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港上海港再扩容

2024-08-11 08:15: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港上海港再扩容

本报上海8月10日电(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王一坤)上海港罗泾集装箱港区一期日前正式开港,这意味着连续14年位居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上海港再扩容。据悉,罗泾集装箱港区脱胎于传统煤炭、矿石装卸码头,是我国首个系统化旧码头集装箱改造项目。

罗泾集装箱港区一期工程建成1个10万吨级泊位和4个1万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260万标准箱。据了解,罗泾集装箱港区的定位是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支点码头,既要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也要成为港口码头创新技术的探索实践地。

为落实长江大保护的要求,罗泾集装箱港区淘汰了曾经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产业,变身绿色港口。港区在施工过程中利用了七成的旧结构资源,码头现在运营所需的岸桥、轨道吊、巡检车等设备均为纯电力驱动,并在码头全泊位配置岸基供电,有效减少船舶靠岸期间的碳排放、废气排放和噪声污染。

智能化也是罗泾集装箱港区的特点之一。走进码头,桥吊、轨道吊高高矗立,自动化无人集卡运载着集装箱在码头各处移动,几乎看不到操作人员出现。智能水平运输车作业无须在地面安装磁钉,仅依靠自身的感知识别系统即可,自动驾驶级别达到L4级。同时,整个罗泾港区的“智慧大脑”系统也采用国产的数据库、操作系统和服务器。

罗泾集装箱港区二期工程也于当天启动。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上海将加快推进重大港口建设项目,以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为导向,打开上海港高质量发展和未来箱量增长新空间,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提升。

  • 相关阅读
  •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本报记者 刘琪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相较于《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一季度...

    时间:08-11
  • “8·11”汇改九周年: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 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

    本报记者 韩昱距离2015年的“8·11”汇改已有9年时间。在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宣布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

    时间:08-11
  • 中欧班列驰骋不息跑出外贸“加速度”

    本报记者 寇佳丽继京津冀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石家庄—巴库)从石家庄国际陆港启程之后,中欧班列再次迎来好消息。8月10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于微信公众号...

    时间:08-11
  • 科技创新创造服务消费新供给 诸多新模式稳步发展

    本报记者 郭冀川8月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负责人常铁威介绍,科技创新创造服务消费的新供给。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技术手段不断...

    时间:08-11
  • 前7个月中欧班列持续增长 多家企业探索易货贸易新模式

    本报记者 肖伟8月10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统计数据,今年1月份至7月份,中欧班列持续增长,累计开行及发货量同比增长两位数。《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

    时间:08-11
  • 绘说现代化 | 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15分钟健身圈”遍及城乡、“每天一节体育课”成为常态、户外运动广受欢迎、火爆“村超”“吸睛”又“吸金”、奥运健儿为国争光......体育运动“出门可及”,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国民体质总体呈上升趋势。《绘说...

    时间:08-11
  • 乡村游“热”潮涌动 点燃夏日经济新动能

    田园观光、农事采摘、民俗体验、亲子休闲……这个夏天,乡村游、避暑游“热”度不减,为夏日经济注入新动能。 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27.25亿,同比增长1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2.73万...

    时间:08-11
  • “千帆”竞发织就中国卫星互联网

    原标题:“千帆”竞发织就中国卫星互联网8月6日,“千帆星座”的首批组网卫星以“一箭18星”成功升空入轨,标志着我国向组建全球卫星互联网迈出了重要一步。 “千帆星座”是我国正在建设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之一...

    时间:08-11
  • 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广阔

    原标题: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广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民营企业家深感振...

    时间:08-11
  • 特色夜经济为消费添活力

    原标题:特色夜经济为消费添活力  入夏以来,各地夜生活花式上新,消费场景更多元、业态更丰富。数据显示,7月以来,哈尔滨、珠海、贵阳、西安等多个城市打车晚高峰延长超2小时。不断培育起来的消费新热点,让夜经...

    时间:08-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