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端牢“中国饭碗” 激发振兴活力

2024-06-11 08:47:0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太原6月10日电(记者赵东辉 晏国政 王飞航)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中部地区农业农村发展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中部省份不断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加快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铿锵步伐。

想方设法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夏粮抢收忙。在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的一块麦田里,小麦收割机手谢国兵打开手机里的“河南农机云”软件,点击“开始作业”。2个多小时后,他点击“结束作业”,弹出的收割面积是“23.6亩”。

像这样的忙碌场景,谢国兵今年夏收时节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如果农户着急收麦却没有收割机,就可以在这个软件上搜索离自己最近的收割机,点击‘联系机手’,就能拨通电话。”谢国兵一边演示一边说。

从开镰到现在,经过近一个月的奋战,河南全省超过8500万亩小麦已接近收获完毕。

河南小麦产量全国第一,安徽被誉为“江淮粮仓”,山西是“小杂粮王国”……作为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中部地区是端牢“中国饭碗”的骨干力量。眼下,中部地区夏粮收获已接近尾声,从一些地方田间测产和实打实收情况来看,夏粮生产形势较好,有望迎来又一个丰收年。

粮食丰产的背后,离不开耕地质量这个“关键变量”,也离不开科技创新与良种、良技、良法的推广。

藏粮于地,筑牢丰收之基。中部各省近年来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稳步增加,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农田可持续利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创造了有利条件。

良种是农业“芯片”。湖南省农科院已自主建立了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体系,成果应用实现了双季稻大面积示范亩产突破1500公斤的攻关目标;河南建设了种业创新高地,一座立足河南、服务全国的“中原农谷”在新乡悄然矗立;山西持续推动种业振兴“五大行动”,在全省布局5大领域27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芯”,已成为中部各省抓粮强粮的共识。

智慧农业,赋能粮食生产。手机App一点,就能知道田里空气和土壤温度、湿度、养分情况,以及如何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在中部省份不少“智慧农业”示范田中,物联网技术已成为提质增效利器。

三产融合释放农业发展潜力

随着端午节到来,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前青塘村又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走进这个黄土高原上的村庄,空气中散发着粽子的清香,村里的粽子加工厂传来煮粽子的“咕嘟咕嘟”声。

在前青塘村的粽子加工厂,56岁村民王金莲包好一个粽子仅仅需要15秒。“现在每月能挣上五六千元。”她说,在家门口打工挣钱不少,还方便照顾家里。

作为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临县青塘蜜浸大枣粽知名度越来越高。如今,青塘粽子已成长为大产业。今年青塘粽子产量预计超过3000万个,销售额有望突破7000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近万元。

农业是古老的传统产业,也是承载希望的朝阳产业。古新之变,关键在于一个“融”字。中部省份立足“农”、发展“农”、超越“农”,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传统农业释放出更大的潜力。

走进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鑫波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流水线上正在灌装晶莹饱满的“孝昌太子米”。近年来,当地通过统一品牌、统一种植、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提质量、增效益、创品牌,“孝昌太子米”区域公用品牌不断彰显。

根据规划,到2025年,孝昌县将实现中高档太子稻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全县稻米生产、加工和销售产值过亿元企业4家以上,发展“孝昌太子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企业8到10家。

农业提质增效,不仅要赋予其更多市场价值,也要不断拓展其多种功能。“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生态”等一系列“农业+”项目也在中部农业异彩纷呈。

在花海中拍照留念,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依托土豆花开满山坡的花海景致,山西省岚县已经举办了9届“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月活动。

在岚县河口乡王家村,村里的310户村民几乎都从事与土豆相关的工作。开了一家农家乐的村民王爱珍在旅游高峰期每天能接待四五十人左右,年均增收超过1万元。如今,土豆带动当地种植、加工、文旅、餐饮等产业,涵盖了岚县大约80%的劳动人口,形成了近15亿元的产业规模。

全面深化改革 乡村振兴活力迸发

1978年冬,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为吃饱肚子摁下红手印,分田到户搞起“大包干”,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大幕。

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农村改革在中部大地上持续深入推进。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到推进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创新,从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到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一系列改革举措,让中部地区乡村振兴活力迸发。

炎炎夏日,在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唐兴镇石桥村,收割机在麦田间来回穿梭。“我们村采取全产业链托管,良种、农资、管理、收获等全部由村集体负责,农户不用操心。”石桥村党总支书记赵小冬说,全村已有100多家农户与村集体签订了合作协议,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今年共托管农田500多亩,预计可带动村民增收超过10万元。

近年来,翼城县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通过生产经营方式创新,实现了劳力得解放、土地有人管、收益有保障,有力破解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等难题。

种地难题解决了,村民和村集体的“腰包”也要鼓起来。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改革措施的深入推进,中部地区越来越多的村民变成股东,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农村集体经济得以持续壮大。

在湖北省江陵县“联村发展”产业园,拳头大小的吊瓜密密麻麻吊在尼龙网下,长势正旺。“村集体有钱出钱、有地出地,大家每年按出资比例分红。”江陵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我们不仅入股吊瓜产业园,还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优质粮食。”江陵县秦市乡秦家场村党支部副书记张金平说,今年是个丰收年,预计村集体收入超50万元,比去年增加123%,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近万元。

山野田间活力涌,奋发崛起正当时。从太行山到井冈山,从黄土高原到江汉平原,以改革为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一幅乡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振兴画卷正在广阔的中部地区徐徐展开。(完)

  • 相关阅读
  •  "假日经济"添活力 2024年端午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1亿人次 

    人民网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王连香)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 文化和旅游部介绍,端午假期,赛...

    时间:06-11
  • 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2024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

    人民网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商务部网站消息,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2024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从五个方面提出25项具体措施,深入开展2024年家政兴农行动,提振家政服务消费,助力推进乡村全...

    时间:06-11
  • 财经观察:以旧换新潜力足!“清凉家电”掀起消费新“热浪”

    “原价1900元的空调只花了1300元就拿下!”“用了十多年的旧空调还抵了450元。”“新款冰箱功能更多,价格也不贵。”“新换的空调更省电了!”进入6月,多地夏日热浪来袭,冰箱、空调、电扇等“清凉家电”迎来销售旺...

    时间:06-11
  • 开出减损降本的中国“粮”方

    “在这里,每粒小麦都有生命力,都会自由呼吸。”科技日报记者近日走进中央储备粮新郑直属库有限公司,听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小麦住着“空调房”——粮仓安装了内环流控温系统,巧妙地将冬天储存在麦堆底部的冷空气...

    时间:06-11
  • “智改数转”,制造业由大变强

    在一条数字化生产线上,巨型机械手臂吊装着零部件缓缓移动,数字操控、自动检测、智能装配,平均每25分钟就能下线一台轮式起重机底盘。 这是徐工集团的核心企业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重型”)生产车间...

    时间:06-11
  • 保障有力服务给力 当前全国麦收进度近八成

    人民网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李栋)目前,“三夏”生产进展顺利。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当前全国麦收进度近八成,预计全国小麦大规模机收6月下旬结束,夏播粮食面积将保持稳定。 我国粮食生产按季节分为夏粮、...

    时间:06-11
  • “假日经济”持续升温 端午假期点燃消费市场新活力

    到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策马奔腾,在山东威海的海滨亲水赶海,去广东佛山助威龙舟竞渡,赴湖北秭归开启屈原文化研学之旅……今年端午假期,居民出游热情持续高涨,拉动吃、住、行、游、购、娱等领域消费走高。 假日消...

    时间:06-11
  • 数据资产融资带来银企新机遇

    数据资产融资正迎来新突破。近日,深圳数据交易所携手一家银行,基于场内上市产品的信用评价体系,以及深圳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试点,建立了科创企业“数据资产分层分类模型”,为一家中小微企业发放了1000万元数据资产...

    时间:06-11
  • 前4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6%

    本报北京6月10日讯(记者黄鑫)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3.8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利润总额增速明显。前4个月,软件业利润总额4314亿元,同比增长14.3%。 分领域看,软件产品...

    时间:06-11
  • 海洋牧场的“愁事”解了

    新华社广州电(记者刘宏宇)近日,广东一家海洋牧场企业决定举办海洋濒危物种黄唇鱼的放流活动。 南海之滨,惠州。一方海(广东)海洋牧场有限公司鱼苗繁育车间内,成群的硇洲族大黄鱼苗在鱼池中游弋。今年初,经专家...

    时间:06-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