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激发“氢”动力 氢能产业点燃绿色新引擎

2024-04-26 09:19: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近年来,我国氢能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可再生能源制氢势头强劲,应用场景加速拓展,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陕西研发首条氢燃料电池系统装配线,填补当地燃料电池系统生产的空白,产品性能全国领先;北京氢能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三级跨越,提前完成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化应用;四川实现“制储运加用”氢能产业链全覆盖,不断拓展氢能在分布式能源、飞行器等领域的应用,打造“成渝氢走廊”……

多位专家表示,在全球能源向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下,氢能产业已经成为当前能源技术变革的重要方向,要不断完善产业生态,形成“虹吸效应”,推动氢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绿氢是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基础。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制氢,可实现全生产流程基本不产生温室气体,有效降低碳排放。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绿氢项目“中石化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已全面建成投产,制氢规模达到每年2万吨。在占地9700多亩的项目园区,太阳光正以最佳角度照射到50多万块光伏板上。这些光伏板的倾角均通过专业辐照测算,确保全年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大化,年发电量近6亿千瓦时,平均每天发电159万千瓦时。绿电被输送到绿氢工厂制取氢气,实现“绿氢”替代“灰氢”的绿色降碳生产。

“这是绿氢炼化首次实现规模应用,对炼化企业大规模利用绿氢实现碳减排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技术和产业创新,绿电绿氢一体化生产、氢能基础设施和氢基碳中和解决方案等将逐步走向成熟,预计未来10-15年将是绿氢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并有望实现绿氢在主要应用领域的规模化部署。

绿氢技术为氢能产业上游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产业下游的延伸则有赖于氢能与交通运输业、制造业、建筑业等领域的“跨界联动”。

近年来,氢能的应用场景加速拓展,产业链中下游实现“多点开花”。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达速试跑,实现全系统、全场景、多层级的性能验证;全球首个氢气品质移动检测车公开亮相,攻克可移动化气体痕量高精度分析技术的“卡脖子”难题;国家能源氢储运创新平台组团上阵,推动我国氢储运关键技术自主化和产业链自控……

据国家能源局科技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氢能示范应用在交通领域有序推进,在工业、建筑、储能等领域积极拓展。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售量新增5791辆,同比增长约72%;已建成加氢站407座,其中综合能源站已经成为主要建站方式,占比达到58%。

在常规领域之外,未来产业加速赋能,氢能产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探索“AI+氢能”的行业智能化之路。

在上海,我国首个外部环境感知、整车集成优化控制的人工智能系统正式发布,为氢能物流车提供了更节能、更长途的解决方案,实现发动机寿命提高15%,续航里程增加20%;在天津,全球首台氢电混合动力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公开亮相,搭载港口全面数字孪生技术底座,依托5G通信技术、北斗导航技术,无需借助任何标记物,即可实现自动驾驶。

“氢能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将有效拓展氢能市场应用的新空间,助力我国实现‘2035年形成多元氢能应用生态’的战略目标。”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宇表示,人工智能与氢能的跨界融合创新有着重大的示范效应,随着人机协同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与氢能的“两能”融合将助力达成“双碳”目标,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和智能化发展。

  • 相关阅读
  • 3月中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24.64万亿元人民币

    人民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官网消息,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3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4.6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47万亿美元)。 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53万亿...

    时间:04-26
  • 加码智能化 2024款赛那聚焦三个革新

    人民网北京4月26日电 (焦磊、实习生张泊洋)当前,新能源汽车迎来下半场竞逐,智能化成为车企发力焦点。日前,广汽丰田2024款赛那正式上市,广汽丰田副总经理彭宝林介绍,赛那车型自2021年上市以来持续热销,仅用...

    时间:04-26
  • 巡网融合进入新阶段 业界探索出租车发展最优解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民众已经逐渐形成了手机打车的用车习惯,传统出租汽车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旧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业内专家表示,出租汽车行业可以通过巡网融合实现科技赋能...

    时间:04-26
  • 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发布

    人民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孙博洋)今天是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在今天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市...

    时间:04-26
  • 国潮风起非遗焕新 业界探索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人民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许维娜)选择一个栩栩如生的糖艺作品,让童年的甜蜜记忆重现;身着一件华丽精致的马面裙,与跨越千年的东方美学进行一次时空交错的对话;观看一场充满魅力的皮影戏,让自己在灯光与影子...

    时间:04-26
  • 成都深圳城际货运集装箱班列实现每周四列双向对开

    正式开行的成都至深圳快速集装箱班列。 受访者供图 记者从中国物流集团了解到,4月26日,成都城厢站至深圳平湖南站快速集装箱班列正式开行,成都与深圳城际间的货运集装箱班列实现了每周四列双向对开。 本次班列满...

    时间:04-26
  •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常进:基础研究发展关键在人才

    人民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赵竹青)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常进4月25日在中关村论坛上表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原动力,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而基础研究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 常进称,要培养基础研究领域的...

    时间:04-26
  • 优化支付便利 让“宜游”变“易游”

    “我要为你们的态度和效率点赞!”一位来自日本大阪的游客在天津市一家酒店大堂服务台对当地银行工作人员称赞道。 前不久,这位游客来华旅游,计划入住天津,但是酒店POS机具不支持使用JCB(Japan Credit Bureau)标...

    时间:04-26
  • 推进规模化应用 我国软件产业持续做大做强

    我国软件产业在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骨干企业加速涌现,产业业态日益完善。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软件收...

    时间:04-26
  • 琶洲算法大赛启动 助推AI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

    人民网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赵竹青)4月23日,2024年第三届琶洲算法大赛正式启动。本届大赛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联合主办,通过设置算法优选赛、创新应用赛、AI大模型挑战赛等多个组别的比赛,促进人工...

    时间:04-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