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为“新”发力蓄势赋能 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在京开幕

2024-09-14 15:09: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任妍)9月13日,以“知识产权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在北京开幕,来自3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参会人员就知识产权法治建设、保护、运用、国际合作等话题展开交流。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在提高生产力水平中的关键作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要持续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更好激励高水平创新,加快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表示,过去几十年中,全球知识产权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中国正在推动这一转变,在专利、商标和外观设计申请方面领先世界。面对这些激动人心的新的发展趋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进一步通过自身工作赋能创新。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1.5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位居第1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会现场,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全面摸清存量“家底”,历史上首次全面盘点全国2700余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合计134.9万件存量专利。

未来产业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形式,是新质生产力的集中代表。会上,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梁志祥表示,过去一年里,人工智能出现了新的发展,智能体成为大模型最重要的应用。智能体在与知识产权融合的过程中,还在不断创新知识产权的边界。一方面,基于大模型生成的智能体实现了从“人机交互”到“人人交互”,不仅能成为企业的“金牌员工”和用户的“专属助理”, 而且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创造者;另一方面,新的技术新的应用还会不断地智能涌现,对知识产权边界的创新还会不断延伸。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建议,要着力推进要素创新。首先,聚焦三类人才,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新型人才队伍,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发展壮大耐心资本,完善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相匹配的、多元化的“接力式”金融服务,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输血造血;另外,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激发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据悉,今年年会共设置1个主论坛和11个分论坛,与会嘉宾聚焦知识产权热点话题展开交流。同时,年会以路演、发布会等多元化形式展示了知识产权领域的最新成果。

  • 相关阅读
  • 工信部印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

    人民网北京9月15日电 (方经纶)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为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加强产业、财政、金融、科技等国家支持政策的协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

    时间:09-15
  • 金融监管总局:加强银行业保险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

    人民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消息,为加强银行业保险业信息科技监管,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业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以下统称金融机构)有序规范建设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以...

    时间:09-15
  • 金融监管总局:鼓励非银机构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

    人民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消息,为引导金融租赁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以下简称非银机构)更好发挥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金融功能,金融监管总...

    时间:09-15
  • 中国内地人工养殖牦牛肉制品首次供港

    原标题:中国内地人工养殖牦牛肉制品首次供港中新社西宁9月14日电 (记者 孙睿)9月14日,来自青海果洛的养殖牦牛肉制品通过航空客运航班“腹舱带货”的方式从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起飞发往香港。这是中国内地人工养殖牦...

    时间:09-15
  • 中秋假期临近 节日市场供应丰富

    原标题:中秋假期临近 节日市场供应丰富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秋假期临近,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 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全国200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货量、交易量比一周前分别增长...

    时间:09-15
  • 吴海生:AI大模型正在推动金融业智能化加速升级

    人民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杜燕飞、魏青成)“通过展会的平台,我们在积极探索对全球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输出服务的机会。”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期间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科...

    时间:09-15
  • 2024服贸会新观察:从展会细节看金融开放

    志愿者向外籍参展商介绍入境支付。服务台供图 “目前,我们有蒙语、俄语、韩语、日语、马来西亚语、德语、老挝语等 12种语言的入境支付指引。”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首次推出的入...

    时间:09-15
  • 2024服贸会新观察:从各地参展看向“新”发力

    观众参观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成就展。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近日,以“全球服务 互惠共享”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京开幕。 这是二十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举办的首场...

    时间:09-15
  • 2024服贸会|“新”意十足 共享“京”彩

    人民网北京9月15日电 (欧阳易佳、魏青成)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12日在北京开幕。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450多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线下参展。 这么多人,这么多展,怎么逛,人民网记者为您...

    时间:09-15
  • “地下蛟龙”的“绣花”功夫

    人民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栗翘楚)全长149米、总重约3250吨、开挖直径13.8米,犹如武装到牙齿的“钢铁巨兽”,在距地面30米的地下掘进,地表沉降不超过2毫米。 这是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的盾构机。据介绍,我国9...

    时间:09-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