力、操控性能、通信系统的考验,无一不是世界级的科技难题。

面对挑战,我国组织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近千名科研人员开展协同攻关,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奋斗者”号部件的国产化率超过了96.5%。

从“南水北调”到“西电东送”,从中国空间站到锦屏大设施……无一不是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我国有效调动起全社会创新力量和资源,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一些传统短板取得长足进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科技新赛道处在世界第一梯队。

大国工程铸就大国力量。有理由相信,新征程上,我国将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聚焦“四个面向”,更高质量地推进大国工程建设,为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 相关阅读
  • 孵化AI创新思维 首届人工智能应用大会在京举办

    人民网北京1月22日电 (焦磊)随着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发展备受业界关注。日前,首届人工智能应用大会暨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人工智能应用专业委员会揭牌典礼在北京举行。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企...

    时间:01-22
  • 人民银行再次调整LPR报价行名单 1月22日起实施

    人民网北京1月22日电 (黄盛)自2024年1月22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对场内外LPR报价行进行了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调整了LPR报价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行新增两家银行,...

    时间:01-22
  • 工信部:数字技术赋能银发经济 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 

    人民网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申佳平)借助智能家居设备,老年人能对身体状况进行实时分析;开启“长辈模式”,网站字体、图标便可一键放大;收看智能技术教学视频、线上“微课堂”,老年人加速融入智慧时代……当前,...

    时间:01-22
  • 商务部:优化银发消费发展环境 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人民网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孙红丽)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了相关情况。 “银发经济涉及面广...

    时间:01-22
  • 新内涵新举措 发展银发经济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人民网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申佳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和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近期印...

    时间:01-22
  • 商务部:家政从业人员现有3000万左右 实际需求超5000万

    人民网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孙红丽)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了相关情况。 家政服务业是促消费...

    时间:01-22
  • 各地积极扩大有效益投资 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支撑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2023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4年,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2024年以来,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领域,一项...

    时间:01-22
  • 非遗味道成为村民致富“新路子”

    让非遗技艺活起来、非遗产业旺起来、非遗产品火起来,河南安阳内黄县的腐竹和状馍成了非遗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乡村因非遗而兴,“舌尖上的美味”成为村民致富“新路子”。 内黄县,地处黄河故道,丰沃的土壤...

    时间:01-22
  • 中国气象局:2023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揭晓

    人民网北京1月22日电 (欧阳易佳)中国气象局近日公布“2023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杜苏芮”北上发威等入选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地中海罕见飓风“丹尼尔”引发利比亚巨灾等入选国外十大天气气候事...

    时间:01-22
  • 业界:“以建促用、建用并举”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创新发展

    人民网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杜燕飞)千兆光纤网络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在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有业界人士表示,无论是从网络...

    时间:01-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