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新内涵新举措 发展银发经济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2024-01-22 11:00: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申佳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和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近期印发。银发经济有何内涵?为何受重视?又该如何发展?对此,在1月22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一一作出回应。

银发经济包含“老龄经济”和“备老经济”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介绍,通过广泛征求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群众代表的意见,参考主要国家经验做法,综合考量后将银发经济界定为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具体来看,包含“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和“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两个方面。

从国家的规划引领看,发展银发经济充分呼应并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从财富储备、人力资源、物质服务、科技支撑、社会环境五个方面明确了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其中对扩大健康产品服务、发展养老金融、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打造老年宜居环境等做出了部署安排。因此,将“预备于老”的相关产业纳入银发经济范畴,是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框架下的总体考虑。

从个体的生命周期看,老年阶段和未老阶段并不是割裂开的,应作为有机整体统筹谋划。在未老阶段进行物质和财富储备、健康管理,在老年阶段才能更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比如,推动老年人的健康长寿,要着眼于生命全周期健康,将健康管理前移到中青年阶段,为步入老年阶段后获得健康幸福的晚年奠定良好基础。又如,从中青年阶段起就更好地规划财富储备,通过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不断夯实老年阶段的收入保障。

从社会的代际传递看,银发经济发展离不开各年龄人群的共同参与。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老年人的当下需求,将是年轻人的未来需要。社会共识的凝聚,更多人群的响应,为银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银发经济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近年来,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专项规划,明确提出了发展银发经济的任务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表示,此次印发的《意见》,围绕人民群众所盼所想,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张世昕表示,发展银发经济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我国有近3亿老年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老年人期待提高生活品质的愿望和需求在不断增强,特别是以“60后”为代表的“新老年群体”,推动着需求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既包括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需求,也包括健康、养老等服务需求,还有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诗和远方”新需求。群众有所呼,政策有所应。发展银发经济有利于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产品和服务需求。

同时,发展银发经济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涵盖一二三产业,孕育着新机遇,也必将催生新领域和新赛道。当前,我国银发经济刚刚起步,供给体系和能力尚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需要,质量效率也有待持续提升。发展壮大银发经济,就是要以需求牵引供给,积极回应老年人核心关切,从关键小事着手,满足各类养老需求,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同时,以供给创造需求,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建设现代化银发经济产业体系,将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此外,发展银发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老年人相关的经济活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发展新机遇。面向亿万老年人及家庭的银发经济,正在成为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成为兼顾当前与未来、促进民生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动能,成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新支撑。

4方面26项举措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张世昕表示,《意见》是新时代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旨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意见》具体提出了4个方面26项举措。

一是发展民生事业,解决急难愁盼。以需求为牵引,从“关键小事”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围绕老年助餐服务、居家助老服务、社区便民服务、老年健康服务、养老照护服务、老年文体服务、农村养老服务等7个方面老年人急需的高频服务,分别提出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

二是扩大产品供给,提升质量水平。重点开展培育高质量经营主体、推进产业集群示范、提升行业组织效能、推动品牌化发展、开展高标准领航行动、拓宽消费渠道等6大行动,通过高质高效的供给创造需求,提升银发经济整体规模。

三是聚焦多样化需求,培育潜力产业。围绕老年用品制造、智慧健康养老、康复辅助器具、抗衰老产业、养老金融、旅游服务、适老化改造等7个前景好、潜力大的产业,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切实把实事办好。从科技创新应用、用地用房保障、财政金融支持、人才队伍建设、数据要素支撑、打击涉老诈骗等6个方面提出实实在在的一揽子支持政策。

《意见》同时还提出要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刘明指出,在处理民生和经济、事业和产业关系上,《意见》始终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将“解难题、强产业”作为两个关键着力点。一方面,将发展民生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聚焦老年人吃饭、购物、就医、养老、文化等身边的“关键小事”,覆盖居家、社区、机构、社会等生活场景,既保障基本民生、刚需服务,又方便老年人享受美好生活;另一方面,结合时代发展和老年人需求变化,重点培育一批市场前景明确的潜力产业,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参与,丰富和扩大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也就是说,在发展方向上,推动事业和产业协调统一、互促共进,实现‘1+1>2’的效果;在政策引导上,注重事业和产业的良性循环,促进相辅相成;在监督管理上,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实现规范健康发展。”刘明说。

  • 相关阅读
  • 暂未发现水利工程震损险情 水利部针对新疆地震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人民网北京1月23日电 (欧阳易佳)2024年1月23日凌晨,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随后发生多次4级以上余震。据水利部消息,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迅即部署水利抗震救灾工作,指出此次地震烈度大、余震多,要迅...

    时间:01-23
  • 步履铿锵 2023年"三农"工作交出满意答卷

    2023年粮食产量13908.2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全年脱贫劳动力务工总规模达到3396.9万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8%……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汇聚成了2023年“三农”工作的满意答卷...

    时间:01-23
  • 农业农村部:抓好三方面工作 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人民网北京1月23日电 (方经纶)1月23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表示,2023年生猪市场供应充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年猪肉产量5794万吨,比上年增...

    时间:01-23
  • 农业农村部:春节期间“菜篮子”产品供给总量有保障

    人民网北京1月23日电 (方经纶)1月23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表示,春节期间“菜篮子”产品供给总量有保障。 “小小‘菜篮子’,事关大民生。每逢...

    时间:01-23
  • 从五方面推动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检测装备是以工业传感器与仪器仪表为基础,围绕制造工艺实施、生产质量管控、设备运行管理、安全环境监测等智能检测需求,与制造工艺强耦合,具有融合感知、自主分析、实时反馈等智能特征,用来实现稳定生产运行...

    时间:01-23
  • 凡人微光亦能照亮无尽苍穹 走近2023“最美铁路人”

    日夜交替,他们为列车安全畅通运行保驾护航;寒来暑往,他们在铁路项目建设现场挥洒汗水;日月流转,他们埋头铁路核心技术攻关勇攀高峰……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是践行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榜样,是千万铁路职工...

    时间:01-23
  • 农业农村部:着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人民网北京1月23日电 (方经纶)1月23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介绍,2023年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继续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脱贫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获得...

    时间:01-23
  • 农业农村部:2024年“三农”工作突出抓好两大板块三个重点

    人民网北京1月23日电 (方经纶)1月23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介绍2024年“三农”工作重点。 邓小刚表示,在工作布局上,紧紧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

    时间:01-23
  • 农业农村部:我国粮食产量增、结构优、储备足 粮食安全有保障

    人民网北京1月23日电 (方经纶)1月23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表示,我国粮食产量增、结构优、储备足,粮食安全有保障。具体可以从生产、结构、库...

    时间:01-23
  • 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粮食产量13908.2亿斤

    人民网北京1月23日电 (方经纶)1月23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介绍,2023年粮食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

    时间:01-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