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公布 助力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4-12-11 16:34:00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郭冀川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集中示范并推广了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创新的最新成果。这些案例不仅彰显了数字技术在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中的核心作用,也为《“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经验与示范效应。

在《三年行动计划》中,文旅项目被赋予了重要角色,明确提出了“培育文化创意新产品”“挖掘文化数据价值”“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等一系列具体举措。这些措施旨在通过数字化创新手段,不仅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旅游体验,还要从根本上推动文旅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本次评选共吸引了183个基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创新应用的精彩案例参与角逐。其中,“国家自然博物馆数字人及AR导览”等10个案例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非现场监管”等29个案例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这批“十佳案例”与“优秀案例”涵盖了多个维度,既有显著提升公共文旅服务水平的平台化案例,也有通过数据赋能,有力推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典范,更有众多巧妙融合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技术,为文化艺术创新表达开辟新天地的实例。这些案例共同呈现了数字化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深远影响,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也预示着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广阔未来与无限潜力。

林先平说:“在推动数字化创新成果向实际旅游产品或服务转化时,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至关重要。文旅企业应着重提升游客的互动体验与沉浸感受,如通过开发智能导览系统、AR/VR体验项目等创新方式,让游客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自由穿梭,享受前所未有的旅游体验。同时,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创作具有独特魅力的数字内容,也是吸引游客的关键所在。”

文化和旅游部表示,本次公布的示范案例聚焦文化数字化、数据要素赋能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共性问题,涉及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促进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培育文化创意新产品、挖掘文化数据价值、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等重点领域,展现了信息化条件下文化和旅游发展新亮点。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深度应用,实现文化和旅游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广州眺远营销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总监高承飞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提到,企业在推进数字化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前瞻性的创新思维,勇于探索前所未有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模式,以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同时,要紧密追踪用户反馈,深入剖析他们的真实需求与期望,从而不断迭代升级产品和服务,确保它们始终紧跟市场步伐。此外,坚实的技术支撑是项目成功实施与持续运营不可或缺的基石,它为企业提供了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坚实保障。

高承飞认为,在将旅游产品与数字化技术结合时,关键因素包括用户体验、市场需求契合度及技术创新力。其中,用户体验是核心所在,需确保数字化产品或服务能够便捷、高效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满意度。市场需求契合度要求产品紧密贴合市场需求,通过数据分析、用户调研等手段,精准锁定目标用户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技术创新力则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通过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保持产品迭代升级的速度,引领市场潮流。

  • 相关阅读
  • 财政部在香港顺利发行2024年第六期60亿元人民币国债

    本报讯 (记者韩昱)据财政部消息,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面向机构投资者招标发行2024年第六期60亿元人民币国债,受到投资者广泛欢迎,认购倍数3.58倍。其中,2年期(增发)20亿元,发行价格100.62元,...

    时间:12-11
  • 人社部等5部门出台意见 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记者张芗逸)《证券日报》记者12月11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全国工商联印发《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

    时间:12-11
  • 专访高盛王亚军:境外IPO市场正在复苏 国际长线基金信心提升

    本报记者 毛艺融“境外IPO市场正在复苏,2024年境外IPO规模及大型项目数量均体现了复苏的趋势,最重要的是,国际长线基金对中国IPO重拾信心。”12月10日,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在...

    时间:12-11
  •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 11月份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四方面亮点

    本报记者 韩昱12月10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受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存量和增量政策显效的带动,我国经济持续显现回升向好态势。11月份经济运行呈现四方面亮点:一是制造业生...

    时间:12-11
  •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2个月上升

    本报记者 孟珂12月10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2,较10月份上升0.2点,连续2个月上升。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表示,随着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续协同发力,各方面积...

    时间:12-11
  • 货币政策取向再次改为“适度宽松” 有力提振市场信心

    本报记者 刘琪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从货币政策来看,相较于去年12月份中共中央政...

    时间:12-11
  • 打好政策“组合拳”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更加给力

    本报记者 韩昱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

    时间:12-10
  • 政策定调稳住楼市股市 稳预期更稳市场

    本报记者 吴晓璐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提到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时强调,“稳住楼市股市”。此次会议在宏观政策、楼市以及股市定调上释放了更加积极的信号,提振了市场信心。12月10日,A股跳空...

    时间:12-10
  • 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9.79万亿元 同比增长4.9%

    本报记者 韩昱12月10日,今年前11个月外贸进出口成绩单出炉。据海关总署官网数据,2024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下同)进出口总值39.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4.9%。其中,出口23.04万亿元,增长6.7%;进口16.75万亿元,...

    时间:12-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