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从五方面推动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01-23 11:17: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智能检测装备是以工业传感器与仪器仪表为基础,围绕制造工艺实施、生产质量管控、设备运行管理、安全环境监测等智能检测需求,与制造工艺强耦合,具有融合感知、自主分析、实时反馈等智能特征,用来实现稳定生产运行、保障产品质量、提升制造效率、确保服役安全等目标的在线检测装备。当前,智能检测装备已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钢铁、石化、纺织、医药等各行业。

发展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具有重大意义

2023年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强调,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智能检测装备是“工业六基”的重要组成和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重要领域,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发展智能检测装备是补齐短板弱项、建设制造强国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在制造业检测领域仍存在技术基础薄弱、高端供给不足等问题,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短板。智能检测装备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技术水平和制造质量。

其次,发展智能检测装备是推动产业数字化、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保障。产业数字化,装备要先行。发展智能检测装备将为系统深入推进智能制造提供装备支撑,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提供根本保障。

再次,发展智能检测装备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选择。发展智能检测装备,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检测精度、质量稳定性,实现装备性能、效能和价值的提升,有利于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

智能检测装备产业迎来大力发展窗口期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陆续发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等指导性文件,支持以智能检测装备为代表的装备行业做大做强,智能检测装备技术、产品和产业迎来大力发展的窗口期。

一方面,新兴技术赋能智能制造加速检测装备行业智能化转型。伴随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制造业的深度应用,智能检测装备的感知、处理和通信能力被赋能跃升,正在推动制造业检测方式、产线运行模式甚至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

另一方面,下游市场需求将倒逼智能检测装备提质增效。终端产品的定制化、集成化、智能化需求快速增长,将倒逼企业以更短周期调整产能、更新产品。智能化产品也相应要求必须配备生产过程检测,而且要求智能检测装备具备更高精密度、更快速的检测性能。

从五方面推动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需要认识到,我国智能检测装备产业起步较晚,企业大多规模较小,部分重点行业及应用场景“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痛点难点大量存在,成为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的关键短板。随着智能检测需求日益增加,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为抓住发展机遇,需要以问题为导向,着重从标准引领、场景驱动、平台服务、集群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加快建设智能检测装备标准体系。要定位好技术指标要求的时代属性,针对国产产品“能用但不好用”问题,突出“三性两化”(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智能化、绿色化)等特征性指标,强化环境适应性等装备应用性能技术要求,推动标准体系成为用户“敢用”“愿用”国产检测装备的有力保障。

二是要注重智能检测装备与场景结合、与相关产业同步发展。当前重大工程和项目场景的环境参数往往趋向极端化,原位实时检测需求迫切,需要推动检测装备与制造场景紧密结合,实现智能检测装备向高精准、高可靠、高环境适应等方向不断发展。要突破高精度传感器、工业相机、光学组件等关键零部件,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三是要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针对智能检测装备与工艺结合深度不够、用户不愿用不敢用等问题,要建立公益服务机构,支撑政府,联合引导制造商和用户牵手,打通供需链条两端,促进政产学研协同,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验证,以共性平台强化中试验证能力,尽快推动新型智能检测装备技术熟化与产业化。

四是要推动智能检测装备集群化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价值链的拆解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变现,有针对性地固链强链补链延链,畅通集群协作网络,增强专业化配套能力,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同时要注重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强培育优质中小企业,促进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集聚发展。

五是要强化人才培养、支持打造人才团队。人才是竞争焦点,也是影响企业竞争力和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要从企业需求端出发,依托高校院所定向培养专业型技术和管理人才,加速构建创新能力强、产教结合紧密、培养机制灵活的人才创新环境,稳固打造具有行业优势的应用型团队,实现智能检测技术的可持续供给。(作者系智能检测装备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 相关阅读
  • 两部门紧急预拨3000万元支持新疆抗震救灾工作

    人民网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王震)据财政部网站消息,1月23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30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新疆做好地震灾害救灾工作,统筹用于应急抢险和受灾群众救助工作,重点做好搜救转移安置...

    时间:01-24
  • 我国公交行业积极推进适老化更新改造 让老年人出行更便捷

    “以前公交车底板高,上下车很费劲,现在一抬脚就能轻松上车。”在山东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南巴士220路公交车上,乘客马大爷描述着低地板公交车带来的幸福感。 加快推广应用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共汽电车、持...

    时间:01-24
  • 业界:提高核心竞争力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带动作用

    人民网北京1月24日电 (黄盛)2023年1-11月,地方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6万亿元,利润总额1.6万亿元,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有力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在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

    时间:01-24
  •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制造业中试助力新型工业化建设

    人民网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申佳平)从实验室一步步走向市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道路上,离不开中试。 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制造业中试,核心是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时间:01-24
  • 2024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聚力提升电子烟监管效能

    人民网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申佳平)据“工信微报”消息,1月22日至23日,2024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聚力提升电子烟监管效能,全面加强新型涉烟监管。 金壮龙在讲话中指出,2023年,烟草行业主要...

    时间:01-24
  • 国资委: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

    人民网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王仁宏)今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资委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在前期推动央企把价值实现相关...

    时间:01-24
  • 国资委:优先保障民生供给 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人民网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王仁宏)进入冬季,随着各地供电和供暖需求的持续攀升,能源保供进入迎峰度冬的关键期。今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财务监管与运行评价局局长、新闻发言人李冰在国新办...

    时间:01-24
  • 国资委:央企研发投入连续两年过万亿 创新效能进一步提升

    人民网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王仁宏)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实现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庄树新表示,2023年,国...

    时间:01-24
  • 国资委:2023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8万亿元 

    人民网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王仁宏)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实现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据介绍,2023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8万亿元、利润总额2.6万亿元、归...

    时间:01-24
  • 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人民网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赵竹青)1月23日,国家航天局在京举办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投入使用仪式。该卫星具有高光谱、大范围、定量化探测等特点,可实现污染气体、内陆水体、陆表生态环境、蚀变矿物、岩矿类别等要素...

    时间:01-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