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国资央企卯力技术攻关 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2024-11-21 16:40: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我们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健全开放合作的协同研发体制,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协同推进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央企调研时表示,将进一步支持推动企业强化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充分激发企业积极性创造性,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据了解,国资央企已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效。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国资央企增强技术供给能力,加大力度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原始创新,优化形成8大类、60个领域、201个方向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总体布局;发挥创新主体作用,80余家中央企业引领带动超500家高校、科研院所、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共同推进超一千项合作项目。

特别是进入四季度以来,国资央企一方面在研发周期长、攻关投入大的领域坚定投入,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一方面通过设备改造、技术攻关、工艺升级、产品打造等方式,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再一方面,加快企业组织形态变革、管理方式变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创新创造为导向,灵活开展多种形式中长期激励。

比如,中国化学天辰公司聚焦尼龙6等新材料,推进区域现代石化产业链融通共链;实施“1+N园中园”产业发展模式,以山东新材料产业基地为主体“1”,采取股权合作、市场协同、供需对接等方式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方建设项目“N”,向胶黏剂、碳纤维原丝等多元化领域延伸拓展。中建科技自主研发CMC未来人居及智能生产线,实现从建筑原材料、零部件、墙板到房屋模块单元的全过程智能化生产,并在近日正式投产。中铝秘鲁矿业联合国内外科研院所持续开展科技攻关,通过浮选药剂体系及流程结构协同创新,形成了以特罗莫克铜矿复杂铜钼资源“分采分选”关键技术为代表的多项创新成果。

“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国资央企把科技创新摆在‘头号工程’位置,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向记者表示,国资央企要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就离不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作为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的“牛鼻子”。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此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方面是强化创新策源,促进科技和产业同向发力,实施了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产业焕新、未来产业启航、“AI+”等一系列专项行动,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了一批标志性产品,建设了一批新兴产业集群,新质生产力发展焕发蓬勃生机;另一方面是强化新领域新赛道政策供给,对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给予考核加分和利润加回,累计对25万名关键人才和科研骨干实施了股权分红激励。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衣学东日前在谈到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时认为,中央企业正在打造创新高地,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动力,加快打造一批布局新赛道、掌握新技术、搭建新平台、推进新机制的创新型企业。持续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率,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用好两个市场,加快塑造竞争合作新优势新格局,发挥联通内外的资源优势,不断增强自身全球资源配置和国际化经营能力。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国资央企承担着引领现代化产业建设的重大使命,加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除了自主进行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还可以运用各种资本市场的手段推进并购重组。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发挥现代产业链“链长”的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引导其他社会资本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 相关阅读
  • 国资委:要推动中央企业穿越经济周期 支持企业开启增长的“第二曲线”

    本报记者 杜雨萌11月19日至20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暨厅局级干部研修班,在前期全面系统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国...

    时间:11-21
  • 比特币,升破98000美元/枚高位!

    本报讯 (记者田鹏)11月21日,截至记者发稿,比特币升破98000美元/枚的高位,日内上涨5.4%,且涨势不减,正加速向10万美元/枚迈进。图片来源:CoinGlass截图自11月6日以来,比特币从69353美元/枚左右持续拉升,接连突破多个整...

    时间:11-21
  • 财政部就《准备——针对性改进(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本报讯 (记者韩昱)据财政部网站11月21日消息,11月12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准备——针对性改进(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拟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

    时间:11-21
  • 刚刚!商务部重磅发布!

    本报记者刘萌11月21日,商务部发布《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从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优化跨境贸易结算,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扩大特色农产品等商品出口,支持...

    时间:11-21
  • 加入DEPA和CPTPP的进展如何?商务部回应

    本报记者 刘萌11月21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何咏前介绍了中国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进展情况。何咏前表示,11月14日,中国与DEPA成...

    时间:11-21
  • 恒生香港交易所沪深港通中国企业指数正式推出

    本报讯 (记者毛艺融)11月21日,香港交易所与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在香港金融大会堂举行开市仪式,一同庆祝香港交易所与恒生指数公司首只联合冠名指数——恒生香港交易所沪深港通中国企业指数的正式推出。香...

    时间:11-21
  • 生态环境产业进入转型关键期 低碳技术等价值链将成重中之重

    本报讯 (记者李春莲)近日,2024中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大会暨环境上市公司论坛在深圳召开。此次大会由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主办。会议吸引来自政府、高校、研究院所、环境企业、投融资机构等500余位嘉宾,共同探讨&ld...

    时间:11-21
  • “核”力增强产业链韧性 科技创新推动核工业发展

    日前,作为全国首个民营资本参与投资的核电站,浙江三澳核电1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完成,标志着该机组由安装转入调试阶段。浙江三澳核电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机组,分三期工程建设,全部商运后,每年将提供清洁能源超540亿千瓦...

    时间:11-21
  • 交银金租董事长徐斌:以“融资+融物”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当前,在“双碳”背景下,金融租赁公司如何发挥“融资+融物”优势,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我们加强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围绕加强体系建设、聚焦战略领域,创新驱动发展等方...

    时间:11-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