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我国低碳产业大有可为 四大重点领域值得关注

2024-11-05 09:22: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观点摘要】

·《意见》提出财税、金融、投资、价格、市场、标准“六大”政策体系,是支撑全面绿色转型的“四梁八柱”。

·“双碳”战略引领加速能源革命,进一步催生新一轮产业革命,成为新时代形成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源泉。我国绿色低碳产业大有可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部门、各地区要出真招、出实招,做好政策细化落实,确保实施见效。

广东深圳,新能源汽车有序充放电,为家庭用电提供有力支持;广西桂林,漓江排筏凭借“油改电”开启环保新篇章;新疆喀什,光伏板汇成“蓝色海洋”,将太阳能转化为绿色电能……这些鲜活的场景,是我国各地积极探索绿色转型的生动写照。

新时代以来,中国成为绿色转型发展成效最明显的国家。在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皆因中国言出必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财税、金融、投资、价格、市场、标准“六大”政策体系,是支撑全面绿色转型的“四梁八柱”。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康艳兵在做客《中国经济微观察·专家谈》栏目时表示,《意见》不仅确立了 2030年和2035年的绿色转型总体目标,涵盖了资源产出效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节能环保产业规模等具体指标,同时我国已作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重宣示。要实现这些目标并非易事,需要付出艰辛努力,需要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康艳兵表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绿色转型,意味着要以更低的能源资源消耗、更少的碳排放以及更小的生态环境代价,高质量支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意见》用大量篇幅,提出了财税、金融、投资、价格、市场、标准“六大”政策体系,体现了政策体系对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保障作用。

从实践来看,政策支持绿色发展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康艳兵表示,当前许多国家纷纷采取补贴、贴息、税收抵免等政策措施,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清洁能源技术产品给予激励支持,值得我国深入研究与借鉴。

《意见》提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双碳’战略引领加速能源革命,进一步催生新一轮产业革命,成为新时代形成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源泉。我国绿色低碳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可为。”在康艳兵看来,四个重点领域值得关注:一是能源动力方式发生颠覆性变革催生的新质生产力;二是以节能降本提质增效为内生动力的技术创新迭代升级催生的新质生产力;三是跨领域跨行业能源供需综合系统智慧化催生的新质生产力;四是负碳技术创新催生的新质生产力。

“基于上述四大领域,还可进一步发挥带动作用,促使上下游产业链得以延伸拓展,新材料、元器件等领域也实现协同发展。”康艳兵认为,在许多关键节点都可能孕育着一个“隐形冠军”。初步估算,到2060年有望催生形成一个规模高达百万亿元级别的庞大投资市场,并且是绿色投资、有效投资。

他通过实例加以阐释,例如加快完善分时电价就是一项带动性很强的政策举措。只有充分体现出不同时段以及不同场景下电力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才能够切实有效地引导市场走向,进而为储能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另外,税收抵免这一方式在许多国家都是重要的政策手段,我国同样需要充分且合理地运用好这一政策“利器”。

康艳兵强调,《意见》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顶层设计文件,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下一步的关键在于各部门、各地区要出真招、出实招,做好政策细化落实,确保实施见效,切实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部门层面,应着重细化落实政策。《意见》明确了 “六大” 政策体系,相关领域的主管部门需进一步细化落实,将政策框架转化为可操作的制度规定。同时,应注重政策的一致性以避免冲突、精准性以直击要点、连续性以保障预期,通过加强统筹形成政策合力。

在地方层面,要致力于实施见效。各级地方政府是落实政策的主体,需积极引导企业遵循国家政策,确保企业和民众享受绿色转型发展的“政策红利”。同时,应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创新配套政策与体制机制,为国家政策体系完善提供参考。

【相关阅读】

中国经济微观察:共建“一带一路”下一个金色十年可期

中国经济微观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以进取的姿态解决问题

中国经济微观察:以“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战略紧迫感 加快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中国经济微观察:持续巩固增强内需主动力 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完成

中国经济微观察:我国外贸三大支撑力凸显 六方面实现促稳提质

中国经济微观察:我国文化市场循环畅通 文化产业繁荣向好

中国经济微观察: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实行更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中国经济微观察:加快完善银发经济支持政策体系 重视科技第一动力作用

中国经济微观察:“含金量”“含新量”不断提升 中国经济新动能加速形成

中国经济微观察: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经济“压舱石”“助推器”作用凸显

中国经济微观察: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优势互补形成实践价值 互利共赢收获亮眼成绩

中国经济微观察:绿色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 加速深挖“第二矿山”潜力

中国经济微观察:新机遇、新趋势汇聚新动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中国经济微观察:消费市场亮点频现 发挥中国经济持续向好重要支撑作用

中国经济微观察:一季度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奋力一跳”能够实现全年预期目标

中国经济微观察:我国外贸开局有力、起势良好 有望延续稳定增长势头

中国经济微观察: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 透视中国经济向“新”力

中国经济微观察:大力发展绿色储粮 耕好减损“无形良田”

中国经济微观察:乘势而上再出发 中国品牌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

中国经济微观察:中国新能源产业活力涌动 优质产能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微观察:开放合作是唯一选择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指控不实

中国经济微观察:防霉保粮促减损 颗粒归仓保安全

中国经济微观察:加大改革力度 确保人民群众从改革中获益

中国经济微观察: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堵点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经济微观察:海南自贸港6年:新高地,新作为

中国经济微观察:“两新”政策落地显效 不断激发投资活力

中国经济微观察:为什么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权威部门解读

中国经济微观察:“两新”加力政策促进消费需求 带动多领域增长

中国经济微观察:绿色转型风劲吹 产业结构焕新颜

中国经济微观察:牵住能源转型“牛鼻子” 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中国经济微观察:供需两侧发力 绿色消费提升“含金量”

中国经济微观察:充分用好一滴水一粒粮 节约是战略更是行动

中国经济微观察:政策“东风”劲吹 科技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加速跑”

  • 相关阅读
  • 1.52吨!中低产田的华丽蝶变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这句话讲的就是‘你糊弄地,地也糊弄你’。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农田才会有更多的收成。”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站长张卫峰分享道。 历史上,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曾有上千年的土地盐碱史...

    时间:11-05
  • 聚焦全面健康 多方热议康复学科发展

    人民网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许维娜)近年来,我国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公立综合医院目前已建立起康复医疗学科体系,民营康复专科医院也在向规模化、体系化发展。 有专家表示,为了促进康复医疗的健康发展,相关...

    时间:11-05
  • 商务部:前三季度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5%

    人民网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商务部网站消息,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服务贸易继续快速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55181.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4.5%。其中,出口22733.4亿元,增长15.3%;进口32448亿元,...

    时间:11-05
  • 我国单体容量最大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并网发电

    人民网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杜燕飞)我国单体最大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项目——蒙西蓝海光伏电站5日正式并网发电。该光伏电站预计年发电量达57亿千瓦时,可满足200万户居民一年生活用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71万吨、减排...

    时间:11-05
  • 2023年保险业在农业领域投入防灾减损资金超14亿元

    人民网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杜燕飞)中国保险行业协会4日发布的《保险业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蓝皮书(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2023年保险业在农业领域不断扩展风险减量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在农业领域共投入...

    时间:11-05
  • 第53届(西安)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这样去,攻略一文get!

      第53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终于要来了!  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了呢?  别急,贴心的小编已经为你们精心准备了交通手册和天气提示!  当然,小伙伴们也可以get到 购票指南哦!  快跟...

    时间:11-05
  • 业内:加强系统创新 推动智能算力的体系化升级

    人民网北京11月5日电 (焦磊)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产力,算力对推动科技进步、行业数字化转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算力规模快速增长。据信通院测算,2023年全球计算设备算力规模为1397EF...

    时间:11-05
  • 香港交易所拟透过网上平台数码化ETP业务

    本报讯 (记者毛艺融)11月5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交易所”)宣布,计划于2025年透过网上平台数码化及自动化交易所买卖产品(以下简称“ETP”)的实物申购及赎...

    时间:11-05
  • 财经观察:进博七届“全勤生”有何共同点?

    “进博会不仅给品牌带来亮相机会,还给企业带来更多中国市场合作伙伴。” “通过进博会展台,我们真正实现了从展品到商品再到爆品的过程。” “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未来有很强的信心,所以才会当‘全勤生’。” …… 自...

    时间:11-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