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拼经济”冲刺四季度 多地持续加大重大项目投资力度

2024-11-13 23:02:0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韩昱

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在四季度各地奋力冲刺全年经济目标,抢抓关键时间窗口“拼经济”之际,不少地方的重大项目建设、投资也在持续加大力度,助力“冲刺跑”。

与此同时,不少与工程项目相关的高频数据都出现积极变化。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工程机械开工率环比提升了1.6个百分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28个开工率实现环比增长,工程项目施工强度稳步回升。

“各地都在抢抓四季度年底收官的重要时间窗口,持续加大重大项目投资力度,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和工程量、实物量转化,力求形成投资拉动经济、带动消费、稳定增长的作用,为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多地重大项目投资

刷新进度

多地重大项目投资刷新进度。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11月13日消息,重庆今年前10个月,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4003亿元,投资进度(占年度计划投资比例)88.1%,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夯实经济增长“硬支撑”。其中,制造业重点项目建设也跑出“新速度”,前10个月完成投资757.6亿元,投资进度101.8%,同比增长17%,助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前10个月,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59亿元,投资进度100.4%,在市级重点项目七大行业领域中,率先完成年度计划投资。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江苏公铁水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880.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5.5%,超过序时进度。

再比如,今年前三季度,济南市2000个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49亿元,投资完成率90.5%,超时间进度15.5个百分点。

“多地四季度冲刺‘拼经济’,重大项目投资进度明显加快。”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这对各地投资项目建设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还将对全年地方和全国经济目标的实现发挥积极作用。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朱华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重大项目建设首先能够直接增加投资需求,刺激相关产业的生产和就业,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其次,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基础设施水平,这些项目将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支撑。最后,这些项目的实施还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重大项目投资继续发挥有力支撑作用,前三季度,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7.1%,增速比1月份至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3.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9个百分点,比1月份至8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

“随着重大项目的快速推进,补短板、惠民生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经济景气度持续提升,市场信心明显恢复,就业环境大幅改善,投资的综合效应得到有效放大。”张依群说。

各地积极挖掘

财政潜能

作为拉动基建投资的重要抓手之一,专项债券的加速发行也助力重大项目投资建设提速。今年我国安排了新增专项债券3.9万亿元,为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年。Wind数据显示,前10个月,各地共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109只,发行规模合计约38965亿元,完成进度达到99.9%,显著高于过去三年同期均值。此外,在专项债券之外,多路资金继续补充地方政府财力。例如,截至11月13日,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9500亿元,年内还有500亿元待发行。

“当前各地都在积极挖掘财政潜能,合理统筹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和政府预算内投资。”张依群认为,一方面是有效调度财政资金,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稳步扩展政府投资渠道,在增投资、促开工、抢工期、保竣工上持续发力;另一方面是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优化投资审核环节,简化资金拨付流程,坚决防止资金趴账、闲置浪费、转移挪用问题,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项目投资的“刀刃”上。

朱华雷表示,各地发行的专项债券主要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领域,因此,其发行不仅有利于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而且还能扩大投资效力和增强地方经济活力。

宋向清认为,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在支持各地重大项目建设、投资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方式。建议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在助力更好地发挥地方优势产业、优势资源的同时,尽可能弥补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短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抬高地方经济增长的“木桶效应”;另一方面要合理分配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作为发行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加快资金集聚,形成建设合力,加速重大项目建设进度。

  • 相关阅读
  • 五部门:加强智能家居、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

    本报讯 (记者杜雨萌)1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联合对外发布的《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鼓励智能制造、家政等领域开展校企合作,加...

    时间:11-13
  • 靴子落地,住房交易税收迎优化

    人民网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王仁宏)今日,多部门正式公布了多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 11月13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将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降低0.5个百分点。调整后,除保障性住房外,东部地区省份预...

    时间:11-13
  • 刚刚!购房税收新政发布!

    本报记者 韩昱 陈潇财政部网站11月13日消息显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

    时间:11-13
  • 全球最大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本报讯 (记者杜雨萌)11月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最大的海上光伏项目,为我国乃至世界海上...

    时间:11-13
  • 前三季度,便利店、专业店、超市零售额平稳增长 实体零售加速创新转型(经济新方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制图:张芳曼国家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8.2%,较上月提升2.9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两个月稳步提升。作为线下零售业的重要业态,便利店、专业店、超...

    时间:11-13
  • 以高品质助力用户换新!海尔智家拿下双11全网第一

    零点指针一过,这届有史以来历时最长的双11拉下大幕。国补政策的助力,让这个双11的大家电市场格外火热,战况也格外激烈。尘埃落定,谁家更胜一筹?据官方数据统计,截至11月11日24:00,海尔智家实现了连续13年全网第一,包...

    时间:11-13
  • 前10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51亿元 同比增长10.9%

    人民网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1至10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51亿元、同比增长10.9%,投产铁路新线2274公里。目前,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16万公里,其中高铁超4.6万公...

    时间:11-13
  • 全国百城家电换新公益科普,海尔天猫优品持续加码以旧换新

    从黑白电视到智能电视,从手动洗衣机到洗烘一体机,家电的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为人们的生活品质带来了显著提升。如今,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不断落地加码,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了品质升级的契机。那家里的老家电哪...

    时间:11-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