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国隧道 穿山越海(大数据观察)

2024-05-08 12:02:00

来源:人民日报

  西康铁路秦岭隧道。

  深圳地铁14号线站台。

  青藏铁路新关角隧道。
  以上图片均为中国中铁隧道局提供

  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在海上运输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管节和最终接头。
  新华社发

  数据来源: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铁集团

  核心阅读

  近日,9个中国项目成功入选“过去50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50个隧道工程”,引发关注。

  一条条钻山过岭、穿江越海的隧道,帮助组成15.9万公里的铁路网、4.5万公里的高铁网、544.1万公里的公路网、18.4万公里的高速网,连通起流动的中国,见证经济发展,彰显科技实力。

 

  世界最长的公路螺旋隧道、世界海拔最高的高铁隧道、世界最大直径的单管双层隧道……今天的中国,建成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超过5万公里,打通“咽喉要道”,形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

  日前,在深圳召开的2024年世界隧道大会上,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以下简称“国际隧协”)发布了“过去50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50个隧道工程”,9个中国项目成功入选,数量最多,占比最高。

  多项隧道工程打破世界纪录

  从老到新,见证中国隧道技术变迁

  成昆铁路沙马拉达隧道、京广铁路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西康铁路秦岭隧道、青藏铁路新关角隧道、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深圳地铁14号线、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公路隧道……翻开“过去50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50个隧道工程”目录,入选的中国工程,见证了几十年来中国隧道技术的发展变迁。

  沙马拉达隧道,成昆铁路的控制性工程,隧道所处区域海拔2200多米,被国外地质学家认定为“禁区”,暗河、断层、泥石流随处可见。

  1959年3月,沙马拉达隧道开工,靠大锤、钢钎一点点凿孔爆破,往往一天只能前进半米。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1966年11月沙马拉达隧道成功贯通,助力成昆铁路成功通车。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沙马拉达隧道奠定了中国隧道人不怕苦、不怕累、敢为人先的精神。”国际隧协前任主席、中国中铁科研院首席专家严金秀说。

  大瑶山隧道,京广铁路衡广复线的关键一隧,全长14.295公里,是中国第一条通车的超长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

  “大瑶山隧道要穿越大小断层数十个,岩层破碎,稳定性极差,透水性极强,隧道施工对山体的扰动,极易引起坍塌和突泥涌水。”中铁隧道局有关负责人回忆,要想修建大瑶山隧道,老办法行不通,必须琢磨创新。

  为此,中铁隧道局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采用全新的施工技术“新奥法”修建大瑶山隧道,创造了11项纪录。1992年,大瑶山隧道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引领我国隧道建设实现全体系跨越突破。

  此后,中国隧道技术飞速成长。

  秦岭隧道,西康铁路控制性工程,是中国第一次采用全断面掘进机(TBM)施工的铁路隧道,标志着我国隧道建设进入盾构/TBM工厂化施工阶段。

  新关角隧道,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二线控制性工程,是隧道建设史上第一次在海拔3000米以上及青藏高原复杂的地质环境下,修建长度大于30公里的隧道。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国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隧道海底部分约5664米,由33节巨型沉管和1个合龙段最终接头组成,最大安装水深超过40米,被称为交通工程中的珠穆朗玛峰。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全长约6.8公里,其中沉管隧道长约5公里,是世界最长最宽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

  “1990年,我国首次举办世界隧道大会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帮助。”严金秀自豪地说,34年后的今天,经过大量工程实践,我们积累了一批创新成果与经验,可以与世界同行分享。

  隧道建设规模快速增长

  形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

  1990年至今,34年间,中国隧道建设规模增长了24倍,建设里程超过世界总量的一半。

  如今,中国建成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超过5万公里,打通“咽喉要道”,形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投入运营的铁路隧道达18573座,总长23508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隧道4561座,总长7735公里。截至2022年底,投入运营的公路隧道有24850座,总长2678.43万延米。

  路网延伸,列车飞驰。今年一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0.14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114.7万人次,同比增长28.5%。“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3.58亿人次,展现中国经济澎湃动能。

  今日的中国,建成地铁8543公里,显著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以深圳为例,陆域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超过2100万,通过不断向地下拓展发展空间,便利百姓生活。

  截至2023年底,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含有轨电车)运营里程增加至567.1公里,车站增至393座(含换乘站,不含福邻站),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按行政区面积测算)达0.28公里/平方公里。2023年,深圳市轨道交通(含有轨电车)线网运输旅客合计约27.11亿人次,客运量同比增长超56%。

  今日的中国,建成地下综合管廊5100公里,有力推动城市集约发展,增强了城市韧性。

  雄安新区是全国首个采用全地下综合管廊的城市。在新区首个集中建成区容东片区,街头不见井盖、抬头没有电线,电力、燃气、供水、信号等管线全部进入地下综合管廊。

  管廊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无线物联感知网络,搭建智慧运维平台,线上线下巡检巡查,追求安全、智慧、精准、高效运营。不仅仅是雄安新区,北京、重庆、株洲等城市纷纷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有效节省土地空间,释放发展空间。

  “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隧道数量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说,隧道和地下工程建设,让地尽其利、货畅其流,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效改善了民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向全自动化、智能化迈进

  中国隧道建设已进入完全自主创新阶段

  “如今,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的隧道施工理念、施工工法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严金秀说,特别是以大盾构为代表的隧道施工设备全部国产化,以穿江越洋、高原深埋隧道为代表的极限技术挑战,中国隧道建设已进入完全自主创新阶段,向全自动化、智能化的更高阶段进军。

  4月29日上午,随着“领航号”盾构机刀盘缓缓转动,标志着崇太长江隧道全面进入盾构施工阶段,开启超大直径盾构独头掘进穿越长江之旅。

  据悉,“领航号”盾构机要在长江水下89米处作业,独头掘进11.3255公里,连接上海崇明和江苏太仓,首次实现高铁过江不减速。

  不仅仅是崇太长江隧道,目前国内正在施工的大断面隧道还有很多,如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苏州东隧道,被誉为“中国城市高铁第一隧”;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是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

  挑战更复杂地质下的隧道工程,是中国隧道建设的特点之一。高黎贡山隧道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作为大瑞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高黎贡山隧道是世界首条穿越横断山脉的特长铁路隧道。隧道最大埋深1155米,全隧穿越地层种类多达18种,包括19条断裂带,堪称铁路建筑史上的“地质博物馆”,几乎囊括了隧道施工的所有不良地质和重大风险。

  截至5月5日,高黎贡山隧道正洞完成17.8公里,剩余16.7公里;平行导洞完成18.1公里,剩余16.4公里。

  这一隧道,由中铁隧道局负责施工。“此次中国大陆入围的8个项目,中铁隧道局参与了其中7个项目的建设,高黎贡山隧道是我们新的里程碑。”中铁隧道局有关负责人说。

  日前,30余位参加世界隧道大会的国际隧道专家,专门赶到穗莞深城际铁路深圳前皇段盾构隧道区间进行参观。“这条隧道在短短3.5公里内,要下穿高铁、地铁线路等28处重大风险点,还要下穿管线128处,是国内外同类工程中综合风险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盾构隧道工程。”中铁二十二局集团项目负责人刘自明说。

  “当前,全球隧道及地下工程仍处于高速发展期,发展空间广阔。”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云表示,面向未来,中国隧道人不仅将建设超深超长、超复杂的隧道工程和断面更大、埋深更深的地下空间,更致力于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积极发展智能建造、智慧运维,打造世界一流隧道工程。

  版式设计:汪哲平、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08日 07 版)

  • 相关阅读
  • 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优秀案例

    人民网北京5月8日电 (记者孙博洋)记者从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了解到,在第八个“中国品牌日”来临之际,根据市场表现,经专家评审,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2024年度“防伪溯源 传递信任 保护品牌 十大优秀案例”。 随着市...

    时间:05-08
  • AI助力本地生活服务 58同城加速推动应用落地

    人民网北京5月8日电 (焦磊)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AI已从飘在天上的“云”,化身为滋养千行百业的“雨”。据介绍,面对AI掀起的新一轮产业革命,58同城锚定“打造本地生活服务行业最佳AI应用”的目标,探索AI人工智能...

    时间:05-08
  • 河南开始形成“米字引领、双翼驱动”高铁新格局

      中新网郑州5月8日电 (王宇)继2023年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后,近日,焦作经洛阳至平顶山高铁(下称“焦洛平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省政府联合批复。对此,专家认为,河...

    时间:05-08
  • 套餐不能“升级容易降档难”

      晁星  “只有升级话费套餐选项,找不到降级选项”“要降档套餐,需要解绑很多服务”“升级话费套餐可在手机上一键办理,降档就得去营业厅现场办理”……据媒体调查,手机话费套餐大有玄机,概括而言就是“升级...

    时间:05-08
  • 投资理财别信“保本保收益”

      王杨港  近日,某信托产品延期兑付的新闻引发关注。尽管公司后续发布声明表示整体经营状况良好,将积极推动标的项目妥善处置,但投资者对于金融产品安全性和透明度的担忧并未完全消除。部分投资者表示,正是在...

    时间:05-08
  • 一季度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7.4%

      中新网5月8日电 中国信通院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3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138.0万部,同比下降5.5%,其中,5G手机1773.6万部,同比增长2.3%,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3.0%。2024年1-3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674...

    时间:05-08
  • 限购政策调整后首个假期,记者探访京城楼市——五环外新房市场明显升温

      本报记者 鹿杨  4月30日,北京住房限购政策迎13年来的首次调整,已拥有两套房的京籍家庭可在五环外再买一套。新政后的“五一”假期,记者走访多个楼市新盘,发现看房客户均有所增长,部分区域访客量环比上周增...

    时间:05-08
  • 证券基金业重在做优做强

      证券基金机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保障市场稳定、服务居民财富管理、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时间:05-08
  • 中国再度刷新单结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

      中新社北京5月8日电 (王梦瑶)中国光伏龙头企业隆基绿能北京时间8日宣布,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认证,其研发的背接触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HBC)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7.3%。这一数字刷新了单结晶硅光伏电池转...

    时间:05-08
  • 人工智能力促音乐产业变革

      日前,音乐大模型Suno发布V3版本,并且向个人用户开放。用户只需要用文字描述需求,几十秒的时间,它就可以完成配乐、填词、演唱等歌曲的全流程创作,并支持各种音乐风格。短短几天,Suno就诞生了数万首歌曲。互...

    时间:05-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