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加“邮”助力 让城乡经济真正“跑起来”

2024-11-22 08:57:00

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加“邮”助力 让城乡经济真正“跑起来”

11月19日10时40分,重庆市民牟女士从极兔速递重庆解放碑网点快递员雷维星手中,接过了由极兔速递承运的今年第1500亿件快件——一箱产自甘肃天水的花牛苹果。至此,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500亿件大关,刷新历史纪录。

1500亿件,不仅体现出快递市场规模持续扩增,更显示出我国物流领域基础设施体系加速健全,尤其是从城到乡、再到村的农村寄递物流快速发展。

今年是“快递下乡”工程启动实施十周年。《证券日报》记者在近期的走访调研中深刻感受到,十年来,得益于我国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制度供给不断丰富,乡村居民使用快递的便捷性得到明显改善;而在农村地区基础网络和设施持续完善的基础上,快递业也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随着我国快递业进入年业务量超千亿件、业务收入超万亿元的新阶段,后续如何进一步解决好农村寄递“最后一公里”问题,既被看作是推动快递年业务量稳步增长的重要一环,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国家邮政局将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配送体系,坚决整治农村快递服务违规行为;同时,还将加强科技赋能,提升农村寄递服务质效。

“递”出温度

快递企业服务网络下沉

甘肃省地处三大高原交汇处,形似一柄“玉如意”,拥有诸多特色优质的农产品。甘肃省天水市的花牛苹果便是其中的代表,以独特的香甜口感而闻名。

甘肃兴中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今年第1500亿件快件的发出方。公司负责人张鹏飞在水果处理车间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电商平台的兴起、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以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花牛苹果走出去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正在包装车间工作的花牛苹果种植户谢瑞玲告诉记者,电商平台入村前,农户们种出的苹果质量再好,也只能卖给上门收果的商家,因此常常会遭遇压价等情况。如今,农户们在苹果没成熟前就可以和电商平台签订协议,待苹果下树后由电商平台合作的物流车辆上门收货、进而发往全国。“价格更加公道透明,最重要的是省事。”

作为连接农户与电商平台的重要桥梁,快递企业服务网络的进一步下乡、进村,无疑是这类农特产品走出去的最大“底气”。

走进花牛苹果的主产区——天水市秦安县,极兔速递秦安县网点负责人刘成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今年苹果揽收旺季,网点日均收件超过4000件、派件超过8000件。“为了更好服务农户、最大程度保障时效,极兔速递在秦安县的大部分行政村都设立了收货点,旨在解决农户寄递难题。”

天水市清水县丰望乡甘涝池村村民王万仓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寄快递是真方便,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跑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去寄快递和取快递了,“我们村里的老人,有的都学会了网购。”

记者了解到,目前,极兔速递在甘肃省14个市州设立了178个网点,服务网络实现区县级城市100%覆盖率,乡镇约99%覆盖率。若从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情况来看,极兔速递的转运中心、末端网点数量亦在持续攀升。数据显示,相比去年,今年极兔速递在西部地区的进村覆盖率提升了近40%。

极兔速递甘青宁区域公共事务负责人黄金银透露,仅花牛苹果,极兔速递全年就要寄送300万余件。而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类似民勤蜜瓜这样的农特产品,旺季时的日均发货量最高能达到3万件,这不仅为当地农户带来可观收入,也助力甘肃省农特产品走向全国。

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完善,不仅畅通了城乡经济的高效循环,也使得农户、商户的钱包“鼓”了起来。

在距离天水市超1500公里的北京市密云新城子镇遥桥峪村,一家民宿老板冯国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用“天壤之别”一词来形容当前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改变。

冯国辉告诉记者:“过去,村民们可能需要跑上几十公里,才能取到快递。现在,只要走个几百米就能到村大队的快递网点取件,或者骑上电动车到镇上的网点取件,很方便。”

他进一步介绍说,过去受限于物资运输与建设成本,农家乐的软硬件设施基本大同小异。但随着五年前快递网点延伸至镇、村,现在自己在网上买的各种民宿装饰物料,几乎都可以送到“家门口”。通过软装上的一系列改造,其经营的民宿深受消费者喜爱。

和他有相同感受的个体工商户,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碰到不少。随着当前乡村地区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快递企业高效通达的服务网络也在逐步延伸。

顺丰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多年来,顺丰坚持基础设施下沉,持续发力“快递进村”,通过建立五级行政区划地址库,支持乡镇村资源投放决策,精准识别乡村件,保障“快递进村”的时效承诺达成,打造“精准进村”的优质服务。截至2023年12月31日,顺丰村级驿站合作点超10万个,逐步形成了一张较为完备的乡村快递网络,服务网络的乡镇覆盖率超93%,日处理乡镇包裹量226万件。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胡焓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较于城市物流网络,农村物流网络的建设有其自身特点。但对于快递公司来说,归根结底还是收益成本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在有限的成本水平下提供高效的配送服务,快递公司势必要通过网点的合理布局和配送路线的不断优化,来实现降本增效。总的来说,作为乡村物流市场的重要主体,快递公司在促进乡村物流需求增长、保障物流供给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快”出速度

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

从“快递下乡”到“快递进村”,再到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十年来,我国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可谓从无到有,从初步建立到日渐完善。

从发展历程来看,自2009年修订的邮政法赋予快递企业合法身份后,我国快递业发展驶入快车道。而后,为更好适配日渐增长的农村地区网购需求,以及逐步增加的农产品进城需求,2014年,国家邮政局启动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次年,这一工程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上升为“国家工程”。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县域快递市场愈发繁荣,为满足越来越多的村民对于“快递直接送到村里”的期待,2020年,国家邮政局接续启动“快递进村”工程。进入“十四五”,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快递发展更加重视,2021年7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部署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正式明确了“农村寄递物流体系”这一概念,为快递业在农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十年来,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制度供给不断丰富,行业上下协同发力相得益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据国家邮政局新闻发言人、市场监管司司长林虎介绍,到“十三五”末期,我国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98%,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分拨、乡乡有网点”。“十四五”以来,“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根据2024年快递进村情况最新普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中旬,全国累计建设33.78万个“一点多能、一站多用”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农村寄递“最后一公里”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

整体上看,得益于“快递下乡”“快递进村”等工程的启动实施,以及制度供给的不断优化,我国农村寄递基础设施体系愈发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快递服务网络加速形成。同时,在快递服务与农村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下,乡村地区的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国家邮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邮政快递业推动农村邮政快递网络下沉,农村地区揽投快件量10年间增长超10倍,成为激发乡村消费动能的有力支撑。

结合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564亿元,同比增长3.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5869亿元,同比增长3.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7695亿元,增长4.4%。再从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来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6.2%。

“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制度供给不断丰富,既让广大乡村居民共享了中国发展红利,也进一步激活了企业生产端的发展潜力。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进村、出村快递规模的持续增长,在农村电子商务带动下,部分村民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得到拓宽,收入持续增长。这在解决‘三农’问题上,起到了非常强的辅助增长效果。”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兼物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大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快递下乡、进村对于畅通城乡经济循环,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国家邮政局正在联合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开展农村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创建工作,已批复同意117个申报单位和306个申报项目分别参与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和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创建,以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助力农产品上行。

“跑”出效率

加强科技赋能提升服务质效

尽管十年来我国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但要承认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突出。

“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差异化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发展农村寄递物流的难度和客观经济条件差别较大。”林虎表示,现阶段,中西部地区农村寄递物流发展水平滞后于东部地区。同时,由于农村地区地广人稀、成本高的客观实际,农村地区的快递服务水平难以与城市地区完全匹配。

为推动西部等边远地区寄递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林虎称,首先,要持续完善行业基础设施;其次,要凝聚行业内外合力,包括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健全末端共同配送体系等;最后,还要加强科技赋能提升寄递服务质效,推动先进技术在农村寄递网络、设施、服务等方面的应用,进而推动农村生产组织方式迭代升级,带动降低物流成本。

《证券日报》记者独家获悉,后续,相关部门还将出台关于促进邮政行业科技发展的意见,引导寄递企业在边远地区或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开展邮件快件无人机配送。

在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看来,当前,无人机配送已在低空经济中崭露头角,尤其适用于边远及交通不便地区,可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寄递效率。从技术层面来说,未来需提升无人机的性能与智能调度能力;政策面上,则要完善相应的法规、加强监管并提供扶持。可以预期的是,后续随着技术与政策的双重推动,邮件快件的无人机配送有望在偏远地区大放异彩,成为寄递服务的重要支撑。

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国家邮政局将进一步强化行业监管,建立农村市场新秩序。

具体来说,包括组织制定《邮政普遍服务》国家标准,发布《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服务规范》行业标准。督促企业依法落实新修订实施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和《快递服务》国家标准。实时关注农村快递服务发展动向,持续加强农村快递市场监管,把服务专项整治和常态化监管结合起来,加强农村寄递市场秩序整顿。督促快递企业按照承诺提供服务,依法查处未按约定方式投递、农村快递服务违规收费等行为,不断提升农村快递市场治理能力和水平,切实规范农村快递服务和市场秩序。

  • 相关阅读
  • 税务总局发布《2019年以来系列税费支持政策即问即答汇编》

    本报讯 (记者韩昱)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11月22日消息,近日,税务总局发布《2019年以来系列税费支持政策即问即答汇编》(以下简称《汇编》),对2019年1月份至2024年7月份税务总局对外发布的税费支持政策问题答复进行了全...

    时间:11-22
  • 中国新增对9国试行免签 免签国家占入境游订单超三成

    本报讯 (记者李春莲 见习记者梁傲男)11月22日,据外交部领事司消息,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4年11月30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黑山、北马其顿、马...

    时间:11-22
  • 金融监管总局:三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79.8万亿元

    本报讯 (记者刘琪)11月2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4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数据显示,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保持增长。2024年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39.5万亿元,同...

    时间:11-22
  • 财政部印发通知结算2023年度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

    本报讯 (记者韩昱)财政部网站11月22日发布的《关于结算2023年度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和下达2024年第二笔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预算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根据财政部当地监管局审核的2023年...

    时间:11-22
  • 数据跨境流动政策加码 推动全球数字经济融合与发展

    本报记者 郭冀川近日,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下称“峰会”)上,相继传来关于数据跨境流动的重要政策消息。11月20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峰会上发布了《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呼吁...

    时间:11-22
  • 10月份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各类证书同比增长20.41%

    本报记者 刘萌11月22日,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孙晓在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10月份,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ATA单证册、商事证明书等各类证书61.12万份,较上年同比增长20.41%。这反映在一揽子...

    时间:11-22
  • 化债进行时,成效逐步显现!有企业已安排专人与政府沟通化债方案,专家预测一年内政策会有显著进展

    近日,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全国人大常委会11月8日批准有关议案后,财政部11月9日将6万亿元债务限额下达各地,指导督促地方抓紧履行法定程序,稳妥做好发行工作,妥善安排债券资金。目前财政部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

    时间:11-22
  • 商务部:以旧换新政策效能持续显现

    本报记者 刘萌11月22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介绍今年10月份我国消费市场情况时表示,10月份,消费品以旧换新及一揽子增量政策效应加快释放,消费市场增速明显加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4...

    时间:11-22
  • 商务部详解促外贸稳增长

    本报记者 刘萌11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表示,《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了9个方面的措施。具体来说,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时间:11-22
  • 刚刚,关于人民币汇率,央行表态!

    本报记者 刘萌11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负责人刘晔表示,人民币汇率一直广受市场关注。我们的基本判断是,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主要是受...

    时间:11-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