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陕西眉县发挥各类人才作用 推动狝猴桃产业发展

2024-04-21 10:41:40

来源:人民日报

  陕西眉县发挥各类人才作用,推动狝猴桃产业发展——

  人才聚起来 产业强起来(深阅读)

  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着力发展狝猴桃产业的过程中,各类人才施所能、显身手,推动狝猴桃种得好、长得壮、卖得俏。日前,本报记者走进眉县,倾听这里乡村产业振兴的人才乐章。

  ——编 者

  秦岭北,渭水畔。当下正是狝猴桃抽梢孕蕾之时。若是秋季到陕西省眉县,可见一颗颗狝猴桃挂满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装箱,堆成小山的狝猴桃被有条不紊地分拣包装,运往全国各地。

  目前,眉县狝猴桃种植面积30.2万亩,占陕西省的1/3,年总产量超53万吨、综合产值超60亿元。狝猴桃产业覆盖全县91%的农户,占农民收入来源的80%。

  认准一业,繁荣一县,富裕一方。30余年来,一批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扎根于此,种出了可口的狝猴桃,卖出了增收的“金果果”。

  在试验站,农技专家——

  推动先进农技进村入户

  在眉县,只要是种狝猴桃的,没人不知道刘占德。

  58岁的刘占德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狝猴桃试验站首席专家。他头发花白,走路带风,将记者引到狝猴桃试验站的国家狝猴桃育种创新基地内,停在一片狝猴桃林旁。“这个新品种,我们已经研究了10年,今年可以推向市场。”他看着这片果树,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

  今年是刘占德在试验站的第十六个年头。

  自2006年起,眉县人民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实施“眉县狝猴桃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通过抓点示范、培训果农等方式,促进眉县狝猴桃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建立狝猴桃试验站便是举措之一。

  眉县位于秦岭北麓半丘陵地带,自然条件对于狝猴桃的糖分积累恰到好处。然而那时,进口狝猴桃可以卖到10元一个,眉县狝猴桃的田间收购价平均每斤只有1.5元。

  “我希望咱们农民辛苦种出的果子也能卖出好价钱。”刘占德走出校园,扎进了果园。2007年,刘占德先赴海外学习狝猴桃全链条技术经验,又在眉县调研走访,终于明白,本地狝猴桃缺的是管护。“由于缺乏科学管理,狝猴桃枝干长得‘披头散发’‘弯腰弓背’,果子怎么可能好呢?首先需要提高眉县狝猴桃种植的规范性。”刘占德说。

  一条土路,一间小屋,刘占德在初具雏形的试验站安顿下来。“晚上能听到猫头鹰的叫声,刚开始,一个人住都有点害怕。”在这里,刘占德把学到的先进技术和当地情况结合,总结出大棚架形、果园生草、充分授粉、合理负载等狝猴桃标准化生产的10项关键技术。

  起初他向群众推广,遇到了困难。听到让果园生草,果农们直摇头:“谁家田里有草,那说明这家人是懒汉咧!”

  怎么办?2008年,刘占德在金渠镇田家寨村建起了5个狝猴桃种植示范园,他先说服一些乡亲,按照技术指导种植。其他乡亲看着示范园里狝猴桃的长势,再回头瞅瞅自家狝猴桃的情况,渐渐便主动向刘占德请教起来。

  一传十,十传百。眉县涌现出一个个狝猴桃种植示范园、示范村。刘占德与团队也形成了“1+2+2+N”技术推广工作组模式,即“一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2名眉县农技干部+2名乡土专家+N个职业农民”,技术顺利进村入户。“精准示范,稳步推广。”刘占德这样总结。

  10余年过去,刘占德带领团队在试验站建起了狝猴桃种质资源圃,培育出6个新品种,研发出一套优质壮苗快速繁育体系,主持完成了《狝猴桃标准综合体》,并作为狝猴桃种植地方标准在陕西全省推广。

  曾经的小屋,已经扩大为集种质资源保存区、品种杂交选育区、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区和新技术示范展示区为一体的试验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派10余名专家常驻眉县。

  近年来,陕西省狝猴桃研究所、陕西狝猴桃专家大院等科研推广机构相继落户眉县。由齐峰果业等15所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3家科研推广单位发起成立的眉县狝猴桃学院,3年来培训果农23万人次。

  在万亩果园,青年新农人——

  将实用农技推广开来

  “下地很快就晒黑了,你瞧,过去我很白呢。”张育皮肤黝黑,咧嘴一笑,一口白牙。

  这名小伙子远近闻名。他制作的短视频专门讲解狝猴桃种植的各种问题,他担任理事长的眉县狝乡缘狝猴桃专业合作社,为眉县当地3万多亩狝猴桃提供技术服务。

  4年前,在福建福州做老师的张育总听父亲在电话里念叨:“现在村里种狝猴桃的都是60后,以后要给谁来种啊。”

  父亲的担忧,张育记在心上。儿时跟随父亲在狝猴桃树下玩耍的回忆不时涌上心头。2020年底,张育和妻子卖了房,回到眉县的田野里。“我不是想简单地包几亩地。我们可以培养一支社会化服务团队,把小农户做不了、做不好、做了不划算的生产内容承担起来。”张育说。

  张育的父母从事农资农机销售工作20余年,十里八乡谁的种植技术好,老两口一清二楚。“不少农技老把式都是老相识,听说我要做服务乡亲的事,大伙儿热情极了。”很快,张育拉起了一支由乡土种植技术带头人组成的服务队。

  服务什么?服务队提供专业设备,免费为果农进行土壤、花粉、果实等检测,技术人员再依检测结果提供土壤改良、配肥、授粉等技术服务。服务队还推出了“一园一方案”的托管服务,实现标准化管理。用张育的话说:“我们就是果园的‘医生’,田间服务就是对果园‘体检’‘诊断’‘对症下药’。”

  “不光是果园‘医生’,还是‘营养师’嘞!”营头镇上第二坡村村民荔跃华抢着说。

  老荔家里种了5亩狝猴桃,前几年产量少、裂果多,老荔便找到了张育。现在,荔跃华家的果园档案还储存在张育的电脑上。档案内容显示,老荔家的果树由于树龄老,有根腐黄化的问题,需要精心调养。合作社精心照管:调制复合型微生物菌剂改良土壤,果树萌芽展叶时科学抹芽、摘心,留好壮芽,果实成熟期对树体补充钙、镁及相关微量元素……在荔跃华看来,都是“奇招”。

  问题迎刃而解。荔跃华又来找张育,一进门便把一大包花生瓜子放上桌,说:“今年我这桃呀,在村里‘挑着’(最好)嘞!以后啊,叔给你宣传!”

  张育的合作社还引来更多有学历有知识的年轻人。“我们以前是靠经验总结技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在人家把原理讲明白了,还能改进。”老把式们竖起大拇指。短短几年,张育的合作社累计帮助农户增产狝猴桃超200万斤。

  近年来,眉县每年有计划地引进农业技术、科技管理、物流运营等各领域人才。目前,眉县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89个,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30多项。全县300余名返乡创业人才借助园区发展平台创建狝猴桃网络销售创业公司70余家。

  在眉县,相关从业者——

  着力塑造和擦亮品牌

  眉县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杨金娥办公室的书架上,书籍摆得满满当当。

  从宝鸡农校毕业后,杨金娥的工作就和狝猴桃产业紧紧绑在一起。但有次到外地参加活动,被问到狝猴桃为什么好时,杨金娥却语无伦次。“知道怎么种,却不会宣传。如何让眉县狝猴桃走出去?”

  不光得懂技术。从那以后,杨金娥钻进了书里,只要看到和眉县历史、狝猴桃典故相关的,都留心记下。现在,面对记者、客商,她能讲得头头是道。“我不只是技术员,也是宣传员。”杨金娥说,“塑造和擦亮品牌,耐心比决心重要。”

  不只是杨金娥。多年来,为了叫响当地狝猴桃品牌,眉县想了许多办法:从举办狝猴桃国际贸易与技术交流会,到举办狝猴桃产业发展大会;从眉县人跑马拉松时穿带有狝猴桃标识的服装,到举办主题征文大赛……各方一起出力,共同塑造眉县狝猴桃区域公用品牌。

  近年来,眉县持续开展农民科技大培训等。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史晓峰说,眉县将用好眉县狝猴桃科创中心、狝猴桃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等平台引进人才,推动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工作,加大物流冷链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果品贮藏、智能化分选、冷链运输能力,推动眉县狝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140多位技术专家扎在科研一线,6.7万余户果农忙碌在果园中,8200余人活跃在全国各地的“眉县狝猴桃”品牌形象店、电商平台推广品牌,每年有10万人次参与农民科技培训……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越来越多的人共同书写乡村全面振兴的甜蜜故事。(人民日报 记者 原韬雄)

  本期统筹:张佳莹

  • 相关阅读
  • 违规改装、充电困难 电动车治理难题何解?

      让电动自行车便民又安全(金台视线)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等也呈增长态势。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较2022年上升17.4%...

    时间:04-22
  • 支持境外机构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

      本报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罗珊珊)商务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聚焦境外机构业务特点和境内科技型企...

    时间:04-22
  • “中国消费市场充满活力”(见证·中国机遇)

      “中国消费市场充满活力,消费者对新科技、新产品的接受程度高,不断引导我们发掘更多合作领域。我们对中国市场非常有信心!”佳通轮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应毅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佳通轮胎...

    时间:04-22
  • 数据共享助力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林丽鹂)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自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与国家能源局签订数据共享合作备忘录以来,两部门通过数据共享,加大能源监管力度,防范、化解能源行业安全风险,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时间:04-22
  • 3元吃半自助 早餐市场为何这么卷

      9元一笼包子、8元一个煎饼或鸡蛋灌饼,对于很多在外吃早餐的北京市民来说,已经是寻常价码。若是有个餐厅说3元粥品、豆浆、牛奶不限量,吸引力是不是一下就上去了?北京青年报记者观察到,目前在多家中式连锁餐厅...

    时间:04-22
  • 新晋网红城市接住“泼天富贵”,“历史网红城市”也在变招

      “最牛文旅推介官”李白的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成就了扬州的“历史网红城市”地位。然而,面对淄博、黔东南、哈尔滨、天水等“后浪网红城市”一波波的冲击,扬州变招了。  今年三月,扬州出台《加快建设国...

    时间:04-22
  • 一些年轻人缴存个人养老金积极性为何不高?

      专业人士建议,建立应急支出机制,通过差异化制度设计,鼓励更多人参加  本报记者 窦菲涛 本报实习生 梁予晨 《工人日报》(2024年04月22日 06版)  阅读提示  目前,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平稳,先行工作取得积...

    时间:04-22
  • 新能源车险的“两难”困境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  在新能源汽车售价普遍下调的同时,一些车主反映车险保费不降反升、续保时遭遇拒保,这给他们带来了困扰。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应优化新能源车险定价机制、禁止不合理拒保行为,着力解决群众购车后顾...

    时间:04-22
  • 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贵州)签约资金超3200亿元

      中新社贵阳4月21日电 (记者 张伟)以“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 共赢产业发展新未来”为主题的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贵州)21日在贵阳开幕。  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贵州)包含考察活动、综合活动和专...

    时间:04-22
  • 广交会“中国制造”展现新气象 依靠创新收获全球订单

      中新社广州4月21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交会历来被视为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近日在广州闭幕的第135届广交会一期,从展品结构、到会采购商人数等方面展现了“中国制造”新气象,释放出了新信号。  ...

    时间:04-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