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老铁路国际客货运输两旺 带动周边多国旅客“串门热”

2024-10-23 20:11:00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李如是

10月22日,据昆明海关官微消息,今年前三季度,中老铁路发送进出境旅客17.7万人次,运输进出口货物货值1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5.6%、50.5%。旅客来源国家和地区超100个,跨境货运已对外辐射老挝、泰国、新加坡等19个国家。

其中,自2023年4月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以来,截至2024年9月25日,云南磨憨边检站共计查验国际旅客列车1260余列次,28.2万余名出入境旅客顺畅通关,多为老挝、泰国和马来西亚“串门”旅客。

老挝文化和旅游中心(中国)也表示,中老铁路的“虹吸效应”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经济、产业合作与文化交流。它不仅是一条物流通道,更是一座合作的桥梁,围绕着中老铁路催生出“中老铁路+口岸”“中老铁路+园区”等创新模式,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带动跨境旅游不断升温

2024年9月23日,中老铁路跨境游又达成一个新成就:随着一位来自乌干达的旅客从磨憨铁路口岸出境,标志着自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通以来,中老铁路出入境旅客来源地正式突破100个国家和地区。

在今年国庆假期期间,昆明海关所属勐腊海关共监管经中老铁路出入境旅客6626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77.94%,单日突破1000人次。10月18日至20日,受老挝开门节和跨境旅游热“双高峰”叠加,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每天运送跨境旅客超1100人次以上,其中19日运送旅客达1283人次,再次刷新了自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

产业研究咨询机构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老铁路以其高效便捷的运输优势、沿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及沿途美景美食吸引力,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黄金线路’。”

粤语、闽语、普通话、英语……老挝大街小巷游人如织,世界各地的语言、口音汇集于此。而在云南边境,会多国语言的当地导游接境外旅游团分身乏术。有旅行社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尤其是在各种纪念活动和特色节日之际,入境旅游团数量较多。10月中旬以来,恰逢泰国全国放假,大量泰国游客入境游玩。

据磨憨边检站铁路执勤专班负责人介绍,“China Travel”持续火爆,加之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向来都是国人旅游的热门选择,乘坐中老铁路出行快捷、便利、舒适,成为中国与周边邻国游客“串门”交通首选。

跨境货运发展迅速

2024年是中老铁路开通三周年。截至9月16日,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累计运输货物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彰显著这条铁路的蓬勃活力与巨大潜力。

据中铁昆明局数据,中老铁路货运发展迅速,跨境货物列车每日开行数量由开通初期2列增加到目前14列,跨境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10多种扩展至2900多种。

今年上半年,水果已超越矿产成为经中老铁路进口第一大类商品;而机电产品、单晶硅切片等加工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亚钾国际、云天化、云铝股份、锡业股份、藏格矿业等多家上市公司也通过中老铁路运输进出口产品。

10月20日,老中铁路(万象—昆明—北京·平谷)国际冷链专列暨“京滇·澜湄线”首发接车仪式,在位于平谷区马坊镇的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举行。10月12日从老挝万象南站发出,首批390吨老挝新鲜香蕉顺利抵达北京。

随着“京滇·澜湄线”国际货运列车的开行,京津冀地区的轻工快消、机械电子、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的商品可以通过列车进行出口集散,销往老挝、泰国、新加坡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周鸣岐表示:“直通铁路运输的成本优势使中老铁路成为中国产品出口东南亚的交通首选。相比传统的海运和航空运输,中老铁路的运输时间更短,更加可控。再叠加国内多条铁路线路的联运模式,还进一步提升了跨境货物运输的效率,未来还有创新空间。”

自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成功推出了“沪滇·澜湄线”“粤滇·澜湄线”“湘滇·澜湄线”“京滇·澜湄线”等国际货运列车,覆盖了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多个地区。

  • 相关阅读
  • 成品油价格小幅上涨 短期内国际油价仍将震荡运行

    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杜燕飞)国家发改委23日发布通知,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10月23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90元和85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9...

    时间:10-24
  • AI观察|AI“双刃剑”,我们如何应对?

    10月以来,人工智能再次以其“双刃剑”的特性展现在世人面前。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因其在科学领域的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认可,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AI在科学研究中的潜力,也预示着它在未来将发挥更...

    时间:10-24
  • 超声“吹”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

    原标题:超声“吹”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

    时间:10-24
  • 激子超导机制可行性获部分证实

    原标题:激子超导机制可行性获部分证实科技日报讯 (洪恒飞 记者江耘)10月21日,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林时胜团队利用自制的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系统,成功制备出硼氮共掺杂的块体单...

    时间:10-24
  • 空间能力缺乏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原标题:空间能力缺乏对人的影响有多大日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理卫生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联合设立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一经开放便一号难求。 该门诊在介绍中说,由于空间感知和想象能力的缺失,孩子在学...

    时间:10-24
  • 火星上建基地,如何就地取材

    原标题:火星上建基地,如何就地取材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

    时间:10-24
  • 商务部:以旧换新政策效能不断释放 9月消费市场回升向好

    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0月24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谈2024年9月我国消费市场情况时表示,9月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能不断释放,消费市场呈现回升向好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时间:10-24
  • 人工智能设计出数千个新DNA开关

    原标题:人工智能设计出数千个新DNA开关科技日报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自然》杂志23日发表的论文,美国杰克逊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以及耶鲁大学的团队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设计...

    时间:10-24
  • “中国绿色铝谷”在层峦中崛起

    原标题:“中国绿色铝谷”在层峦中崛起万山丛中的云南文山,是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一头接着粤港澳大湾区,一头接着东南亚国家,有3个国家一类口岸,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前沿。 10月22日,记者...

    时间:10-24
  • 巨型3D打印机可快速建造碳纤维中子火箭

    原标题:巨型3D打印机可快速建造碳纤维中子火箭科技日报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刘霞)制造大型复合材料火箭绝非易事,工程师团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手工铺设成千上万层碳纤维,以确保其精确对齐。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

    时间:10-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