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银行保险业做好“五篇大文章”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撑

2024-01-26 09:39: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截至2023年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2%;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到27.2万亿元,同比增长31.7%;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06万亿元,同比增长23.27%,比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高13.13个百分点;目前已积累养老金规模超过6万亿元,覆盖近1亿人……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1月2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

国新办举行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摄

——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力度,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介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围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切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2%,其中,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均超过四成;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1%,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1%。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完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会同有关部门稳妥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制造业金融支持举措,指导金融机构落实落细各项政策要求,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支持力度,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努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金融支撑。”李明肖表示。

——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据李明肖介绍,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加大对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持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截至2023年末,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到27.2万亿元,同比增长31.7%。完善绿色保险统计标准,推动保险机构加强对环境资源保护与社会治理、绿色产业和绿色生活消费等方面的风险保障。2023年,绿色保险业务保费收入达到2297亿元,赔款支出1214.6亿元。

“下一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健全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督导银行业保险业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金融力量。”李明肖说。

——努力打造又普又惠、好用不贵的中国特色普惠金融体系。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郭武平介绍,经过十多年发展,我国普惠金融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2023年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06万亿元,同比增长23.27%,比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高13.13个百分点;2023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78%,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普惠型涉农贷款2023年底达12.59万亿元,同比增长20.34%,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0.2个百分点,利率同比下降0.87个百分点。

郭武平表示,2024年,我们将综合小微企业、涉农主体、民营企业贷款,形成普惠信贷统一的监管口径,开展考核评估和数据披露,同时明确监管重点。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确定信贷投放节奏,力争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和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积极发展首贷、续贷,续贷要做到应续尽续、能续尽续,鼓励与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的中长期贷款,推广随借随还的循环贷款,满足市场主体多样化融资需求;继续引导银行放宽抵押物要求,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加强金融机构在产品销售、信息披露、收费定价等方面行为监管,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增加对小微企业法人信贷支持,提高小微企业法人贷款和户数比重,合理提升县域存贷比水平,将新增县域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为县域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助力共同富裕。

“我们将着力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努力打造又普又惠、好用不贵的中国特色普惠金融体系,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郭武平说。

——发挥保险保障优势,更好参与和服务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负责人尹江鳌表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商业养老金融改革,在引导养老保险机构聚焦主业转型发展,服务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已积累养老金规模超过6万亿元,覆盖近1亿人;养老理财自2021年9月试点至今,11家理财公司在10个试点城市发行了51个产品,认购投资者约47万,规模超1000亿元;特定养老储蓄自2022年11月启动试点至今,存款人数约20万人,余额接近400亿元;商业养老金自2023年1月起在十省(市)启动试点以来,已累计开户超59万个;截至2023年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保单件数约74万件,累积养老准备金规模超106亿元;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和推动养老保险公司专业化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和落实银发经济有关政策意见,推动保险机构发挥保险保障优势,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尹江鳌表示,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为抓手,积极满足新产业、新业态人员养老保障需求。进一步优化个人养老金相关金融产品供给,针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特点,研究完善相关业务监管规则。及时总结经验,持续推进商业养老金融试点。稳步推动养老保险公司转型发展,引导推动公司发挥专业优势,更好参与和服务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推动数字金融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普惠性和可获得性。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动数字金融发展,积极引导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统计与风险监测司负责人刘志清说,在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加快,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显著提高。

刘志清表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持续加强监管引领,多措并举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引导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质效,全面加强风险管理。一是开展数字化转型评估工作并纳入到银行保险机构信息科技监管评级中,引导金融机构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加大资源要素投入,实现经营管理和服务变革。二是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优化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做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积极拓展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服务渠道,通过数字手段触达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客群,持续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可获得性。三是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将数字化风控工具嵌入业务流程,充分运用数字化能力提高风险管理和内控合规水平。

  • 相关阅读
  • 人民在线15周年伙伴大会在京举行

    人民网北京1月26日电 (记者韦衍行)1月25日,人民在线15周年伙伴大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大会以“舆情领航十五载,数智赋能谱新篇”为主题,旨在邀请合作伙伴共话网络舆论新生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

    时间:01-26
  • “三驾马车”稳中求进促发展 商务运行数据跑出“加速度”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历史新高,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2.5%; 货物进出口在高基数基础上以人民币计实现了正增长,出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左右; 实际使用外资规模为历史第三高;对外非金融...

    时间:01-26
  • 春运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1.82亿人次

    26日清晨,2024年春运北京地区开行的首趟高铁列车G6701次列车静待发车。人民网记者 乔雪峰摄 人民网北京1月26日电 (记者乔雪峰)1月26日,为期40天的2024年春运正式启动,春运首日,各地数以亿记的旅客们通...

    时间:01-26
  • 国家能源局:2023年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3.9%

    人民网北京1月26日电 (王绍绍)1月2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截至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1亿千瓦,同比增长55...

    时间:01-26
  • 记者去哪儿:聚焦春运首日 “流动的中国”有温度有活力

    1月26日,2024年春运正式启动。26日清晨5点34分,驶向邯郸东站方向的G6701次列车缓缓驶出北京西站,这是2024年春运北京地区开行的首趟高铁列车。 此前,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表示,今年春运时间为1月26日至3月5日...

    时间:01-26
  • 《2022-2023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发布

    人民网北京1月26日电 (记者许维娜)记者日前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获悉,《2022-2023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对外发布。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蓝皮书》全套一共15册,围...

    时间:01-26
  • 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 推动数据在不同场景中发挥“乘数效应”

    人民网北京1月26日电 (记者许维娜)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全球领先,数字技术和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为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数据要素×”...

    时间:01-26
  • 宜享花以提升用户体验为出发点,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当今市场环境下,市场竞争进入了“客户时代”。在“客户时代”的竞争体系下,企业都在反思,全力改善其提供的客户体验,同时通过科技赋能客户。数字时代,为适应不断发展的业务需要,金融业...

    时间:01-26
  • 商务部:我国引资规模仍处于近年来高位

    人民网北京1月26日电 (记者孙红丽)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有关情况。 关于2023年中国吸引外资规模出现一些波动,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会上表示...

    时间:01-26
  • 商务部: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 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

    人民网北京1月26日电 (记者孙红丽)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有关情况。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会上介绍,跨境电商是外贸的新...

    时间:01-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