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牵住能源转型“牛鼻子” 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2024-09-19 10:17: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观点摘要】

·能源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牛鼻子”。

·以能源“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加快全面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一度电,足以灌溉大约0.14亩的田地,或使一只节能灯持续亮起约90小时,一度电有着诸多重要用途。

如今,充分利用资源和实现高效循环利用已成为高耗能企业的普遍理念。在浙江,一家石化企业的调度中心里一派忙碌景象。该企业通过推行“区域一体化、工艺绿色化、能量最优化、设备高效化、管理智慧化”等举措,成功实现了节能、减污、降碳与增效的多赢局面。

这一系列的实践成果,正是我国众多企业积极落实国家全面绿色转型部署的生动写照。

一组令人瞩目的数据,见证着我国经济的绿色之变。十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节能降碳技术及产业,全面提升能源效率。在此过程中,能耗强度持续下降,累计节约能源消费量约达 14 亿吨标准煤,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30 亿吨。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在中央层面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可持续中心主任、研究员田智宇在做客《中国经济微观察·专家谈》时表示,能源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所在。《意见》对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行了专章部署,强调要持续强化节能、提高能效,推动非化石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并加强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这是从源头上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投入、降低污染物和碳排放的根本之策。

“能源转型亦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驱动力。”田智宇说道,当前,伴随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兴技术与产业的迅速崛起,我国已然处于新一轮能源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展前沿地带。

《意见》强调,坚持创新转型。强化支撑绿色转型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进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绿色转型提供更强创新动能和制度保障。

在新形势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重点是什么?

对此,田智宇分析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意见》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要求,既体现在能源供给侧,也涵盖了空间格局优化、产业结构转型、交通运输和城乡建设发展转型以及科技创新等诸多方面。

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日益复杂,能源转型步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田智宇结合《意见》部署,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发力:

一是坚定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定力,加速能源供需一体化变革。始终将节能提高能效视作满足需求增长的首要能源,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推进节能工作,不但要提升能源利用的技术效率,还要提高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同时,正确认识并把握我国新能源资源、技术及产业优势,将高质量发展新能源作为根本出路,加快推动主体能源的更替。

二是鼓励探索创新,以能源的“含绿量”提升发展的“含金量”。我国能源需求总量庞大、应用场景丰富、市场创新活跃,处于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前沿地带。要在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电动汽车等产业已取得先发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绿色低碳科技研发、政策制度、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不断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催生新动能,铸就面向未来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优势。

田智宇以白鹤滩水电站为例进行深入阐释。地处川滇交界、长江上游的白鹤滩水电站全力运转,令人惊叹的是,仅需短短7毫秒,清洁电力便能够跨越2000多公里的距离,送达江苏。得益于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绿电通过这条“高速公路”实现西电东送,年输送电量相当于南京市半年的用电量,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北京市副中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深化能源绿色化与数字化融合,积极践行“引绿、赋数、提效、汇碳”创新路径,以“分布式光伏+地缘热泵能源站+引入域外绿电”增绿能源供给侧,以“绿色建筑+交通电气化+碳资产管理”减碳能源消费侧,以“智能楼宇+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推动节能提效降碳,实现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能源电力安全保障水平协同提升。

能源安全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将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与保障能源安全相结合?

田智宇还表示,能源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 “国之大者”。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增强安全保障能力一致,且能不断增添保障能源安全、生态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底气。例如,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可降低油气进口依赖;强化节能提高能效,推进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低碳转型,能降低全社会资源环境等要素投入代价,增强经济安全、生态安全保障能力。

【相关阅读】

中国经济微观察:共建“一带一路”下一个金色十年可期

中国经济微观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以进取的姿态解决问题

中国经济微观察:以“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战略紧迫感 加快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中国经济微观察:持续巩固增强内需主动力 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完成

中国经济微观察:我国外贸三大支撑力凸显 六方面实现促稳提质

中国经济微观察:我国文化市场循环畅通 文化产业繁荣向好

中国经济微观察: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实行更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中国经济微观察:加快完善银发经济支持政策体系 重视科技第一动力作用

中国经济微观察:“含金量”“含新量”不断提升 中国经济新动能加速形成

中国经济微观察: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经济“压舱石”“助推器”作用凸显

中国经济微观察: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优势互补形成实践价值 互利共赢收获亮眼成绩

中国经济微观察:绿色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 加速深挖“第二矿山”潜力

中国经济微观察:新机遇、新趋势汇聚新动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中国经济微观察:消费市场亮点频现 发挥中国经济持续向好重要支撑作用

中国经济微观察:一季度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奋力一跳”能够实现全年预期目标

中国经济微观察:我国外贸开局有力、起势良好 有望延续稳定增长势头

中国经济微观察: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 透视中国经济向“新”力

中国经济微观察:大力发展绿色储粮 耕好减损“无形良田”

中国经济微观察:乘势而上再出发 中国品牌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

中国经济微观察:中国新能源产业活力涌动 优质产能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微观察:开放合作是唯一选择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指控不实

中国经济微观察:防霉保粮促减损 颗粒归仓保安全

中国经济微观察:加大改革力度 确保人民群众从改革中获益

中国经济微观察: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堵点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经济微观察:海南自贸港6年:新高地,新作为

中国经济微观察:“两新”政策落地显效 不断激发投资活力

中国经济微观察:为什么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权威部门解读

中国经济微观察:“两新”加力政策促进消费需求 带动多领域增长

中国经济微观察:绿色转型风劲吹 产业结构焕新颜

  • 相关阅读
  • 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 支撑低空经济、智能驾驶等各类数字经济发展

    本报讯 (记者寇佳丽)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自然资源副总督察刘国洪介绍称,党的二十大以来,自然资源部统筹发展和...

    时间:09-19
  • 多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智慧口岸建设 行业龙头有望受益

    本报讯 (记者王镜茹 见习记者刘晓一)近日,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智慧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rdq...

    时间:09-19
  • 财政部通报典型案例!

    本报讯 (记者韩昱)财政部网站9月19日发布的《财政部关于八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的通报》显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以下简称“隐性债务”)风险,党的二...

    时间:09-19
  • 人民币突然大涨!发生了什么?

    本报记者 韩昱9月19日下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快速拉升。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日16时(下同)记者发稿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0701,较前日收盘价上涨192个基点,当日盘中最高探到7.0605。更多反映国际...

    时间:09-19
  • 商务部:将持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引进外资的支持力度

    本报讯 (记者刘萌)据商务部消息,9月1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在西安市共同举办“‘投资中国’陕西专场—2024全球知名跨国企业走进陕西”活动。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

    时间:09-19
  • 事关你的“电驴”!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新标准热点问答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 (申佳平、方经纶)为提升电动自行车产品本质安全水平,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9月19日,工信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等五部门...

    时间:09-19
  • 报告:对外开放取得瞩目成就 经贸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 (焦磊)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一。报告表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动对外开...

    时间:09-19
  • 报告: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 科技强国建设步伐稳健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 (焦磊)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科技事业经历了从“向科学进军”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时间:09-19
  • 服务贸易作用凸显 业界热议国际消费新趋势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夏晓伦)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增长放缓的下行趋势,国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但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随着全球服务消费的持续增加,服务贸易在促进新质生产力...

    时间:09-19
  • 电商赋能乡村振兴 农牧民增收有了新路子

    在海拔 5070 米的西藏推瓦村,世代与牛羊打交道的村民们,迎来了电商的春风。曾经,购买家电需漫长等待30天,如今借助电商物流,仅48小时就能收货。这一变化,让推瓦村乃至整个西藏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当今数字化时...

    时间:09-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