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建好管好高标准农田 我国持续夯实粮食安全“耕”基

2024-11-14 09:29: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今年我国粮食产量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耕地保护和耕地质量的提升是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严格保护耕地,推动节约集约用地,为端牢中国饭碗提供了坚实的资源支撑。

秋收冬藏又一年,龙江大地秋收工作接近尾声。近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的一块高标准农田上,多台水稻联合收割机联排推进,一个丰收年即将画上圆满句号。

“这片长宽各千米的大方田是今年水田格田化改造工作的主打内容之一。”巴彦县君阳瑞利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晓东介绍,水田格田化是对水田进行标准化改造,把影响种植作业的渠梗、高岗、低洼等因素统一改良,扩边整形,便于全程机械化作业。

巴彦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推进格田化改造让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实现旱能浇、涝能排,不仅有利于管水控肥,更便于大型机械作业,是丰收高产的保障。

“这两天,正向政府咨询我们是否符合格田改造条件。”巴彦县种粮大户解文强算了一笔账:改造后,按收入算,每亩可增产9公斤、增收38.7元;按支出算,每亩的种植成本可以从395元降到375元。

上述负责人介绍,目前,秋收接近尾声,当地正在抓紧在上冻前对0.7万亩水田进行格田改造。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先后印发了《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出台并施行了黑土地保护法。目前,已形成法律法规统领、规划引领、制度管控、项目赋能、补贴激励等环环相扣的保护机制与政策体系,黑土地保护力度持续提升,取得较好的实效。

在华北平原,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在秋收后同步进入黄金期。

近日,在河北省涿州市刁窝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开沟机开挖管沟后,施工人员把灌溉管道一节一节接起来放入管沟,高标准农田始现雏形。

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伴的,是高效节水系统的推广。拧开出水阀门,几十个伸缩式喷灌装置齐刷刷地冒出地面。项目负责人刘树东介绍,装备完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后,农户只需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将水溶肥倒进配料桶里,就可定时定量地喷洒在生长区域。“相比传统灌溉模式,水肥一体化可以节水节肥三到五成。”刘树东说。

农田提高标准,种粮才添底气。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建设,提升了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能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工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

近年来,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表示,到去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超10亿亩,建成各类田间灌排渠道1000多万公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2700多万处,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明确,到2025年建成10.75亿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1.05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30年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建好管好高标准农田,我国正持续夯实粮食安全“耕”基。

  • 相关阅读
  • 市场采购贸易助力小商户抱团“卖全球”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兴起一种名为市场采购贸易的业务。作为颇具特色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这项业务以其免征增值税、简化通关手续等政策优势,极大地满足了中小微企业小批量、多批次的外贸需求,成为出口新亮点。 “易碎的放在...

    时间:11-14
  • 10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21.1%

    11月13日,国家邮政局于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2024年10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 经测算,2024年10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64.4,同比提升21.1%。其中发展规模指数、服务质量指数、发展能力指数和发展趋势指数分别为583.7、...

    时间:11-14
  • 前10个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51亿元

    11月13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1月份至10月份,国铁集团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充分发挥铁路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有效带动作用,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51亿元、同比增长1...

    时间:11-14
  • 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码 低空经济商业化进程加速

    记者从上海数据交易所了解到,11月13日,海宁市低空+经济城市综合数据资产挂牌暨融资启动会在上海数据交易所举行。 据悉,在数据资产交易市场成功挂牌海宁市低空+经济城市综合数据资产,价值突破2亿元;基于数据资产的融资,将重...

    时间:11-14
  • “拼经济”冲刺四季度 多地持续加大重大项目投资力度

    本报记者 韩昱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在四季度各地奋力冲刺全年经济目标,抢抓关键时间窗口“拼经济”之际,不少地方的重大项目建设、投资也在持续加大力度,助力“冲刺跑”...

    时间:11-13
  • 加大契税优惠力度、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发布

    本报记者 韩昱据财政部11月13日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

    时间:11-13
  • 前10个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51亿元 同比增长10.9%

    本报记者 杜雨萌11月13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1月份至10月份,国铁集团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充分发挥铁路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有效带动作用,全国铁路...

    时间:11-13
  • 便利纳税人跨区迁移系列措施实施两月取得积极成效 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成色更足

    本报记者 韩昱11月13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决策部署,为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国家税务总局在充分听取企业...

    时间:11-13
  • 五部门:加强智能家居、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

    本报讯 (记者杜雨萌)1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联合对外发布的《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鼓励智能制造、家政等领域开展校企合作,加...

    时间:11-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