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事关三大粮食作物,这两项农业保险在全国全面实施意义几何

2024-06-01 08:43:0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记者申铖 韩佳诺)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

此次政策有何看点?全面实施有何意义?在3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等三部门回应关切。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三大粮食作物为稻谷、小麦、玉米,是我国老百姓饭碗里主要的粮食品种。简单来说,完全成本保险,是对总的生产成本进行保障,包括物化成本、土地和人工成本;种植收入保险,是先测算一个种粮收入目标,若最后未达预期,农民可获得一定补偿。

“2018年我们开始探索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2023年将这两个高保障的保险拓展至所有产粮大县。”廖岷说,今年,这两个保险在全国全面覆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普惠”和“雨露均沾”,在农业保险发展历程上具有重要意义,相当于把保险产品更多覆盖到农业生产环节中,农民收益更有保障,粮食安全更有保障。

财政部金融司负责人董德刚介绍,政策全面实施后,保障范围更广,具体体现为两个“面向全国”——面向全国所有的种粮农户、面向全国所有的种粮地域。

在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负责人王衍看来,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的实施,给种粮农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为受灾农民提供了实打实的经济补偿。

王衍建议,广大农民特别是从事规模经营的种粮农民,很有必要把农业保险作为管理粮食生产风险的重要工具,争取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支持种粮农民实现愿保尽保。对于各个保险机构来说,要开发设计更加符合种粮农民风险管理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让农业保险好用管用。

据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介绍,去年农险赔付1124亿元,同比增速25.4%,惠及农户5772万户,农险赔付率达到80%。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多措并举推动农险高质量发展。

如何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廖岷说,这次政策出台后,将进一步利用好现有的成熟经验,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大财政保障力度,让政策能够真正落实落地。

“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了562亿元预算,其中超过200亿元用于支持三大主粮保险发展,集中财力将这件惠及广大农户、提振种粮信心的好事实事办好。”廖岷说。

  • 相关阅读
  • 神禾塬上覆陇黄——陕西“三夏”全面展开

      6月1日,收割机在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塬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进行作业(无人机照片)。   眼下,陕西“三夏”麦收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展开。记者从陕西省农业部门了解到,2024年陕西全省小麦种植面积超1400万亩...

    时间:06-02
  • 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首个站房正式启用

      记者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涪陵车务段获悉,6月1日,随着首批近百名旅客从黔江站(新站房)乘坐K202次列车前往重庆,标志着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以下简称“渝湘高铁重黔段”)首个站房正式投用。   图为...

    时间:06-02
  • 西藏拉萨出台8条政策 包括购房购车补贴等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6月1日公布8条促经济惠民生助企业政策,其中明确,将提高青稞商品化率,向企业或合作社一次性出售200斤及以上自产青稞原粮的农户,给予每斤0.3元(人民币,下同)的补贴。个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给...

    时间:06-02
  •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加速绿色变革

      中国纤维加工总量占全球的50%以上、化纤产量占世界比重的70%以上……作为全球纺织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正在积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业内权威人士指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绿色转型已走入关键攻坚...

    时间:06-02
  • 贸易便利化措施推动江苏外贸展现新机

    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1至4月,外贸大省江苏实现进出口值1.76万亿元人民币,创该省外贸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9.3%,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2.7%。记者采访发现,近年来,一系列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实施,助力江苏外...

    时间:06-02
  • 业内探索以创新研发提升数据边际价值

    人民网北京6月2日电 (焦磊、实习生张泊洋)当前,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数据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数据使用效率不断提升,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保...

    时间:06-02
  • 开放提速 创新潮涌——来自第十三届中部博览会的观察

      “感觉大家都在铆足了劲搞创新。”正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来自安徽的参展商尹路星说,这是他这次来参会的最大感受。   “创新”也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   5...

    时间:06-02
  • 成功着陆!嫦娥六号将开始世界首次月背“挖宝”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记者宋晨、徐鹏航)这是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性时刻!6月2日清晨,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即将“蟾宫挖宝”。...

    时间:06-02
  • C919首个跨境商业包机飞抵上海

      6月1日,由C919执飞的MU7192航班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1日16时许,由中国东方航空公司C919国产大飞机执飞的MU7192航班,自香港特区飞抵上海,顺利降落在虹桥机场,机上承运了从香港前往上...

    时间:06-02
  • 4条高铁票价为何调整?——铁路专家谈市场化票价机制“有升有降”

      6月15日起,京广高铁武广段、杭深铁路杭甬段和沪昆高铁沪杭段、杭长段4条高铁上运行的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由原来的固定、单一票价机制优化调整为灵活折扣、有升有降的市场化票价机制,相关列车车票于6...

    时间:06-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